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8-11 17:14:10
8月10日,由互聯網巴士平臺嗒嗒巴士以及南京金龍、廈門金旅、國軒高科(002074,SZ)、納川股份(300198,SZ)、萬潤新能源等多家產業鏈相關企業聯合發起的全國首個新能源巴士聯盟在深圳成立。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肖樂
每經記者 肖樂
8月10日,由互聯網巴士平臺嗒嗒巴士以及南京金龍、廈門金旅、國軒高科(002074,SZ)、納川股份(300198,SZ)、萬潤新能源等多家產業鏈相關企業聯合發起的全國首個新能源巴士聯盟在深圳成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這個新能源巴士聯盟囊括了整車制造商、電池、電機、電控、運輸公司、巴士運營平臺、充電樁生產企業、充電設施運營企業、金融保險機構等眾多新能源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新能源巴士聯盟秘書長劉甜表示,聯盟推出了“零元購車”計劃,零首付取得車輛使用權,按月支付營收部分費用,三年后取得車輛所有權,能夠讓運輸企業享有購車保障。借助聯盟,產業鏈上下游打通,能夠推動新能源巴士更好地落地。
新能源巴士市場痛點明顯
過去一年,在政策的推動下,新能源客車市場經歷了爆發式增長。
中國客車統計信息網數據顯示,在50家統計企業中,2015年有30家涉及新能源客車領域,新能源客車銷量達到97918輛,同比增長312.81%,其中混合動力客車銷量22663輛,同比增長63.1%,純電動客車銷量75255輛,同比增長665.95%。
在客車市場中,新能源客車的份額迅速提高。2015年,5米以上新能源客車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36.57%,2014年為10.41%,其中座位客車中新能源客車占比22.89%,公交客車中的新能源客車占比62.37%。
在新能源客車爆發式增長的過程中,一些問題顯露出來。納川股份副總經理、董秘羅靖在新能源巴士聯盟成立現場表示,近年來在新能源車發展過程中,涌現了很多運營企業,但是這些企業的實際運營效果并不好,出現了新能源車里程數較短,使用不方便等問題,影響了使用體驗。
羅靖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一些企業買了車之后,沒有辦法有效地推銷給客戶,進而產生大量退貨,這是目前行業的一個痛點所在,而借助互聯網巴士平臺上通勤、接駁等業務,新能源巴士的使用效率能夠被充分挖掘。
“像嗒嗒巴士這類互聯網平臺上的車可能一天就跑六七十公里,新能源車完全能夠勝任這個工作。提升了新能源車的使用效率,達到盈虧平衡,車就能賣掉了。”羅靖表示,“城際之間、城市內部的通勤和接駁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
聯盟將推“零元購車”計劃
嗒嗒巴士CEO周瑞金在聯盟成立現場表示,目前新能源巴士的推廣主要在公交車領域,而對于運輸企業來說,“到底買還是不買新能源巴士,他們非常糾結”。對于怎么去買車,買車之后運營怎么做,車輛保養維護,運輸企業都存在疑慮,購置新能源車輛需要墊付的大量資金成本也是這些企業糾結的原因。
針對這些問題,聯盟推出了“零元購車”計劃,聯盟內企業零首付取得車輛使用權,按月支付營收部分費用,三年后取得車輛所有權。同時,聯盟還能夠為成員企業爭取到更低的車輛保險價格,聯盟內企業也將在車輛運營、充電及維護等方面開展合作。
而對于整車制造商來說,將有機會參與聯盟標準目錄制定,成為聯盟官方供應商,通過與聯盟金融機構運營平臺合作制定銷售方案,提高車輛銷量,與電機電控等零部件企業進行優勢互補和技術協調,提供優化整車設計方案,降低車輛生產成本。充電樁企業則能夠根據聯盟提供的線路運營需求,為充電站點選址提供數據支持,提升充電設施覆蓋范圍和使用率。
作為零部件供應商,萬潤新能源相關負責人表示,新能源巴士聯盟車企可以根據客戶需求定制出行車輛,而定制車輛的零部件可選用聯盟內的企業產品,大批量訂購,售后服務對象更加統一。
在聯盟成立當天,深圳前海綠能新能源汽車發展有限公司分別于南京金龍、廈門金旅簽訂了新能源巴士采購框架協議,總量達2500臺,聯盟則與揚州亞星簽訂了1000臺新能源巴士采購框架協議,與國軒高科達成了2000套電池采購框架協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