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7-20 22:57:57
19日晚間,國內最大的“白帽黑客”社群烏云網突然關閉,有微博大V爆料稱,烏云管理團隊接受整頓。20日,烏云發布公告稱網站正在升級,并稱相關輿論為謠傳。《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烏云總裁方小頓致電,但未能取得聯系。
每經編輯|孟慶建
每經記者 孟慶建
19日晚間,國內最大的“白帽黑客”社群烏云網突然關閉,有微博大V爆料稱,烏云管理團隊接受整頓。20日,烏云發布公告稱網站正在升級,并稱相關輿論為謠傳。《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烏云總裁方小頓致電,但未能取得聯系。
值得注意的是,另外一家大型的白帽黑客社群上海斗象科技旗下“漏洞盒子”也在19日宣布“按照既定計劃升級”,有媒體報道稱漏洞盒子同時陷入整頓。20日,斗象科技市場副總裁李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澄清,“我們是躺槍了,我們網站沒有受到任何事件影響,公司及業務平臺目前按照既定的年度計劃進行。”
“烏云事件”的發酵,讓白帽子群體再次受到市場熱切關注。多位白帽子黑客接受記者采訪時猜測,烏云事件可能與去年12月份發生的“袁煒事件”相關,不過這一說法未得到烏云的回應。
停運“升級”被爆在整頓
19日晚間,微博大V爆料,國內知名漏洞報告平臺烏云出現無法訪問,其后烏云發公告稱,原因是官方正在進行升級。烏云運營團隊在官網聲明中稱,“烏云及相關服務將進行升級,將在最短的時間內回歸……不管是從前,現在,還是未來,我們都將堅持這么做下去。”
19日晚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第一時間致電聯系了烏云社區負責人方小頓,但對方電話處于無人接聽狀態,無法確認是否接受整頓的說法是否屬實。據北京一位白帽黑客透露,日常活躍在烏云上的白帽子至少有數千人。
無獨有偶,同為白帽社區的上海斗象信息旗下白帽子社區“漏洞盒子”同樣在19日宣布系統維護。有媒體報道時稱,漏洞盒子同樣在按照相關部門的要求接受整頓。但斗象信息科技在20日上午發布緊急公告,否認了這一說法。其公告稱,旗下漏洞盒子平臺業務運營按照年度計劃既定進行,目前全線產品業務運轉正常,與其他事件無任何關聯。
20日下午,斗象信息科技市場副總裁李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澄清表示,“我們是躺著中槍了,我們旗下網站及業務目前沒有受到任何事件影響,正按照此前年度工作既定計劃進行正常運營與推進,關于公司進行網站維護升級的事情,是斗象信息科技將聯合國家相關政府管理部門進行相關安全生態體系建設的籌備之事而展開的,屬于早就既定的工作事項。在網站維護升級的過程中,暫停該項目相關漏洞與威脅情報接受。整個升級時間大概需要兩三天,之后恢復運營。
針對烏云停運升級事件,多位白帽子黑客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猜測此次停運升級可能與去年12月份在烏云社區發生的“袁煒事件”有關聯。
據了解,袁煒是烏云社區上一名白帽子,去年12月份,他在烏云提交了其發現的婚戀交友網站世紀佳緣的系統漏洞。在世紀佳緣確認、修復了漏洞并按烏云平臺慣例向漏洞提交者致謝后,事情突然發生轉折。世紀佳緣在一個多月后以“網站數據被非法竊取”為由報警,4月份,袁煒被司法機關逮捕。
世紀佳緣CEO吳琳光回應稱:“在漏洞修復過程中,我們發現有900多條有效數據被攻擊者獲取,出于對用戶數據和信息安全的擔憂,我們選擇了報警。”他同時表示,“在警方披露調查結果之前,我們并不知道提交漏洞的白帽子和攻擊者是同一個人。”
游走在“黑白”之間缺少監管
“袁煒事件”讓白帽子群體受到廣泛關注,通常意義的理解,這群人與“黑帽黑客”相反,是用黑客技術維護網絡安全的力量,他們往往會被各大互聯網公司雇傭,通過攻擊自己的公司以測試網絡和系統的性能。在他們眼中,似乎沒有攻不破的系統。今年5月份,騰訊聯合白帽社群極棒在澳門組織的黑客大賽上,數十款家用網絡盒子被瞬間攻破,甚至微軟平板surface防火墻也在數分鐘內被攻破。
但是在白帽子群體中不乏動機不純的“異類”。在維護安全的另一面,他們的存在在很多企業看來是威脅,從法律上來說,他們的行為并不受法律保護,處于灰色地帶。
“真正意義上的白帽子是不依靠提交漏洞賺錢的,我們有自己的工作,提交漏洞純屬是業務愛好。”前述北京的白帽黑客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職業的白帽子也有獲取收入的規范途徑,主要是IT企業委托授權的眾測,另外目前各種黑客比賽會提供豐厚的獎金,比如騰訊和極棒今年5月份在澳門舉辦的黑客大賽,冠軍團隊共獲得了42萬獎金。”
“但是這個群體里同時存在很多渾水摸魚的人,以白帽子的名義做黑帽黑客的事,就像電影《無間道》里演的一樣,一念之差就可能走向歧途了。常規給企業網站做安全監測項目,一般只有幾萬塊錢,和做黑產比起來真的太辛苦了。去年,有個白帽子挖到某家大型互聯網公司的漏洞,然后郵件給廠商,大致意思是我挖到你們漏洞了,付給我點辛苦費吧,不然賣給黑產我也能賺不少錢,然后這個人被舉報就被抓了。”
“很多平臺對這些白帽子是缺乏監管的。因為大部分論壇注冊用戶都不是實名,不知道賬號背后是誰;平臺也不知道白帽子黑客們提交的內容是不是全部內容,黑客檢測網站也是隨機的。而且,平臺是否需要對這些白帽子做監管?目前也沒有法律要求。”上述白帽子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