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3-31 01:17:47
西咸新區灃東新城“入場”陜西自貿區的過程頗具戲劇性。據參與方案規劃的一位內部人士透露,在起初的選址方案中,出于自貿區總面積控制考慮,灃東新城并未入選。
緣何出現轉機,并最終拿到“入場券”?該內部人士解釋,除灃東新城自身努力爭取之外,和它的區域投資價值預期、服貿產業基礎條件、政府職能改革表現等方面亦密切相關。
灃東新城地處大西安新軸線,是西安當下最火熱的投資板塊之一,一個有力佐證是綠地501米的西部第一超高層項目前不久在此落戶。令陜西自貿區規劃專家更難“割愛”的是,灃東新城擁有西北地區唯一的服務貿易創新示范園,做服貿產業具有基礎和先發優勢。
所以,在最終的《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中,灃東新城功能區被定位為陜西自貿區的服貿發力點。不僅如此,因灃東新城管委會的政府職能改革一直走在全國前列,且擁有中俄絲路產業園這樣的跨國合作積累,所以在陜西自貿區層面,將建設企業“走出去”一站式服務平臺的重大使命也一并交給了灃東新城。
該平臺,也被普遍視為陜西自貿區方案中的最大亮點之一。
爭來的自貿區“入場券”
西咸新區下轄五大組團中,灃東新城起步發展最早、配套設施最為完善。其規劃總面積159.3平方公里,地處西安與西咸新區銜接地帶,距西安咸陽國際機場9公里,距西安火車北客站6公里,距西安市鐘樓8.5公里,立體式交通網絡四通八達,“一日經濟圈”輻射全國。
今年1月份,陜西省決定將西咸新區由西安市整體托管,新組建的大西安呈現出“雙軸、雙線”之空間格局,灃東新城則位于“新軸線”中心段,被視為大西安的一匹“黑馬”,發展前景普遍看好。
日前,綠地集團計劃投資100億元,在此建設高達501米的西部第一摩天大樓。
而備受矚目的昆明池也將于近期蓄水,并于10月1日前,占地2200畝的生態景區一期正式對外展示。最終,昆明池將建成一個水域面積將相當于兩個西湖的城市湖泊,大幅提升西安水系環境。
民生保障方面,除灃東新城醫院正常推進外,灃鎬七里鎮、灃東第二初級中學、搜寶中心、斗門水庫堤岸環境提升工程、阿房宮遺址周邊環境整治一期5個新建項目也將在今年開工建設。
此外,灃東新城近兩年吸引了一批重大科技項目入駐,如阿里巴巴中國智能骨干網西北核心節點、中興深藍科技產業園等。前者服務于西北地區的金融、信息、物流及電子商務等產業,可實際容納入駐企業300家,后者投資20億,將帶動萬人就業。
盡管前景看好,但據參與陜西自貿區方案規劃的一位內部人士透露,出于自貿區總面積控制考慮,在剛開始的選址方案中,灃東新城并未入選,后來經其自身努力爭取,直到去年10月份,才被列入選址范圍。
從最終落定的實施方案來看,其自貿功能區規劃面積13.14平方公里,包含兩大核心板塊——服務貿易創新示范園和文化商務區,同時肩負陜西自貿區“走出去”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建設重任。
對于上述“自身努力爭取”的說法,不能僅從字面意思理解。灃東新城經發部門負責人介紹說,貨貿和服貿是自貿區的兩大貿易類型,而早在陜西自貿區概念提出之前,灃東服貿就已謀篇布局:
政府服務職能改革方面,灃東新城是陜西省首家推行“三證合一”的開發區,后來又改為“五證合一”,乃至微信辦照。在稅收方面,也是全國典型,做到了國地稅的聯合辦稅。
更重要的是,灃東新城拿到了服貿示范園這一金字招牌,而且是西北地區唯一一家。
除上述兩點之外,經發部門負責人認為,還仰賴于灃東新城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大西安作為絲路經濟帶的橋頭堡,沿歐亞大陸橋雙向延伸,承東啟西,東聯西進,服務貿易市場看好,而灃東功能區恰好處于陜西自貿區西咸片區與西安片區的銜接地帶。
此外,和成熟開發區相比,灃東新城配套成本較低。如土地價格、辦公租賃成本、生活成本等等,對于投資商和入駐企業而言,這是非常看重的一點。
“走出去”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
“走出去”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被視為陜西自貿區最大亮點之一,由灃東新城自貿功能區承擔建設。它的設計與誕生,將致力于解決如下問題:
