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2016-年終投資特刊-宏觀經濟

          每經網首頁 > 2016-年終投資特刊-宏觀經濟 > 正文

          【改革發(fā)力】2017宏觀:借混改重點突破 國企改革進入“落地期”

          每日經濟新聞 2016-12-29 17:19:48

          “可以預見明年國資委在機構設置方面還有大動作,形成管資本的職能框架,將增加資本管理機構,減少直接管企業(yè)、管經營的機構。

          每經編輯|馮彪    

          每經記者 馮彪 每經實習編輯 王貴宏

          中國經濟正處于“L型”筑底過程。在傳統(tǒng)紅利式微和舊動能乏力之際,催生新紅利、新動能唯有改革。

          從改革年歷來看,2014年到2016年應算作制度設計期,國企、財稅等領域改革方案已日臻完備,保護產權,對外開放的相關改革也有了理論和試點基礎。

          2016年12月9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要求,加快推進國企、財稅、金融、社保等基礎性關鍵性改革,更好發(fā)揮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作用。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再次明確,要按照統(tǒng)籌推進、重點突破的要求加快改革步伐。

          藍圖繪就,重在落實。2017年,進入“施工期”的改革將會成為中國經濟的亮點之一,多項政策落地可期。

          混改成國企改革突破口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按照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yè)、提高效率的要求,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

          此次會議將混改作為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還是中央文件首次提及。目前來看,混改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是圍繞供給側改革,在國企重組中引入社會資本,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化解過剩產能,二是是由發(fā)改委牽頭,圍繞七大壟斷行業(yè)推進混改試點。

          中國企業(yè)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壟斷領域的混改對整個混改乃至國企改革有著牽引作用,攻堅就在這兩年。目前,在7個領域已選擇了七家企業(yè)或項目開展第一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2017年將是落地之年。壟斷領域有望最先在銷售端和新增板塊引入社會資本參股或合營。”

          在國企領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提及,要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加快推動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

          在李錦看來,在國企治理結構方面,國資委—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國有企業(yè)的三層管理結構將進一步推進,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國有企業(yè)在董事會治理方面取得進展,另一方面在投資運營公司發(fā)揮作用的同時也會使國資委自身職能發(fā)生轉變。

          2016年12月5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國務院國資委以管資本為主推進職能轉變方案》。此次深改組會議強調,要按照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jiān)管的要求,依法依規(guī)建立和完善出資人監(jiān)管權力和責任清單,重點管好國有資本布局、規(guī)范資本運作、提高資本回報、維護資本安全。

          李錦分析:“可以預見2017年國資委在機構設置方面還有大動作,形成管資本的職能框架,將增加資本管理機構,減少直接管企業(yè)、管經營的機構。

          財稅改革助力經濟增長

          在財稅領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穩(wěn)妥推進財稅和金融體制改革,落實推動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加快制定中央和地方收入劃分總體方案,抓緊提出健全地方稅體系方案。

          今年8月,國務院印發(fā)了《關于推進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的指導意見》。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院長王雍君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是財稅體制改革的核心環(huán)節(jié),這關系到提升政府的執(zhí)政和施政能力,更事關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和效率。”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的首席經濟學家賈康也表示,在深化稅制改革中,核心問題就是怎樣真正按照配套改革要求攻堅克難,2016年全面實施營改增,后面就是整個稅制體系和財稅配套改革,以及財稅服務全面改革如何推進問題。

          在經濟專家看來,2017年經濟穩(wěn)增長更多需要靠財政政策發(fā)力。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及,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效,預算安排要適應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低企業(yè)稅費負擔、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要爭取稅收制度更加適應經濟結構的變化。比如支持產業(yè)從低端向高端邁進,稅收設計上就需要對低端、高端的產業(yè)有差異;對沒有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的和有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的要不一樣。通過稅收政策的完善也能更好地促進供給側改革。”

          在金融改革領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深入研究并積極穩(wěn)妥推進金融監(jiān)管體制改革,深化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改革,完善國有商業(yè)銀行治理結構,有序推動民營銀行發(fā)展。

