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7-17 08:10:27
發改委正研究設立國家綠色發展引導基金 ,規模約500億;周期品會否開啟“狂歡”下半場;多家公司采血站獲批,血制品供應量存在較大缺口;供應緊張,煤價短期看漲。
上海證券報
發改委正研究設立國家綠色發展引導基金 規模約500億
從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主辦的“2017中國環保產業高峰論壇”上獲悉,到2030年左右,我國大面積傳統型的污染治理可望完成。目前,發改委正在研究設立一個國家綠色發展引導基金,規模約為500億元,以扶持環保產業繼續壯大。
環保產業望再迎政策紅利500億 規模基金正在醞釀
記者日前從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主辦的“2017中國環保產業高峰論壇”上獲悉,到2030年左右,我國大面積傳統型的污染治理可望完成。環保產業若要真正擔起支柱產業這個擔子,則更需要以前瞻眼光,從污染施治的后端逐漸轉向綠色生產的前端,國家正醞釀包括500億元規模綠色發展引導基金在內的多項舉措以扶持環保產業繼續壯大。
周期品會否開啟“狂歡”下半場
近段時間,周期行業在給資本市場帶來各種驚喜。商品方面,全面跟蹤國內商品走勢的文華商品指數從6月2日的136.08點上漲至7月14日的148.51點,重新回到年線上方,漲幅為9.13%。其中,工業品指數漲幅為12.73%,螺紋指數上漲20.71%,煤炭板塊指數上漲19.53%,化工板塊指數和有色板塊指數則分別上漲9.29%和6.75%。
重組上市造假理應等同于欺詐上市
保千里視像科技集團日前發布公告,稱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其當年重組上市時的違規違法行為被曝光。與浙江九好集團同鞍重股份忽悠式重組時大幅虛增收入不同,保千里重組上市,虛增的是資產。但無論是虛增營業收入還是虛增資產,都屬忽悠式重組,都是重組上市造假。
中國證券報
多家公司采血站獲批 血制品供應量存在較大缺口
今年以來,上海萊士、天壇生物、ST生化等多家公司公告采血站獲批。MRB數據顯示,2016年國內血液制品采漿量為7000噸左右,而潛在需求量不低于14000噸,采漿量離供需平衡點還有較大缺口,市場仍有較大增長空間。
大力推進資本市場規范發展
基礎制度有待進一步夯實。比如,主板市場新股發行等基礎性制度有待優化,創業板、新三板、區域性股權市場等基礎性制度也要積極規范。始終堅持“零容忍”的態度,持續推進專項執法行動,依法嚴厲打擊內幕交易、市場操縱等違法違規行為,確保監管執法覆蓋全市場、全類型。繼續加強對市場各類主體的現場檢查和非現場檢查。
涉嫌內幕交易兩公司實控人被立案調查
7月16日晚間,萬東醫療、魚躍醫療均公告稱,接到董事長吳光明通知,其7月13日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涉嫌內幕交易,證監會決定對其進行立案調查。萬東醫療、魚躍醫療均表示,本次立案調查事項系針對吳光明個人的專項調查,公司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不受影響。
供應緊張 煤價短期看漲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發改委近日將召集煤炭去產能工作牽頭部門召開迎峰度夏工作座談會,主要涉及保供應、穩價格。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正值大面積高溫天氣,民用電需求大幅上升。短期看,在煤炭供給端偏緊的情況下,需求端提升有望推動煤價再度走高。隨著先進產能逐漸釋放,8月中旬煤炭價格有望回調。
證券時報
滬港通資金南下馳援,內銀股助推港股創兩年新高
內銀股上周平均漲幅約3.55%,大型商業銀行和股份制銀行漲幅整體居前,并充當“火車頭”帶動恒生指數創下近兩年新高。分析人士認為,除了摩根士丹利發布唱多研報,預期內銀股步入息差擴張期,滬港通南下資金“掃貨”也是推高股價的重要動力。上周南下資金通過港股通(滬)合計凈買入工商銀行H股29.57億港元,該股單周漲幅達到7.99%。
上半年基金轉型申報逾百只,呈現四種趨勢
根據證監會最新的基金變更注冊核準進度公示,截至今年上半年,申請變更注冊的基金數量為104只,是去年同期的3.25倍。從基金轉型的方向看,既有普通債券型基金轉變為定開發起式債基、小眾化基金轉型為大眾化基金等符合監管趨勢的轉型,也有將冷門基金轉型為熱門主題基金、同質化基金轉型為混合型基金等符合市場趨勢的轉型。
上市券商今年首次同比營收實現正增長
據華金證券統計,6月份上市券商共實現營業收入211億元(剔除華安和中原),環比上升84.8%,同比上升1.6%,這也是今年以來首次同比營收實現正增長,單月凈利潤89億元,環比上升111.2%,好于市場預期。凈利潤方面,國泰君安(11.35億元)和中信證券(8.84億元)華泰證券(7.37億元)位列前三,大型券商的盈利能力愈發增強。中泰證券認為,此前券商股的悲觀預期已體現,龍頭業績增長有望催化行業價值修復。
中關村銀行正式開業主攻科技金融
