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中美貿易戰不可避免?誰受傷將更重?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1-22 09:24:34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對于中美貿易戰,索羅斯還有一個震驚四座的結論:對華貿易戰將減緩美國經濟增長,而特朗普的對華政策,最終將“對中國有巨大幫助。”

          每經編輯|何小桃

          “從今天起,美國這片土地將迎來新的愿景,這一刻開始,我們將堅持美國優先。關于貿易、稅收、移民和外交等政策的每一個決定都將讓美國工人和美國家庭受益。”

          當地時間1月20日中午,在數十萬美國民眾現場見證下,唐納德·特朗普在首都華盛頓國會山正式宣誓就任美國總統。也就是在這天,白宮網站公布了未來的經濟政策目標,其中最為其他國家關注的內容是:美國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就北美自貿協定重新談判等——特朗普正在兌現他競選期間的承諾:反全球自由貿易、對特定國家展開貿易戰!

          作為全球遙遙領先的經濟大國,美國的經濟政策重大調整,將對世界經濟產生巨大影響,尤其是對德國、中國、墨西哥等貿易存在巨大順差的國家,特朗普新政意味著現實的風險。如果特朗普堅持開展貿易戰(其中對墨西哥征收35%的關稅對中國征收45%的關稅),這些國家該怎么辦?中國將如何應對?

          索羅斯:中美貿易戰不可避免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1月19日晚,國際金融巨鱷喬治·索羅斯在他每年一度的達沃斯媒體晚宴上,對中美貿易戰問題發表了極為悲觀的看法。

          “必然的。”當記者問到中美在2017年是否會發生貿易戰時,他回答道:“特朗普已經在摩拳擦掌了。”

          中新網援引分析人士的觀點稱,美國政府未來會更加關注貿易執法而不是推動貿易自由化,這可能導致美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摩擦增加。包括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內的國際機構都警告,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風險將威脅全球經濟增長。

          昨日晚間,新華社英文版也發表評論文章《特朗普上任后,中美合作符合全球利益》,文中指出:

          很明顯,特朗普打算利用一些“談判籌碼”來獲得更好的收益,但他很快將意識到兩國領導者必須采取更成熟有效的方式來進行溝通,而不是利用推特來互相指責。

          如同其前任者們一樣,特朗普的團隊也需要時間去認識到中美關系的復雜性。世界最大兩個經濟體之間的零和博弈,若不加以控制,將損害兩國以及全世界的和平與繁榮。

          ……

          合作還要求是靈活的互惠,而非以鄰為壑的心態。在所有的選項中,特朗普最不可取的選擇是,如他此前所威脅的那樣對美國最大的貿易伙伴采取懲罰性關稅,并把中國標記為“匯率操縱國”,貿易保護主義只會激起報復。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中國,傳統制造業強國德國也是對美貿易的主要順差方。2006年,德國對美貨物貿易順差僅有470億美元,這個數字在10年中幾乎翻了一倍,達到750億美元左右。

          此前,特朗普接受歐洲媒體聯合采訪,對德國難民政策及其在歐盟地位大肆評論。而在這之前,各種跡象表明,特朗普已經有苗頭將貿易戰指向德國,比如特朗普曾對寶馬和大眾等德國汽車制造商發出威脅,稱如不在美國建廠,而將汽車賣到美國的話,要征收35%的關稅。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德國經濟部早就在特朗普當選后作出應對預案,為有可能出現的貿易戰做準備,并再次指出,德國的高貿易順差是由于德國的工業基礎結構造成的,而弱勢歐元也持續推高了德國產品的競爭力。

          如果爆發貿易戰,雙方怎么打?

          相比德國,中國如何應對特朗普可能的貿易戰更受全世界關注。對此,索羅斯認為,中國在當前形勢下不可能向美國示弱,如果特朗普政府采取定義中國為“貨幣操縱國”等激烈措施,中國別無選擇,必然采取報復措施。

          那么,中國將采取怎樣的反制措施?對美國又有什么影響?

          12月17日,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主辦的“2016-2017中國經濟年會”上發表題為“促進中美經貿關系健康發展”的演講。在演講上,朱光耀表示,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研究員拉迪教授介紹,彼得森研究所在9月份發表了一份報告:如果美中之間產生貿易戰,對美國經濟的影響是什么。

          據拉迪教授的說法,彼得森研究所這篇報告相當有份量,而且在美方也有很大影響。如果美國和中國、墨西哥貿易戰打響,彼得森研究所設計了三種可能性及各自的后果。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根據這份報告整理如下:

          第一種是全面的貿易戰爆發。美國對中國征45%的關稅,對墨西哥征35%的關稅,對方也照方抓藥,全面回擊。

          彼得森研究所制作了一份簡易的曲線圖,可以直觀地看到全面貿易戰(圖中藍色加粗線)對美國GDP的影響(圖中虛線為沒有貿易戰情況下美國GDP的走勢預測):