          在趙錫軍看來,當前,我國金融資產膨脹速度較快,杠桿的不斷上升,由于杠桿并不是市場的主導機構加的,而是在新產生的表外業(yè)務、影子機構、私人機構和私募機構中產生,這些領域積累風險多,也是金融監(jiān)管最難啃的“骨頭”。
          “未來監(jiān)管方面需要從頂層設計和基層管理同時推進,從機構監(jiān)管向功能監(jiān)管轉變,從靜態(tài)的準入監(jiān)管到動態(tài)的風險監(jiān)管轉變。”趙錫軍說。

          產權保護提振企業(yè)家信心

          在改革的具體領域,不論是國企改革,還是鼓勵民營經濟的發(fā)展,保護產權都具備基礎性意義。2016年1月27日,涉及財產權的一顆“定心丸”來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正式發(fā)布——這是我國首次以中央名義出臺產權保護的頂層設計。

          該《意見》提出,產權保護要堅持平等、全面、依法、共同參與、標本兼治等原則,加強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保護,完善平等保護產權的法律制度等。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明確,要加強產權保護制度建設,抓緊編纂民法典,加強對各種所有制組織和自然人財產權的保護,堅持有錯必糾,甄別糾正一批侵害企業(yè)產權的錯案冤案。保護企業(yè)家精神,支持企業(yè)家專心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

          在李錦看來,在2016年民企投資熱情不高,民間投資下降的背景下,中央加強產權保護,對民營企業(yè)家來說,這不僅是“定心丸”,更是“護身符”。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12月19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上,《民法總則(草案)》進入三審。草案三審稿在此前基礎上,增加了民事權利相關規(guī)定。例如,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權限和程序征收、征用不動產或動產的,應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

          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薛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尊重和保護民事權利是民法總則的核心要素。征收、征用是公權對私權的一種限制,限制后對不動產或動產給予補償,體現了對私權利的尊重和保護。這種保護在其它法律中也有體現,這次將之寫入《民法總則》更能凸現保護權利的立法目的。”

