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9-19 20:08:52
每經編輯|葉峰
每經編輯 葉峰
分眾傳媒(002027)19日發生14筆大宗交易,成交價格9元,相比當日收盤價折價9.1%,累計成交9532.44萬股,合計成交金額8.58億元。本次大宗交易買入方有機構專用席位、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黃浦區湖濱路證券營業部、華創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深圳香梅路證券營業部等多家營業部,而賣出方有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近一個月來,機構席位頻頻借大宗交易出手買入分眾傳媒,8月18日買入2.85億元、8月21日買入1.47億元、8月22日買入5.76億元、8月25日買入1.53億元,而在9月6日和13日,更是發生了16.18億元和5.76億元的大宗交易,其中絕大部分籌碼仍被機構席位接盤。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分眾傳媒9月18日晚間發布持股5%以上股東股份減持進展公告,2017年7月24日至2017年9月15日,PowerStar(HK)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和集中競價方式合計減持公司無限售條件流通股2.95億股,占總股本的2.41%。而Gio2(HK)于2017年8月18日-9月13日期間,通過大宗交易減持,持股數量由減持前的8.28億股(占總股本6.77%)變更為7.22億股(占總股本5.90%)。
值得注意的是,6月16日晚間,分眾傳媒曾連發兩份公告稱,持股占比7.41%的股東Power Star Holdings (HongKong) Limited,和持股占比6.77%的股東Gio2 Hong Kong Holdings Limited,均打算計劃以大宗交易、集中競價或協議轉讓的方式減持公司股份。受此消息影響,分眾傳媒6月19日盤中股價一度跌停,收盤時下跌9.81%,創下2016年3月以來該股最大單日跌幅。此后,在經歷了一個多月的盤整消化后,分眾傳媒逐步擺脫了股東減持的影響,股價穩步走高,9月11日盤中一度上漲至10.43元,已成功回補了今年6月19日的向下跳空缺口(前復權)。
公開資料顯示,分眾傳媒當前的主營業務為生活圈媒體的開發和運營,主要產品為樓宇媒體、影院銀幕廣告媒體、賣場終端視頻媒體等。近期披露的2017年半年度業績快報顯示,分眾傳媒上半年營業收入為56.41億元,同比增長14.49%;凈利潤25.33億元,同比增長33.2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