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晨報 2017-08-04 16:36:38
“新周期”一開始,果然充滿了爭議。近期,伴隨著黑色、有色商品價格的大漲,消費金融周期股拔地而起,走出了結構性牛市。一向“喜怒形于色”的任澤平坐不住了。他認為,以“新周期”為代表的經濟多頭已大獲全勝,并注定載入史冊。但在另一邊,劉煜輝、李迅雷等則不客氣地指出:“別高興太早!中國經濟從來沒有新周期,只有債務杠桿!”
近一個月以來,黑色、有色工業品出現持續上漲,并帶動了一批周期股出現上漲。有色、鋼鐵、煤炭……在一大批周期股大漲的帶動下,上證指數已創出1年半以來的新高。
昨天,A股市場中漲得最好的股票仍然屬于黑色屬性的鋼鐵股。身形巨大的鋼鐵板塊平均漲幅竟然高達4.6%,凌鋼股份(600231)、安陽鋼鐵(600569)、馬鋼股份(600808)等個股漲停。
市場“炒周期”熱情高漲,工業品價格上漲和周期股上漲,真的能夠成為所謂的“新周期”嗎?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說,2017年宏觀策略的多空對決,注定是教科書級的。年初以“繁榮的頂點”和“可怕的時滯”為代表的經濟空頭,和以“新周期”為代表的經濟多頭,已展開史詩般的對決。
“年初以來,在一片悲歌聲中,我們毅然扛起多頭大旗。今天,我們以‘新周期’的名義在此向空頭喊話,這是澎湃如歌的時代潮流,這是趨勢的力量!”任澤平一路高歌著看好“新周期”的崛起……
不過,任澤平所指的空頭之一——天風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煜輝卻指出,從2011年開始,但凡中國經濟有復蘇苗頭,就總有人跳出來高呼中國經濟走出了“新周期”,這種人不是無知就是投機,“投政治的機”。過去10年,中國經濟周期完全來源于“房地產+基建”,而這二者最根本的決定力量是債務,即房企、居民與政府的負債。看清楚這一點,就可以理解“根本不存在新周期”。
經濟學家李迅雷也認為,去杠桿、去庫存、去產能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任務尚未完成,市場沒有出清,因此不要奢望新周期。從貨幣規模過量到貨幣規模適中,從資產荒到資產過剩,都是此輪經濟增速下行的庫茲涅茨周期中金融周期見頂回落的表現形式。“周期股目前仍可看好,但不意味著周期崛起。”李迅雷說。
招商證券首席債券分析師徐寒飛也直接撰文反駁任澤平的觀點,其指出,“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上一輪尋找“新周期”的努力幾近失敗。新一輪增長預期再次回到依靠工業生產來拉動,但是毫無“新”意,只是“舊周期”復辟而已。徐寒飛說,部分工業企業產品價格暴漲和收入大幅上升,其實只是工業產業鏈的“利潤再分配”過程而已,期貨和股票可以由“智慧和膽”來推高,但是實體經濟增長有自身的規律,用當前資產價格的波動來反推“新周期”犯錯的機會很大。
來源:北京晨報 記者:王潔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