          薛軍還向記者表示,《民法總則》是民法典第一編,將對以后相關的民法分則起到框架、原則的作用,隨著總則進入立法的最后幾步程序,其它相關分則也有望盡快提上立法議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馮彪每經實習編輯王貴宏 中國經濟正處于“L型”筑底過程。在傳統(tǒng)紅利式微和舊動能乏力之際,催生新紅利、新動能唯有改革。 從改革年歷來看,2014年到2016年應算作制度設計期,國企、財稅等領域改革方案已日臻完備,保護產權,對外開放的相關改革也有了理論和試點基礎。 2016年12月9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要求,加快推進國企、財稅、金融、社保等基礎性關鍵性改革,更好發(fā)揮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作用。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再次明確,要按照統(tǒng)籌推進、重點突破的要求加快改革步伐。 藍圖繪就,重在落實。2017年,進入“施工期”的改革將會成為中國經濟的亮點之一,多項政策落地可期。 混改成國企改革突破口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按照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yè)、提高效率的要求,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 此次會議將混改作為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還是中央文件首次提及。目前來看,混改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是圍繞供給側改革,在國企重組中引入社會資本,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化解過剩產能,二是是由發(fā)改委牽頭,圍繞七大壟斷行業(yè)推進混改試點。 中國企業(yè)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壟斷領域的混改對整個混改乃至國企改革有著牽引作用,攻堅就在這兩年。目前,在7個領域已選擇了七家企業(yè)或項目開展第一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2017年將是落地之年。壟斷領域有望最先在銷售端和新增板塊引入社會資本參股或合營。” 在國企領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提及,要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加快推動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 在李錦看來,在國企治理結構方面,國資委—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國有企業(yè)的三層管理結構將進一步推進,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國有企業(yè)在董事會治理方面取得進展,另一方面在投資運營公司發(fā)揮作用的同時也會使國資委自身職能發(fā)生轉變。 2016年12月5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國務院國資委以管資本為主推進職能轉變方案》。此次深改組會議強調,要按照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jiān)管的要求,依法依規(guī)建立和完善出資人監(jiān)管權力和責任清單,重點管好國有資本布局、規(guī)范資本運作、提高資本回報、維護資本安全。 李錦分析:“可以預見2017年國資委在機構設置方面還有大動作,形成管資本的職能框架,將增加資本管理機構,減少直接管企業(yè)、管經營的機構。 財稅改革助力經濟增長 在財稅領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穩(wěn)妥推進財稅和金融體制改革,落實推動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加快制定中央和地方收入劃分總體方案,抓緊提出健全地方稅體系方案。 今年8月,國務院印發(fā)了《關于推進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的指導意見》。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院長王雍君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是財稅體制改革的核心環(huán)節(jié),這關系到提升政府的執(zhí)政和施政能力,更事關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和效率。”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的首席經濟學家賈康也表示,在深化稅制改革中,核心問題就是怎樣真正按照配套改革要求攻堅克難,2016年全面實施營改增,后面就是整個稅制體系和財稅配套改革,以及財稅服務全面改革如何推進問題。 在經濟專家看來,2017年經濟穩(wěn)增長更多需要靠財政政策發(fā)力。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及,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效,預算安排要適應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低企業(yè)稅費負擔、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要爭取稅收制度更加適應經濟結構的變化。比如支持產業(yè)從低端向高端邁進,稅收設計上就需要對低端、高端的產業(yè)有差異;對沒有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的和有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的要不一樣。通過稅收政策的完善也能更好地促進供給側改革。” 在金融改革領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深入研究并積極穩(wěn)妥推進金融監(jiān)管體制改革,深化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改革,完善國有商業(yè)銀行治理結構,有序推動民營銀行發(fā)展。 在趙錫軍看來,當前,我國金融資產膨脹速度較快,杠桿的不斷上升,由于杠桿并不是市場的主導機構加的,而是在新產生的表外業(yè)務、影子機構、私人機構和私募機構中產生,這些領域積累風險多,也是金融監(jiān)管最難啃的“骨頭”。 “未來監(jiān)管方面需要從頂層設計和基層管理同時推進,從機構監(jiān)管向功能監(jiān)管轉變,從靜態(tài)的準入監(jiān)管到動態(tài)的風險監(jiān)管轉變。”趙錫軍說。 產權保護提振企業(yè)家信心 在改革的具體領域,不論是國企改革,還是鼓勵民營經濟的發(fā)展,保護產權都具備基礎性意義。2016年1月27日,涉及財產權的一顆“定心丸”來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正式發(fā)布——這是我國首次以中央名義出臺產權保護的頂層設計。 該《意見》提出,產權保護要堅持平等、全面、依法、共同參與、標本兼治等原則,加強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保護,完善平等保護產權的法律制度等。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明確,要加強產權保護制度建設,抓緊編纂民法典,加強對各種所有制組織和自然人財產權的保護,堅持有錯必糾,甄別糾正一批侵害企業(yè)產權的錯案冤案。保護企業(yè)家精神,支持企業(yè)家專心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 在李錦看來,在2016年民企投資熱情不高,民間投資下降的背景下,中央加強產權保護,對民營企業(yè)家來說,這不僅是“定心丸”,更是“護身符”。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12月19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上,《民法總則(草案)》進入三審。草案三審稿在此前基礎上,增加了民事權利相關規(guī)定。例如,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權限和程序征收、征用不動產或動產的,應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 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薛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尊重和保護民事權利是民法總則的核心要素。征收、征用是公權對私權的一種限制,限制后對不動產或動產給予補償,體現了對私權利的尊重和保護。這種保護在其它法律中也有體現,這次將之寫入《民法總則》更能凸現保護權利的立法目的。” 薛軍還向記者表示,《民法總則》是民法典第一編,將對以后相關的民法分則起到框架、原則的作用,隨著總則進入立法的最后幾步程序,其它相關分則也有望盡快提上立法議程。
          深化改革 財稅和金融體制 供給側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码一区二区在线 | 亚洲熟女少妇精品 | 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乱码品 | 亚州性视频在线 | 在线观看日本亚洲一区 | 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乱码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