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機構

          每經網首頁 > 機構 > 正文

          華道征信“探路”同業征信模式 業內:個人征信牌照年內出結果

          每日經濟新聞 2016-11-25 00:06:12

          11月24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借鑒了國際上成熟的會員制同業征信模式,北京華道征信有限公司推出了消費信貸信息共享平臺(CISP),包括“黑名單”信息共享和信貸交易信息共享,圍繞貸款生命周期為企業解決征信難題。

          多位業內人士坦言,同業征信模式具有針對性強,低成本等優勢,但也需要注意運營機構公信力,以及報送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等方面。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朱丹丹    

          每經記者  朱丹丹

          一邊是我國消費信貸規模正在維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一邊是消費信貸急需精準和低成本的征信服務。

          11月24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借鑒了國際上成熟的會員制同業征信模式,北京華道征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道征信)推出了消費信貸信息共享平臺(CISP),包括“黑名單”信息共享和信貸交易信息共享,圍繞貸款生命周期為企業解決征信難題。

          多位業內人士坦言,同業征信模式具有針對性強,低成本等優勢,但也需要注意運營機構公信力,以及報送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等方面。

          此外,對于個人征信牌照的發放,有業內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預計年內會有結果。”

          華道征信推消費信貸信息共享平臺

          艾瑞咨詢早前的報告顯示,中國消費信貸規模在未來依然仍將維持20%以上的快速增長趨勢,預計2019年將達到41.1萬億元。

          不過,由于征信體系的不健全,高壞賬率成為消費信貸行業難言之痛。

          “由于信息不充分,不及時以及征信成本高,造成個人信貸機構依賴抵質押物、利率高、風險高、覆蓋人群少等問題。面對未來市場競爭和產品創新的需要,消費信貸機構迫切需要低成本、高效率的征信服務,以增強風控能力,提高服務水平,擴大業務覆蓋面。”華道征信CISP事業部總監紀敬表示。

          也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目前面對主要以服務長尾用戶的互聯網金融,其征信需求還微得到有效滿足。

          11月24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CISP平臺針對我國消費信貸的業務特點和風控需求,采用“信息報送與查詢同步”共享方式,為消費信貸機構提供及時、精準的信貸交易信息共享服務和一體化的征信服務。

          華道征信副總裁夏平坦言,消費信貸機構間信貸交易信息的實時共享,可以及時、有效地幫助會員機構防范由于借款客戶多重申請、多重負債、過度負債而可能產生的違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信息泄露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話題。

          對此,紀敬分析指出,“我們注意到這個問題,所以采用嚴密的共享機制設計和制度安排,消除了消費信貸機構對參與信息共享而可能對其造成的客戶資源流失、商業秘密泄漏、信息數據質量等方面的擔憂。”

          業內:個人征信牌照有望年內出結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依據個人征信主體的不同,目前國際上主流的個人征信分為政府主導型,市場主導型,同業征信三種模式。

          其中,同業征信是指行業征信機構,在行業內發展會員,僅向行業內的會員機構提供個人信用信息的共享查詢,并通過向會員收費的方式保持運營的可持續性。而CISP平臺就是主要借鑒了國際上成熟的會員制同業征信模式。

          “同業征信主要應用于金融領域,尤其是信貸領域。優勢是針對性強,低成本,高效率,劣勢是對聯盟成員的自律性要求較高。” 易觀智庫早前的報告分析指出。

          夏平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坦言,同業征信模式在我國有過實際應用實踐,存在著運營機構公信力不強、會員共享查詢積極性不高、會員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會員違規查詢和報送虛假信息等問題。

          對此,華道征信總裁馮軍分析指出,CISP平臺將會員機構對小額信貸生命周期各風控節點的實時共享查詢固化為系統的流程設計,不僅保障了共享信息的時效性和真實性,也制約了會員機構的隨意查詢行為。此外,還全面規范平臺的運營管理與服務活動,保證共享數據的完整性、準確性。

          除此之外,個人征信牌照的發放亦是業內人士關注的話題。

          “牌照發放涉及監管機制和制度設計,我們作為業務準備機構,在積極開展個人征信業務實踐與探索工作。”馮軍表示。

          事實上,目前距離央行批準8家機構做個人征信業務準備已近兩年。

          “目前還不清楚牌照到底什么時候發放,不過個人征信方面的研發和產品開發都還在做,只是比較低調。” 一家首批個人征信機構人士表示。

          另一家相關機構人士則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最近監管層再一次征求了意見,也召集8家一起開了個會,個人征信牌照發放年內有望有個結果。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個人征信牌照年內出結果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伊人久久亚洲国产嫩草影院 | 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视频 | 午夜精品第一区偷拍盗摄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青青 | 久久久精亚洲二区 | 亚洲国产一级视频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