7月16日,中關村銀行在北京舉辦開業儀式。中關村銀行董事長郭洪介紹,中關村銀行服務“三創”,最大特色是科技金融。資料顯示,中關村銀行注冊資本40億元人民幣,由用友網絡、碧水源、光線傳媒、東方園林等11家中關村知名上市公司共同發起設立,這是北京市首家、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家民營銀行。
證券日報
業績預告修正公司不乏“變臉”者超七成下調凈利潤
隨著2017年半年度業績進入披露期,一些上市公司也開始對此前發布的業績預告數據進行修正,其中不乏一些業績大幅“變臉”的公司。一位投資者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市公司如此大幅度修正公司業績,那么此前發布業績預告的意義何在?”值得一提的是,上市公司業績變臉也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關注,貝因美便因“業績變臉”遭交易所問詢。
9家公司本周將披露中報 機構追捧6只預喜股
隨著市場對于業績確定性的追求不斷強化,今年的中報行情相較往年或更具看點。業內人士普遍表示,中報實際是驗證假設的時期,今年中報行情比較熱主要是受到市場對周期性行業盈利好轉的預期影響,可以看到,今年中報行情的明顯特點是強調業績為王主線,后期市場熱點將繼續圍繞中報業績超預期品種展開。
兩融余額四連升逼近8900億元 融資客踏準節奏“周期+成長”兩手抓
作為反映市場資金態度的晴雨表之一,兩融市場逐步回暖備受關注。業內人士指出,隨著大盤的逐步走穩回暖,兩融余額會隨之小幅增加,但與之前出現變化的是,投資者的風險意識已大不相同,所以,很難再出現急速擴張的情形,這種小幅增加的狀態會是今后一段時期的常態。
每日經濟新聞
A股進入中報“雷雨”多發季三招避免踩中“閃崩”股
隨著“閃崩”股逐漸增多,投資者該如何避開“地雷”成為關鍵。對此廣東西域投資周水江表示,投資者應該找一些行業的龍頭,主要是業績有保障,市場占有率比較確定,市場確定性高的。其次要回避業績增長預減的個股和業績虧損的股票,看不見確定和穩定利潤來源的。第三就是要盡量回避次新股和游資投機炒作的個股,次新板塊因為資金面壓力,一旦閃崩就會連續跌停。
大裁員大換血2017數家影視公司“換人大戲”輪番上演
近期,向來“節儉”的光線傳媒又裁員了。這是從2015年開始,光線傳媒連續第三年大規模裁員,且不說到底是“存糧過冬”,還是正如光線傳媒回應的系“常規優勝劣汰”。不過,開年來,大影視板塊相對平淡卻是不爭的事實。
上半年財政收入同比增9.8%地方債發行規模接近減半
7月14日,財政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17年上半年財政收支情況。數據顯示,1~6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4306億元,同比增長9.8%。其中,中央收入43891億元,同比增長9.6%;地方本級收入50415億元,同比增長10%。
21世紀經濟報道
IPO周過會率滑至69.23%
本周,證監會核準了9家企業的首發申請,籌資總額不超過42億元,平均每家企業從預披露到獲得批文的排隊時長約為574天(約1.57年)。除了核發的IPO批文之外,本周還有13家首發企業上會,較上周多出一家,過會企業9家,經歷上周12家上會企業全過審的順利場面后,這周69.23%的過會率回復到6月份的狀態(6月份過會率為69.05%)。
業績驅動型“中報行情”B面:造概念、講故事進入“失落”季節?
經過上半年的急劇分化行情,盡管機構對于下半年白馬藍籌及中小創的行情是否還會延續存在爭議,但強調業績支撐已成為各家機構下半年策略中的共識。有私募基金負責人在與記者交流時表示,其認為上半年市場總體是白馬和小票的分化,而下半年白馬及中小創內部各自將會分化,有業績高成長的公司將會凸顯,但“無論市場風格如何切換,肯定輪不到沒有基本面、純粹講故事的公司。”
萬科170億領銜收購普洛斯
進入2017年,萬科銷售沖擊5000億,創新業務和資本運作也進入爆發期。7月14日,萬科聯合厚樸等組成財團競購新加坡物流巨頭普洛斯,萬科占股21.4%成為第一大股東,借此一舉成為國內物流地產老大。今年初,萬科聯合招行等建立收購平臺,將印力商業集團收入囊中。萬科也因此進入國內商管平臺前三。
第一財經日報
直接融資提至“重要位置”業內稱IPO或進一步放寬
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將發展直接融資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時強調清理規范中間業務環節,避免變相抬高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為應對混業發展,未來將設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同時加強功能監管、重視行為監管。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意味著股市及多層次資本市場將得到更大鼓勵,跨機構、跨部門監管得到更大支持,對通道、同業類業務發展的規范態度更加堅決,監管套利空間進一步壓縮。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報、證券時報等)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