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0-10 17:20:06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人民幣貶值不會持續,至少從短期來看,利好因素多于利空。美元指數在突破97以后,不排除會有一個沖高回落的可能,持續上漲的動力不足。此外,中國經濟基本面近來也在持續改善。
每經編輯|每經實習記者 張壽林
每經實習記者 張壽林
10月10日,國慶后第一個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跌破6.7關口,至6.7008。這出乎市場意料。此前多有分析認為,雖然有貶值預期,但不會突破這一關口。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國慶期間國際金融市場出現較大幅度波動,一系列外部因素對人民幣匯率造成一定影響。
不過他進一步指出,人民幣貶值不會持續,至少從短期來看,利好因素多于利空。美元指數在突破97以后,不排除會有一個沖高回落的可能,持續上漲的動力不足。此外,中國經濟基本面近來也在持續改善。
招商銀行資產管理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分析指出,人民幣中間價創"8.11"匯改以來新低,這標志著持續3個月的所謂6.70的"鐵底"已經打開,人民幣波動區間已邁入新階段。
外匯儲備連續第三個月下降
當日,美元人民幣持續保持在6.70上方,盤中一度沖至6.7135。在岸人民幣對美元盤中呈回升趨勢。
劉健分析指出,國慶期間,美元指數連日大幅上漲,以及英鎊、日元出現大的波動。這是一個重要的外部因素,國際金融市場的較大波動對投資者心理形成重要影響。另外,國慶期間離岸人民幣匯率已突破6.7,這對在岸人民幣形成壓力。同時,國慶期間公布的外匯儲備數據進一步下降,一系列因素對人民幣匯率形成影響。
國慶期間,市場對美聯儲加息預期再次升溫。美元自10月3日起連續4日上漲,至7日美元指數最高達97.3081,這是自7月27日以來首次突破97。10月10日開盤在96.5557,較9月30日開盤價上漲1.07%。
在此期間,市場彌漫著對英國"硬脫歐"的擔憂情緒,英鎊對美元自9月30日開盤的1.2971,跌至10月10日開盤的1.2434,跌幅達4.14%。
受持續的寬松政策影響,日元對美元同期連續8個交易日走跌。
離岸市場上,人民幣對美元10月6日已突破6.7。10月7日盤中最低至6.7182。
7日,央行公布的官方儲備資產表顯示,截至9月末,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663.82美元,已是連續第三個月下降。
中國貨幣網特約評論員發表的文章進一步指出,埃及埃鎊貶值壓力加大也拖累了新興市場貨幣。按照"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機制,參考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10月10日做市商報價形成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7008元,較節前9月30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有所貶值。
短期內不會持續貶值
公布至9月30日的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為94.07,較8月末下降0.28%。指數曲線整體繼續保持下行態勢。
上述評論員文章同時指出,與發達經濟體貨幣和其他新興經濟體貨幣相比,人民幣中間價貶值幅度相對較小,CFETS測算的人民幣匯率指數仍是升值的。參照一籃子貨幣變化,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升貶都是正常的,未來還將繼續雙向浮動。
劉健分析認為,在12月之前這段時間美聯儲加息的意愿應該不強,會維持一個短暫的穩定期,美元指數有可能沖高回落。另外目前中國經濟已出現改善跡象。這些都支持人民幣在短期內不會持續貶值。
劉東亮則認為,當前美元指數在96.5附近,小幅低于7月和去年11月的兩個階段性高點,也即美元指數在過去的12個月中大體持穩并有小幅走弱,但中間價則已經突破了7月的低點,較去年11月降低2.1%,表明中間價走勢較美指更弱,這種關系預計仍將持續。
他進一步指出,如果美元指數繼續保持強勢,預計中間價與即期匯率將續跌,而在聯儲年底臨近加息的階段,這一情景發生的可能性很大,人民幣中間價與即期匯率可能逐步測試6.72至6.73,但若即期匯率出現單邊走勢,相信央行會入場干預以穩定預期。同時,資本市場、企業、居民對匯率波動逐漸脫敏,預料購匯量將有所上升,但不會激發嚴重的購匯潮。
對于中長期人民幣匯率走勢,上述中國貨幣網評論員的文章稱,我國經常項目保持順差、外匯儲備充裕、財政狀況良好、金融體系穩健的基本面決定了人民幣不存在長期貶值的基礎,10月1日人民幣正式加入SDR貨幣籃子后境外主體將增持人民幣資產,由此帶來的長期外匯流入也有助于進一步改善外匯市場供求,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將繼續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