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19 14:25:42
昨天(18日)上午,《甄嬛傳》作者起訴網易侵權的案件便在杭州互聯網法院公開審理。據浙江在線,與普通法院相比,互聯網法院的法庭沒有原告、被告席,也沒有書記員,而是采用語音識別系統進行記錄。法官面前有一塊聯網的大屏幕,在線“隔空”審理案件,就像多人視頻的模式。聯網屏幕上顯示著原告與被告所處的地理位置。
法院的工作人員表示,只要能保證網絡暢通、環境不受打擾,對地點沒有限制,“不管在家里還是在公司,甚至網吧咖啡廳,都沒有要求。”整個庭審只花了不到半個小時,最后原被告雙方同意接受調解。據最高人民法院微博介紹,該互聯網法院平均開庭時間25分鐘,平均審限32天,開庭案件均實現100%在線庭審、在線判決、網上送達。
據中新網,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朱深遠在18日下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隨著網上法庭試點的不斷發展,我們遇到了一些瓶頸問題,主要是涉網審判專業化程度不夠,缺乏對新型疑難案件的深入研究,以及現行訴訟規則與網上審判的流程設計難以銜接。
新誕生的互聯網法院正是定位于‘用互聯網方式審理互聯網案件’,突出涉網案件審理的專業性。不僅打官司將如同“網購”一樣方便,“網購”也如同在實體店消費一樣有了司法保障。”
打官司走到互聯網法院這一步,并不是沒有鋪墊。
據浙江在線,早在2015年,浙江在全國首創“浙江法院電子商務網上法庭”。2015年4月,浙江高院確定由杭州市西湖區、濱江區、余杭區三家基層法院和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為網上法庭的試點法院,分別審理網絡購物、互聯網借款、網絡著作權侵權這三類多發頻發的涉互聯網糾紛及其上訴案件,從起訴、立案、送達、舉證、開庭到案件判決和執行,訴訟的全部環節均可以在線完成。
試點以來,浙江全省有15個法院陸續加入該平臺,已累計處理案件近2.3萬件,實現了“網上案件網上審、網上糾紛不落地”。
今年6月2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36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設立杭州互聯網法院的方案》;8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印發了《關于設立杭州互聯網法院的方案》,明確依托杭州鐵路運輸法院,試點設立專門審理涉互聯網案件的杭州互聯網法院。
看到這里,相信不少人疑惑,這個當事人“一次都不要跑”的網上打官司,怎么打呢?
首先點擊www.netcourt.gov.cn進入杭州互聯網法院訴訟平臺,網站右上角有“我是原告”及“我是被告”兩塊流程。
如果要起訴,需要通過手機注冊并實名認證后填寫起訴狀。經用戶授權后,系統會調取涉案的信息。起訴后,先進行調解,如果調解不成功,起訴狀正式提交給法院立案庭,如果立案通過,就可以在線繳納訴訟費了。
如果成了被告,首先要關聯案件。在收到電子送達信息后,點擊進入“我的訴訟”,輸入查詢碼,查看被訴信息,然后進入調解,若是調解不成功,如果法院立案,即時通知被告應訴。
需要注意的是,在杭州互聯網法院訴訟平臺起訴、應訴必須實名,試點期間授權第三方平臺(支付寶)提供認證服務。也就是說,無論原告被告,你要先注冊一個支付寶賬戶,將支付寶賬戶實名認證,之后就可以直接登錄互聯網法院訴訟平臺并授權,或者也可以選擇到法院立案窗口線下實名認證。
庭審也都是在線進行。原被告都需保持網絡暢通,查明屬技術、網絡故障等導致庭審無法正常進行的原因。要是庭審中“掉線”、未經法官允許就退出庭審、或者關閉瀏覽器的話,原告按撤訴處理,被告按缺席繼續審理。
案件宣判后,如果不服法院判決,可以到有管轄權的法院上訴,訴訟平臺暫不支持線上上訴。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了解到,該訴訟平臺目前尚處于試運營階段、目前暫定受理以下幾類案件:
網絡購物合同糾紛;
網絡購物產品責任糾紛;
網絡服務合同糾紛;
在互聯網上簽訂、履行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和小額借款合同糾紛;
網絡著作權糾紛。
總之就是,訴訟的每一個環節都在網上進行,很潮吧?巧的是,這個很潮的互聯網法院,恰好就在杭州市江干區錢潮路上。
每經編輯 李凈翰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