即,如何為中國企業“走出去”創造良好的內外部投資環境;如何積極推進企業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國際產能合作,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開發建設;如何提升企業對外投資合作能力和海外經營水平,進一步提高企業境外投資便利化程度……這幾方面是灃東新城推動“走出去”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建設的根本和出發點。
簡而言之,其目的就是要構建一個直接、便捷、高效的“走出去”綜合服務平臺,為把陜西打造成以開放促創新、以創新促改革、以改革促發展的內陸型對外開放發展新高地貢獻力量。
經發部門負責人解釋,所謂“一站式”服務平臺,不能理解為傳統意義上的審批平臺,而是要打造一個對外投資的大服務概念。在平臺整體功能設計上,主要考慮三個方面。
一是對外投資的政務服務體系。整合發改、商務、外管等多部門的行政審批職能,下放至自貿區,做到“一表登記、一口受理,后臺流轉、并聯審批”,全面提高審批效率和政府服務效能。
二是綜合服務體系。這是該平臺的核心和靈魂。據經發部門負責人介紹,灃東新城開發的中俄絲路創新園斯科爾科沃創新中心項目,將為國內走出去的企業創造一個“離岸之家”的概念。借助這一物理載體,整合陜西省“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辦事機構(代表處)資源,陜西在這些國家勞務輸出、工程外包、產能釋放以及海外并購等四方面的項目資源,以及陜西對外投資企業基本情況資源,將這些目前處于碎片化狀態的資源整合、聯通到一起,從而能夠為企業“走出去”提供更好的服務。
三是電子商務體系。“一站式”服務平臺能夠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平臺,為企業提供多元化的定制型的服務,包括給企業在注冊、招聘、融資、稅務、法務等方面做好定制化服務。
以上三大體系的搭建,將不斷完善和創新對外投資公共服務,構建高標準高水平的對外投資促進體系,將陜西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企業“走出去”的窗口。
“最重要的是,(利用該平臺)總結對外投資的經驗以后,同時把國內的貿易、加工業,包括我們過剩的產能往出轉,包括吸引國外投資,都可以在這個平臺上進行整合。”經發部門負責人強調。
追趕超越的服貿故事
服務貿易分為四種提供方式:跨境提供、境外消費、商業存在和自然人流動。作為國際貿易新趨勢,其日益受到各國政府或跨國企業的重視,并正在影響著產業資本的投資行為與投資環境。如TPP、TTIP、TISA等三大談判中,都將消除服務貿易壁壘作為主要議題之一。
按照《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服務貿易的若干意見》,到2020年,我國服務進出口額超過1萬億美元,服務貿易占對外貿易的比重進一步提升,服務貿易的全球占比逐年提高,國際市場布局逐步均衡,“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我國服務出口中的占比穩步提升。
在此背景下,灃東新城自貿功能區自然被寄予厚望。
但據經發部門負責人坦言,和高新區等西安成熟開發區相比,灃東新城的服貿體量其實并不大,之所以當初能拿到西北地區唯一的服貿示范園,這里面還有一段追趕超越的曲折故事。
他介紹說,早在服貿示范園成立之前,這片區域以灃東國際車城為西安人所熟知。作為西安最重要的汽車貿易企業聚集區之一,國際車城曾創下過年交易額超百億的紀錄。
不過,從2015年開始,隨著國家汽車產業結構和政策的調整,傳統的汽車4S店重資產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市場需求,發展模式難以為繼。面對突如其來的被動局面,灃東新城全力謀劃車城轉型布局。
多年的汽車貿易產業積累,為灃東新城發力服貿提供了政策、資源和配套氛圍。恰逢2016年2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在西咸新區等省市(區域)開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灃東新城抓住機遇,依托灃東國際車城,搶先拿下了服貿示范園這一金字招牌。
