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財經APP 2017-07-17 14:50:41
第一財經APP 記者 李雋
當前A股投資者最關心的,除了上證50頂在哪里以外,創業板大底在哪里也牽動著投資者的神經。7月17日開盤,創業板指突然“閃崩”,最高跌幅逼近5%,創出本輪兩年多熊市的新低1659.31點,雖然10點前就開始反彈,但似乎依然無法扭轉近期頹勢。
綜合各方市場信息,造成創業板17日“閃崩”的原因包括:樂視網上半年業績預虧,溫氏股份等權重股也業績不如預期,不少指標股上周四、上周五就率先閃崩;魚躍醫療、萬東醫療實際控制人因內幕交易被查;金融監管進一步加強,有更多的去杠桿預期,直接融資更受重視,擔憂股票供給增加。
半年報“地雷”頻現
7月14日晚間,樂視網發布2017年半年度業績預告,稱由于受到樂視體系資金流動性緊張等原因影響,今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6.3億元—6.4億元,而上年同期則是盈利2.8億元。溫氏股份、雪浪環境、貝因美等多家公司業績預告都不如預期,不少公司在14日就出現閃崩。
然而,創業板又有多少個樂視網?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2000年前后,世通利用兼并、收購等手段擴張,一次次上演“小魚吃大魚”和“快魚吃慢魚”的戲法,迅速發展為全美第二大長途電話公司、全球第一大互聯網供應商。而2001年開始,該公司被發現虛增利潤,2002年納斯達克將該公司摘牌。
2012年到2015年,以樂視網為代表的創業板公司的“神話”,在于這些公司都通過并購資源整合,以此來增加每股收益,增加每股凈資產,而并購重組的錢并不來自于自身,資金都來自場外融資等,這些參與認購的資金過去對成長股熱捧,主要因為賺錢效應和流動性較好。
但隨著認購定增的機構被深度套牢,現在流動性溢價和賺錢效應都逐步缺失,這顯然在未來會增加創業板公司的融資難度,當融資能力不如以往,業績增速也自然會大幅下滑,如果“圈不了錢”做不了并購,或許“故事會”和業績增長很可能也無從談起了,半年報預告頻頻出現“地雷”也可能繼續大面積出現。
監管趨于嚴格,重視直接融資
另外,魚躍醫療、萬東醫療實際控制人因內幕交易被查,曾經的明星股魚躍醫療17日上午就已經跌停,這也引發投資者恐慌心理,業績和監管雙重擔憂之下,自然是中小創的投資者繼續殺跌,作為醫療行業不錯的投資標的都遭遇這樣的境況,以后嚴查內幕交易或許陸續有來。
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在千呼萬喚中召開,以“頂配”的規格對金融發展與金融監管做出明確,對金融市場未來發展影響深遠。發展直接融資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時強調清理規范中間業務環節,避免變相抬高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為應對混業發展,未來將設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同時加強功能監管、重視行為監管。
直接融資大發展,意味著資本市場上的IPO和增發融資將會繼續,最近上市公司定增獲批速度也有所加快,這使得投資者擔心“去杠桿”和股票供給增加之下,市場只能進一步下跌。
創業板的大底到底在哪里?參考2000年3月到2002年9月納斯達克的大跌,持續時間是兩年半,跌幅逼近80%,從時間上和幅度上,當前A股的創業板和納斯達克當年依然有一定差距,加上上述宏觀政策環境依然不利,創業板的大底或許還需要慢慢磨出來。
另一方面,當前創業板指的市盈率依然在50倍左右(如果更多的業績地雷出現,市盈率會更高),而2012年歷史大底創業板市盈率平均在30倍左右;當前投資者保持耐心,等待中小票熊市結束,或許是更理性的選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