每經網 2016-07-16 12:11:05
7月15日,武漢兩宗城中村地塊分別以9.6億元、26億元的底價成交。
每經編輯|蔡雅蕓
每經記者 蔡雅蕓
7月15日,武漢兩宗城中村地塊分別以9.6億元、26億元的底價成交。
同樣在7月15日,昆山一場歷時超過12個小時的土地拍賣,拍出了206.66%的溢價率、總價44.07億、樓面價17480元/平方米的歷史單價“地王”;在珠海,崇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樓面價19050元/平方米、總地價約33.4億元、溢價率382%同樣刷新了珠海單價“地王”。
難道,一年房價漲幅20%的武漢,土地市場的熱情被連日暴雨澆熄了?
底價成交或另有原因
根據資料,洪山區新路村P(2016)062號地塊和硚口區常碼村P(2016)063號地塊,被規劃為K1、K2、K3、K4四個地塊,均為住宅、商服用地,地理位置也都為臨江、靠湖的優質地塊。在交通規劃中,2017年即將建成的地鐵7號線和規劃中的武漢市軌道交通12號線都對該區域有利好,結果卻均沒有進入競價流程,僅用時10分鐘便底價成交。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目前的K1地塊現為諾亞工業園,K2地塊現為長豐永利工業園,K3、K4地塊濱臨漢江,為原航天電工集團有限公司用地。
根據掛牌文件,地塊成交后,所有地塊地上建(構)筑物均由硚口區常碼村改制后的集體經濟組織、所在區土地儲備機構實施安置補償、場地騰退。
另外,盡管拍下硚口區常碼村地塊的是是武漢地產集團的馬甲公司,但武漢地產集團的業務范圍就涉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業務。根據掛牌文件,這宗地塊就將涉及地鐵12號線的基礎設施用地。
無獨有偶,拍下洪山區新路村地塊的自然人吳志能,其實是武漢新路盈和置業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而該公司的業務范圍就涉及了城中村改造。
對此,知名地產專家薛建雄認為,這兩幅地塊可能是定向拍賣,因為地上情況比較復雜,一旦場地騰挪時出現延期,將成為其他開發商無法承受的時間成本。
武漢土地市場熱情不減
薛建雄同時認為,武漢這樣底價成交土地只是個別案例,并不能指代全部市場環境。
從去年底開始,武漢的房價就進入了快速爬升期。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的數據,截至今年6月,武漢新建住宅均價已達到9910元/平方米,同比漲幅19.98%。并且,已經連續9個月同比漲幅超過10%,這個增速已經超過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
一起火起來的,還有武漢上半年的土地市場。
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武漢市土地交易中心共掛牌82宗地塊,1宗延期,2宗流拍,總成交金額超292億元,較去年同期漲幅達41%。總成交面積超352萬平方米,較去年同期增加60%。其中17宗土地溢價成交,占比23%,最高溢價率達378%,平均溢價率81.99%。
而在剛剛進入下半年的7月8日,武漢在同一天就刷出了三個“地王”,分別為當代節能置業以樓面價18011元/平方米、溢價率157%刷新武漢單價“地王”;正榮以樓面價15966.31元/平方米、溢價率442%刷新武昌單價“地王”;武漢中央商務區城建開發有限公司以樓面價8687.93元/平方米、溢價率256%刷新光谷東單價“地王”。
根據武漢城市規劃,2015年武漢完成城建投資1800億元,2016年計劃投資2000億元,打造城市“升級版”。目前武漢地鐵建設規模也達到世界級,同時在建11條,從今年起,一年將貫通兩條地鐵,即今年底地鐵6號線和機場線將正式通車。
正處在“經濟升級”中的武漢,從東湖科技園區、智能制造工程到國家商貿物流中心,武漢大規模的城市升級改造賦予了房地產市場更多的空間和潛力。
對于庫存不足7個月的武漢來說,房子賣得快迫使開發商瘋狂囤地,薛建雄認為,開發商仍需理性拿地,不斷被刷新的樓面價在不斷抬高房價的同時,也會增加行情下滑時的風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