其發展主體思路是:通過引入服務企業總部、汽車服務貿易產業、跨境電商、咨詢設計、國際金融及服貿企業孵化器,構建“5+1”現代服務貿易產業體系,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由貨物貿易向服務貿易轉型——服貿示范園的發展思路相當明確。
這一轉型思路,與《陜西省2016年追趕超越實施方案》的基本原則不謀而合,“切實抓好產業轉型升級工程、企業創新能力提升工程、園區基地創新發展工程、創新型市縣建設工程等重點任務,集成資源,加強統籌,形成合力,務求實效。”
灃東服貿的另一契機,則來自周邊區域的產業成熟,以及灃東新城自身良好的產業發展預期。因為歸根到底,服貿是為產業做配套的。對于成熟的開發區而言,自然會吸引專業服務機構的聚集。灃東新城作為新興開發區,隨著區內產業的發展,同樣也會經歷這一過程。
與此同時,隨著灃東新城拿到自貿區“入場券”,專業服務機構在這里不僅能夠享受到更加寬松的服貿政策,更低的企業運營成本,而且不影響其為西安成熟區域做配套服務。比如允許律師、醫療等專業服務擴大“商業存在”和“自然人流動”的貿易方式,允許金融領域取得國際資質的外籍和港澳臺地區專業服務人員和機構,在自貿試驗區內依照有關規定開展相應業務。
屆時,涉外旅行社、涉外人力資源公司、合資醫院、離岸金融機構等,都有望在此迎來發展機遇。
“一帶一路”人文交流重地
眾所周知,除擴大改革開放、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之外,每個自貿區還有它的獨特使命。如,陜西自貿區被委以探索內陸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新模式的重任。
頗為巧合的是,灃東新城功能區所在的三橋區域,歷史上曾是“絲綢之路西行第一站”,商貿文化底蘊深厚,歷史文化品牌影響力較大。基于此,緊扣歷史與現代兩個層面,文化商務區成為灃東新城自貿功能區的另一大核心板塊,重點發展文化貿易、新興金融、科技資源統籌。
“最重要的,其實是對外文化貿易。”經發部門負責人解釋說,“我們講得很多文化其實是帶有公益色彩的,就是不打糧食的東西,就是花錢不掙錢。但對于自貿區背景下的開發區來講,它既要有社會效益,還要有經濟效益,那么必須去琢磨文化產業。在文化產業里邊呢,又會細分跟自貿區相結合的部分,那就是對外文化貿易這一塊。”
基于此,設立文化綜合保稅區成為最佳選擇之一。
“因為作為政府來講的話,不能一個一個去招這種小的企業,最重要的是搭建一些平臺。”經發部門負責人介紹,通過文化綜合保稅區,形成陜西自貿區從事文化貿易的高端企業機構總部基地,為陜西省對外文化貿易發展相關政策和配套措施的實施,提供實踐平臺。
如推動文化產品和服務進出口業務,簡化文化產品進出口的行政審批流程和檢查事項,實現國際文化產品展示交易、倉儲物流及國際文化貿易企業聚集等功能;實施重點項目帶動戰略,建設文化產品交易中心、文物復仿及藝術品中心、版權交易中心,為文化產品出入境提供保稅倉儲、展示、物流、報關、修復、加工、推廣、保險、拍賣、知識產權保護等綜合配套服務。
此外,文化商務區將依托中影絲路國際電影城,提升中國電影創意、制作和國際傳播能力,開展對外文化交流活動,加強內容創作、渠道發行、后期制作、版權交易、教育培訓等全產業鏈環節的合作,打造影視產業中心。
經發部門負責人介紹,為迎接自貿區開埠,灃東新城去年第一時間成立自貿區工作推進領導小組,由管委會及各職能部門負責人擔任組長,就負面清單、商事制度、法律保障、外貿服務、政府職能轉變、金融國際化等重大課題進行研究,并派遣多批工作人員前往上海自貿區學習。
與此同時,從灃東新城的自貿功能區實施方案來看,其針對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外商投資管理模式改革及構建對外投資促進體系等方面的改革路徑已初步明確。
未來的灃東新城,在自貿區平臺加持下,不僅需以搶抓機遇、追趕超越之勢加入全國自貿區的百舸爭流之列,更將肩負陜西“走出去”一站式服務綜合平臺使命,“劍指”絲路服貿新高地,融入全球化經濟大潮,可謂任重道遠!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