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市場

          每經網首頁 > 市場 > 正文

          人民日報:別拿預期忽悠我!1/3理財產品以“最低收益”收場

          人民日報 2017-02-27 09:59:35

          預期收益和實際收益,差距有多大呢?舉個例子,一理財產品,預期最高收益率18%,預期最低收益率0,實際收益率為0。事實上,調查顯示有1/3的理財產品是以“最低預期”收場,而能達到“最高預期”的產品,連4%都不到。

          預期收益和實際收益,天上地下的差別,背后藏著銀行“人為拔高”的影子。想防范不靠譜的“最高預期”,還有待制度補缺

          買理財產品的時候,大家經常會看到“預期收益率”和“實際收益率”兩個詞。眼熟之余,最近的一個新聞,讓人覺得,這倆詞背后的門道可是不少。

          不久前,上海消保委聯合上海師范大學商學院課題組做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17家商業銀行去年上半年到期的一些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和實際收益率差距大得有些離譜。

          差距有多大呢?舉個夸張的例子,某家銀行的產品,預期最高收益率18%,預期最低收益率0,實際收益率為0。事實上,調查顯示有1/3的理財產品是以“最低預期”收場,而能達到“最高預期”的產品,連4%都不到。

          從18%到零,這個差距讓好多消費者接受不了。大家抱怨銀行,你這預期收益率不是糊弄人嗎?

          別看抱怨多,一些銀行并不認賬。因為按照相關規定,理財產品可以承諾保本,但不能承諾固定收益。而且這個預期收益率只是個參考,并非是對客戶的承諾。

          此外,就現實而言,因為市場波動的不確定性,“預期”的確是一個大致的估算。可是,這應該成為大量超高預期收益率出現的理由嗎?有沒有可能,這些“預期”里面,有著人為拔高誤導消費者的情況?

          實際上,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并不是拍腦袋想出來的,它是有一定的依據和一整套算法的。那么問題來了,市場上大部分銀行理財的收益率在3%—5%之間,那18%的“預期”是怎么算出來的?實現的可能性有多大?有人開玩笑說,就像扔一個硬幣,“預期最高收益率”不是正反面的概率,而是硬幣豎起來的概率。

          “預期收益率”問題不少,想管住可不能光靠銀行“講良心”,最終還得靠制度。

          比如,理財產品的預期最高收益率,就該標明實現的概率有多大。或者換個思路,如果這個預期最高收益率實現的可能性小于一定數值,就不能標注在理財產品上。如此一來,這個沒譜的“預期”,就當它是浮云好了。

          當然,投資需謹慎,消費者自己也要搞明白。市場上大多數理財產品收益率是多少?這家銀行以往的產品收益情況如何?不管銀行“吹”得有多高,只有貨比三家,才能心中有數。

           
          責編 姚祥云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別拿預期忽悠我 最低收益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日韩在线视频黄 | 天堂久久久亚洲国产一区 | 中文字幕aⅴ天堂在线 | 中文娱乐久久综合网 | 日韩激情电影一区二区在线 | 鲁丝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