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見聞 2017-03-13 20:41:04
高盛分析師Timothy Moe以及Richard Tang等分析師表示,對中國股市的評級上調為“增持”(overweight),并將對MSCI中國指數的12個月目標位有68上調至73。這也意味著,高盛預計今年MSCI中國指數將上漲約25%。
一個月前,摩根士丹利發布報告稱,2017年滬指將站上4400點。如今,高盛也加入看漲中國股票的隊伍。
高盛分析師Timothy Moe以及Richard Tang等分析師表示,對中國股市的評級上調為“增持”(overweight),并將對MSCI中國指數的12個月目標位有68上調至73。這也意味著,高盛預計今年MSCI中國指數將上漲約25%。
迄今為止,年內MSCI中國指數已經漲了11%,遠超MSCI全球指數5.6%的漲幅。去年12月1日,高盛將中國股市評級下調為與市場持平(market-weight)。高盛認為,從那時至今,經濟數據的好轉大大增強了中國股市的吸引力。
高盛在報告中稱,今年亞洲名義GDP增速的恢復要顯著超過實際GDP,尤其是在中國。報告稱:
我們目前認為,該地區(亞洲)實際GDP增速將增加20個基點至6.2%,而名義增速則增加190個基點至9.8%。
對于中國,這個數據更加奪目:我們預計名義GDP增速將從(2016年的)8.0%增加270個基點至10.7%,盡管2017年實際GDP增速可能減少10個基點至6.6%。
高盛稱,企業營收和名義GDP增速關系更加緊密,因此名義經濟增速的大漲將對企業營收帶來非常直接的影響。同時,隨著企業營收改善,信貸上的壓力也將大幅減輕,從而讓銀行顯著受益。
我們上調了對中國銀行業的預期,因為PPI的大漲(從2015年底的-5.9%到最近的7.8%)有利于制造業的上游,也會減輕信貸上的壓力。
名義增速更高的環境也能刺激信貸增長,減輕不良貸款壓力,并改善中國銀行業的利息收入情況。
2月14日,摩根士丹利發布了一份長達118頁的中國經濟藍皮書。在這份報告中,大摩稱,中長期來看,MSCI中國指數表現一直好于整體新興市場的基準指數,也好于標普500指數,但過去10年中,投資者對A股并沒有加碼頭寸,他們反而正對A股進行大幅減持。
大摩認為,盡管過去有一些事件導致A股出現波動,比如國內經濟周期、投資者對結構性改革的質疑、市場對美國/中國貿易保護主義的爭論等等,但未來10年,MSCI中國指數將能維持其長期跑贏新興市場的表現。
大摩在報告中重申了其在去年11月28日對2017年滬指的預測——預計2017年滬指將達到4400點。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