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網 2017-06-07 10:07:57
面臨大規模逆回購到期,央行今日重啟逆回購。據央行公告,6月7日,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1800億元逆回購操作,7天、14天和28天品種分別400億元、500億元和900億元,中標利率分別為2.45%、2.60%和2.75%,與前期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自5月中旬以來央行首次單日對三種期限品種同時開展逆回購操作,此前央行曾分別單日暫停過14天和28天逆回購。而且此次投放比例中,相對較長期限的28天逆回購占比一半,顯示出央行對較長期流動性的適度補充。
鑒于今日有2400億元逆回購到期,故實現資金凈回籠600億元。此外,今日有733億元MLF到期。
昨日,央行開展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4980億元,期限為1年,一次性超額對沖本月總到期量4313億元,當日暫停逆回購操作。華融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戈認為:“就投放總量而言,央行此次操作只是提供了MLF到期后的流動性,沒有看到主動‘放水’跡象,屬于防守性的緩解流動性。由于沒有大劑量注入,所以市場并未出現利率價格明顯下降,跨季資金面仍然偏緊。”
業內人士表示,從6月初資金面來看,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資金融出意愿整體偏謹慎,表現為穩中偏緊。從貨幣政操作來看,6月初央行逆回購和MLF操作整體均表現為凈投放,呵護流動性意圖不變。
申萬宏源固收研究團隊認為,6月資金面及債市面臨的風險點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即將到來的第二季度MPA考核,但在充分預期下,對資金面的沖擊預計將弱于3月。
其次是美聯儲、歐洲央行決議即將公布,美聯儲大概率將執行加息,而歐央行在通脹回升背景下,貨幣政策表述可能有偏鷹的風險,但是人民幣過去兩周的大幅升值已帶動外匯市場情緒重回樂觀,因此6月期間公布的歐央行、美聯儲決議預計不會對國內債市產生實質性影響。
三是監管政策方面,監管細則尚不明朗的情況下債市情緒仍偏謹慎,配置偏弱。
不過,6月債市不乏利好因素支撐。申萬宏源固收研究團隊認為,二季度債市機會來自基本面的回落以及監管政策的明朗化。5月PMI以及4月工業企業利潤數據均出現回落,而本周即將公布的外儲數據以及通脹數據預計對債市整體利好。
此外,隨著銀行“自查”完成日期臨近,6月有望成為監管政策進一步明朗化的關鍵時點,前期有所壓抑的配置需可能重新得到釋放。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