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新能源

          每經網首頁 > 新能源 > 正文

          豐田低頭寶馬強硬 特朗普施壓跨國車企人人自危

          時代周報 2017-01-17 08:59:22

          連續三天,特朗普又在推特上,對車企將工廠外遷一事進行炮轟,這讓車企大佬們頭疼不已。

          (原標題:特朗普頻頻施壓 跨國車企人人自危)

          在特朗普發推5分鐘,豐田東京股市便跌了3%,并且下跌同時波及到了馬自達、日產汽車、本田等汽車股。有媒體報道,主要受該事件影響,日經指數當天收跌0.34%。

          豐田低頭,寶馬強硬

          特朗普頻頻施壓 跨國車企人人自危

          還沒搬進白宮,特朗普已經讓車企大佬們領略到了他的“難纏”。連續三天,特朗普又在推特上,對車企將工廠外遷一事進行炮轟,這讓車企大佬們頭疼不已。

          1月3日,他發推文指責通用:“通用在美國銷售墨西哥產的科魯茲,這些都沒納稅。要么在美國建廠,要么就付巨額關稅。”4日,他又因福特放棄了在墨西哥投資16億建廠,并轉而斥資7億擴建密歇根工廠作出表揚;5日,他再度以嚴厲的口吻對豐田說,“豐田要在墨西哥巴哈建新廠生產卡羅拉賣到美國,沒門!要么在美國建廠,要么就付巨額關稅。”

          幾輪炮轟下來,幾大車企倍感恐慌,連忙發出聲明進行解釋。雖然無法預測車企們是否會如福特一樣,因為特朗普威脅而真正改變投資策略,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面對這個意欲影響產業走向的總統,車企們的全球化擴張步伐將會變得更加保守。

          頻遭炮轟

          最近面對特朗普的頻頻炮轟,幾大跨國車企紛紛忙于應對。通用汽車在聲明中強調:在墨西哥生產的是科魯茲掀背版,很小眾,而且主要面向全球市場,返銷回美國的數量微乎其微。在美國銷售的科魯茲,主要由俄亥俄州洛茲敦市的工廠生產。

          1月6日,豐田也發表聲明,稱其墨西哥建廠計劃不會減少在美國的雇用人數,并期待與特朗普政府合作。連日本財務大臣麻生太郎也出面反駁:“豐田在美國制造了多少輛車,候任總統是否知道這個問題?”希望讓特朗普的注意力回到豐田對美國就業的貢獻上。

          盡管兩家車企聲明迅速,但其股市卻并未因此幸免。在特朗普推文抨擊后,通用的股價下跌超過一美元,股值下降近3%。而日本方面則更加“慘烈”,在特朗普發推5分鐘,豐田東京股市便跌了3%,并且下跌同時波及了馬自達、日產汽車、本田等汽車股。有媒體報道,主要受該事件影響,日經指數當天收跌0.34%。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特朗普因發推特造成股市影響了。英國《金融時報》直接刊發社論,將特朗普威脅個別車企的行為定義成“欺凌”,并評論到“暫且不說挑出個別企業如勒索一般迫使其調整商業戰略的無效率和不公平,這類行動無疑將使整個美國的商業決策籠罩在不確定性的陰云下,使得人們對突然遭受白宮威脅和最后通牒的恐懼蔓延”。

          雖然無法預測車企們是否會如福特一樣,因為特朗普威脅而真正改變投資策略,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面對這個意欲影響產業走向的總統,車企們的全球化擴張步伐將會變得更加保守。

          經濟觀察研究院院長清議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特朗普目前的態度,可能意欲讓政府出臺一個產業政策。其目的是,從國外獲得流動性。但就目前來看,即便企業答應,國會也不答應。

          他告訴記者,福特將部分工廠回遷美國,可能只是象征性做一次,并不是大范圍的回遷。究其原因,“這是因為美國制造業的布局,具有充分的合理性。”他說,“車企為什么不回美國去,是因為美國的汽車市場空間本身非常有限,同時美國汽車行業的銷售增長是以次貸膨脹為代價實現的,而且汽車次貸目前已經出現了危機,遷回去干嘛?”

          《今日美國》曾報道稱,福特在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一個季度報告中顯示,2016年上半年,其信貸損失達49億美元,同比增長34%。通用汽車公司也在類似的報告中稱,上半年其信貸損失達64億美元,同比增長14%。次貸危機與疲軟的汽車銷售市場,讓車企放棄海外利益回到美國成為不可能。

          警惕資源錯配

          一個最好的例子就是寶馬近日“一意孤行”地,在墨西哥投資10億建廠生產3系車型。其銷售總監Ian Robertson指出:“我們確實是在墨西哥建廠,我們確實去年在巴西建廠,隨著公司發展的需求,我們需要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投資建廠,這都是出于正常的生產戰略需求。”

          清議表示,美國制造業產業鏈布局的形成過程漫長而且困難,如今已經形成較強的穩定性,增加任何一個產能,對世界制造業都具有破壞性。而破壞性的根源來自于資源錯配,而這也是制造業最大的風險。

          什么是資源錯配?“原來有100家工廠,你硬要在這基礎上增加10家工廠,結果讓15家工廠倒閉了,而這15家的投資規模,可能是這個行業5年10年都賺不回來的。這就是資源錯配帶給制造業行業災難性的后果。” 清議解釋。

          清議舉出了德國工業4.0的例子,他說,德國提出降低整個制造業成本40%,方法就是通過減少周期性波動帶來的資源錯配成本。“這是一個長期戰略的考量。”他說,這實際操作上就是要實現按需生產,即產能不要盲目性地擴大,以保證在現有大企業的格局下,去完善它的產業鏈。

          而反觀特朗普,他拆東墻補西墻,硬要車企在美國增加一條產能,很可能的一個結果就是,破壞原有產業布局,造成資源錯配。

          至于產業政策,清議總結:“這簡直是個政治笑話。”他說,即便特朗普發話,國會也不會同意其拿出財政的錢去幫助車企回遷。

          既然具有破壞性,作為商人的特朗普為何出此下策?

          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美籍學者羅維認為,特朗普此次炮轟的動因是他選舉主題的延續。競選時,特朗普為了贏得藍領工人的支持,將制造業的就業崗位作為了他的競選籌碼。

          為使外流的制造業遷回美國,特朗普制造了一套“貿易保護等于愛國主義”的邏輯。該邏輯內涵為:全球化經濟使大量的制造業崗位轉移到墨西哥、中國等勞動力成本低廉的國家,搶走了美國工人的就業崗位。

          而此時恰好碰見車企有將工廠搬到墨西哥的計劃,于是這些計劃順理成章地成為了特朗普踐行競選承諾的例證,也成了他炮轟的對象。

          在羅維的理解看來,特朗普除了算經濟賬之外,還算了一筆政治賬。他告訴記者:“或許他希望通過打著不同的意識形態,比如不斷反全球化來在政壇中獲得一定的立足之處。但具體是怎樣,還只有他自己知道。”

          責編 楊翼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特朗普 跨國車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五月婷综合网站在线观看 | 伊人依成久久人综合网 | 五月天综合网缴情五月中文 |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观看网站 | 日韩艳情国产在线观看 | 一本之道中文日本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