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03 21:09:03
1月3日,阿里巴巴集團披露2016年納稅總額:238億元。阿里同時帶動平臺納稅2000億元以上,創造了3000多萬個就業機會。數據生動地說明了馬云在近兩年對新實體經濟的論斷--企業沒有實體虛擬之分,只有好企業壞企業之分。
事實上,互聯網正在加速改變著中國的每個行業,將企業分為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傳統分法早已過時。一個更明顯的例證是,阿里系企業螞蟻金服是一家用互聯網方式做金融服務的企業,旗下的網商銀行沒有一家線下網點,成立17個月以來服務了超過200萬家的小微實體企業;如果算上網商銀行成立前的小貸業務,已累計服務500萬余家小微企業。而整個螞蟻金服已累計為數千萬小微企業提供了覆蓋線上和線下的綜合金融服務。
中國有七八千萬家小微企業,占企業總數的七成以上。這些企業由于缺乏抵押品和信用,往往得不到傳統金融機構的貸款等金融服務。
網商銀行專門為解決上述痛點而來。它是一家沒有線下網點的純互聯網銀行,依靠大數據、云計算等創新技術來驅動業務運營。網商銀行對眾多小微企業進行了全方位畫像,對用戶的信用評價不再局限于歷史的、靜態的信息,而是能動態分析其經營前景,做出精準風控決策。
網商銀行基于大數據對小微企業進行預授信,申貸過程變得簡單:無需抵押,無需人工調查,推出"310"貸款模式,即三分鐘申貸,一秒鐘放款,全程零人工介入。此舉大幅降低了信貸成本,提高了放款效率。
截至2016年11月末,網商銀行服務小微企業的數量突破200萬家,戶均貸款額為1.5萬元;貸款余額254億元,較2016年年初增長243%;資產總額580億元,較2016年年初增長92%;賦能小微的網商"有數"產品,已經成為了50萬家小微企業的CFO(首席財務官)。
從2016年的6月份起,網商銀行的"網商有數"產品,已經免費提供給小微企業使用,這款產品能夠為這些小微企業提供細致的財務數據,讓小生意人對自己的小生意做到"心中有數"。
很多小微企業都是夫妻店甚至個體經營者的形式,一個人同時是老板、銷售員還要兼著財務會計,很多小微企業根本沒有資源也沒有精力做基本的店鋪經營分析,大多數時候是靠進貨價和出售價來"毛估"自己店鋪的收益情況。網商有數產品很好地解決了上述問題。
開業之初,網商銀行曾提出要在5年內服務1000萬家小微企業。開業17個月后的近日,網商銀行進一步宣布,要把自己的技術、數據等優勢標準化地輸出給小微企業,未來10年要做2000萬家小微企業的CFO。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