          ▲全面貿易戰(藍色粗線)情況下,美國GDP走勢

          從上圖可以看到,在全面貿易戰情況下,2017年~2019年,美國GDP將完全停滯,彼得森研究所將其稱之為“衰退”(recession)。即便之后美國GDP重回增長軌道,在以后的所有年份,美國的GDP水平都趕不上沒有貿易戰的正常情況(虛線)。

          通過彼得森研究所這個表格可以看到,在全面貿易戰情況下,美國的消費水平(上圖中consumption一列)將大幅下滑,政府支出(上圖中government一列)同樣如此。

          ▲全面貿易戰情況下,美國消費和政府開支將遭重創

          彼得森研究所認為,全面貿易戰情況下,高速公路以及裝備制造行業的失業率最高,將達到10.2%,緊隨其后的是建筑裝備制造(10%)和采掘業(失業率10%);從失業人數來看,由于消費量大幅減少,零售業將失去31.1萬個崗位,批發業和醫療產業將分別失去25.7萬、19.2萬個崗位。

          ▲全面貿易戰情況下,美國各州私營部門損失的就業比率

          第二,非對稱性的貿易戰。所謂非對稱性的貿易戰就是中國和墨西哥不進行全面反擊,但是有選擇地采取一些反制的措施。中國可能的反制措施包括:

          禁止中國的國有企業與美國企業進行電子信息服務,以及其他軟件服務行業;

          中國國有企業不再與美國進行業務往來;

          中國可能拒絕向美國提供關鍵要素資源,使美國難以采購所需要商品和服務;

          中國可能終止或者威脅終止購買美國國債,甚至直接拋售美國國債,打擊美國金融市場;

          中國可能廢除或拖延執行現有關于視頻資料、電影、生物制藥的產權。

          ▲非對稱貿易戰情況下,中國一些反制措施及可能對美國的影響

          第三,短暫的貿易戰。這種情況下,貿易戰估計不超過一年,可能的原因有:中國和墨西哥這些國家向美國妥協;特朗普政府在貿易訴訟中敗訴;或是出于公眾強烈反對的輿論壓力,特朗普不得不采取相關措施。

          即便是在短暫的貿易戰情況下,美國私營領域預計也將失去130萬個工作崗位,占該領域就業總人數的1%。

          事實上,在經歷了上個世紀20年代、30年代的大蕭條后,推進國際貿易以提高美國就業和國際經濟地位,就成為美國歷屆總統選舉的共識,這一問題從未在其他選舉中被拿出來討論,特朗普當選總統則是自那以后的頭一回。

          ▲美國GDP全球占比(圖中實線)和它的國際貿易全球占比(虛線)密切相關

          誰受傷將更重?

          毫無疑問,中美爆發貿易戰,雙方經濟都會受到傷害。

          位于美國紐約的國際關系智庫“歐亞集團” (Eurasia Group)總裁伊恩·布雷默認為,如果中美爆發貿易戰,初期中國將遭受更大的損失;但他也指出,特朗普嚴重高估了美國的國際影響力。比如,除了日本之外,美國的多數盟友都不愿看到中美沖突,并且開始疏遠美國相關政策,以對沖風險。另外,“特朗普及其團隊也絲毫沒有認識到,中國承受貿易戰損失的能力遠遠超過美國。”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對于中美貿易戰,索羅斯還有一個震驚四座的結論:對華貿易戰將減緩美國經濟增長,而特朗普的對華政策,最終將“對中國有巨大幫助。”

          “我認為特朗普將大大有助于中國被接受為國際社會的領導成員,他起的作用甚至會超過中國人自己。”索羅斯表示。

          “即使中美打貿易戰,談判的主導權也在中國。”IMF前副總裁朱民表示,“美國對中國出口的前五大產品,都是受到巨大的政策影響,例如飛機、原材料、農產品等;而中國對美國出口的前五大產品,都是市場化行為,例如制造業、機床設備、化工產品等。因此談判的話,中國的報復比美國容易,從政策來講,這也是一個很簡單的事實。”

          有機構研究發現,名義數據顯示2015年美國對中國的商品貿易逆差為3660億美元,幾乎占到美國商品貿易逆差總額的50%, 但這一數字存在誤導:中國對美出口中很大部分出自加工貿易,約37%實際來源于全球供應鏈上從其他國家進口的部件。

          德意志銀行張智威的觀點和朱民大致頗為相似。他認為,美國展開貿易戰的實際效力其實要大打折扣。如果美國對中國展開貿易戰,會最優先關注以下行業:電子產品(包括計算機和手機)、電氣設備、紡織品及服裝、家具和汽車。但經詳細推演后得出,在這些關鍵行業發動貿易戰很難針對中國:對家具、紡織品和服裝提高關稅,可能會推高美國對其他發展中國家的逆差;中國汽車出口的規模有限;電器及電子產品又大多由跨國公司使用進口零部件制造。

          每經編輯 杜恒峰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每經網、FT、一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中美貿易戰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日韩精品综合在线1 | 亚洲国产精品中文字 | 尤物92午夜福利视频 | 亚洲日韩首次亮相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无遮挡 | 日本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