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9-19 09:41:52
當在線票務平臺已是主要宣發渠道,傳統影視制作公司與互聯網影視公司之間的界限被打破,資源互補便成了競爭趨勢。
每經編輯|趙娜
每經記者 趙娜
當在線票務平臺已是主要宣發渠道,傳統影視制作公司與互聯網影視公司之間的界限被打破,資源互補便成了競爭趨勢。
2015年9月17日,騰訊宣布成立全資子公司騰訊影業。時隔一年,昨日(9月17日)下午,騰訊影業首次明確提出了“年輕”、“獨特”、“高品質”、“連接”四大業務標簽,并在連發21個影視項目的同時,宣布與胡海泉(北京撲度春橙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一起探索藝人經紀業務。
而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騰訊和阿里在影視業務上也體現了基因差異。比如,正值《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上映期間,作為影片的投資方之一,阿里影業旗下娛樂寶推出了300多款相關衍生品;騰訊影業則從“不孤立做電影”出發,嘗試圍繞IP價值構建做泛娛樂聯動。
互聯網公司想深入影視產業鏈,尤其考驗產業鏈合作是否順暢緊密。
一周年連發21個項目
據了解,騰訊影業日前發布的影視項目片單里,既涵蓋了《藏地密碼》《金剛:骷髏島》《古董局中局》這些已經為市場驗證過的經典明星大IP,也不乏《中邪》《少年》,這些從騰訊NEXT IEDA及合作伙伴北京大學生電影節、FIRST青年電影展等內外人才平臺上發掘出的新人及新類型作品探索;既有《擇天記》《拓星者》《飛車紀元:鋼鐵的天使》這些衍生自騰訊互娛旗下文學、動漫或游戲平臺上的內部IP聯動,也有如《恐龍特急克塞號》《兔斯基》這種基于外部優質IP展開的泛娛樂開發。
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影業首席執行官程武認為,對電影來說,最大的投資永遠是“耐心”。電影產業已站在新起點上,有精品才有未來,要勇于探索、為既定認知的“圓圈”之外的想法和人提供機會。
“今年電影行業、電視劇行業也有很多IP改編的影片上映,關于IP的討論非常的熱烈,質疑聲也不絕于耳,很多人問好像IP并沒有帶來預想的效果。其實我想這個問題出發點就錯了,我們不僅僅問IP可以帶給我們什么,而是問我們這樣的創作團隊,可以為IP貢獻出什么,如果大家只簡單的把IP作為降低認知門檻、提升用戶量的工具,只考慮IP變現能力,其實就是在消費粉絲的熱情。”
對被大肆炒作的IP概念,程武則提到,只有盡一切可能,去尊重、去愛護IP,并用精品的影視內容為IP添磚加瓦,粉絲才會覺得自己的情感被認真對待,才會買賬。
深入產業鏈:騰訊重IP聯動 阿里重電商
大致梳理BAT的文娛產業布局,目前三家各有支持的在線票務平臺,并都試圖從參與影片宣發深入延伸至產業鏈。典型如騰訊入股華誼兄弟、文化中國傳播更名為阿里影業和百度投資華策影視等。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留意到,近半年左右,先是去年底,阿里將淘寶電影票和娛樂寶資產注入阿里影業、格瓦拉宣布并入背靠騰訊的微影時代。后在今年5月,阿里影業涉足線下投資大地影院,隨后旗下淘寶電影(已更名為“淘票票”)完成A輪17億元融資;微影時代、騰訊聯合向韓國娛樂公司YG娛樂注資8500萬美元。
尤其值得注意的信號是,今年年中光線傳媒宣布入股貓眼,標志著國內最大的電影投資和發行公司之一和國內最大的在線電影購票平臺由對手變同盟。
對于趨勢變化,易觀智庫分析師黃國鋒此前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在線票務市場已經進入2.0的產業鏈競爭階段,想更深入到電影產業鏈發展就需要資源補助。
而從阿里影業近期發布的半年報看,2016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573億元,同比增長1022%。其中,內容制作占2152.3萬元,宣傳發行占2.1億元,娛樂電子商務占196萬元,國際業務占2182.3萬元,宣發業務是當之無愧的收入主力軍。
另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騰訊和阿里在影視業務上同樣顯示出一些基因差異。比如,正值《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上映期間,作為影片的投資方之一,阿里影業旗下娛樂寶推出了300多款相關衍生品。今年4月,阿里影業官方旗艦店在天貓、淘寶正式開業。
騰訊影業則從開始便打出了“不孤立做電影”的口號,下設三個工作室,每個工作室獨立開展影片制作,并希望圍繞IP價值構建,與文學、動漫、戲劇、游戲、衍生品等業務做充分的泛娛樂聯動。
業內人士認為,在線票務平臺已成主要宣發渠道的背景下,互聯網公司深入影視產業鏈的步伐快慢,除了要看能否與自身基因結合形成差異化優勢,現階段更要看與產業鏈的伙伴合作是否順暢緊密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