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12-15 20:10:31
在2017中國金融發展論壇上,對于金融如何回歸本源、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的話題,周志毅表示,要服務實體首先要了解實體,如果不了解實體的話,我們無法真正地服務它,以及解析它、控制它的風險。
每經編輯|每經實習記者 陳玉靜 每經記者 向江林
福盈集團董事長周志毅
每經實習記者 陳玉靜 每經記者 向江林
2017年末,資管行業迎來監管新規,如何實現轉型發展、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成為當下資管行業面臨的新挑戰。
12月15日,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17中國金融發展論壇暨第八屆金鼎獎”在北京正式拉開大幕。本屆論壇在前幾屆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結合當下資管行業面臨的現狀,將目光聚焦于行業的“服務實體與轉型發展”。
在論壇上,亞洲金融合作協會秘書長楊再平、中國銀行主管研究員周景彤、西南財經大學信托與理財研究所研究員兼普益標準副總經理付巍偉翟等專家,結合資管行業的轉型發展發表了主題演講。圓桌對話環節上,11家從業機構代表就當下資管行業的轉型發展和服務實體經濟、監管新規對資管行業生態帶來的改變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交流,并發表了各自觀點和看法。
在以“服務實體 回歸本源-金融業的轉型發展之路”為主題的圓桌論壇中,福盈集團董事長周志毅表示要服務實體首先要了解實體,如果不了解實體的話,我們無法真正地服務它,以及解析它、控制它的風險。而對于福盈集團來說,服務實體經濟則是有限度地參與到實體,不是面面俱到。
對于目前大家紛紛去做金融和房地產,周志毅表示可以從三個維度討論這個現象,第一,目前不少人的心態比較浮躁,人們對高回報、高收益的追求大于理性的實際觀察和分析,但投資人要合理看待投資風險,20%、50%、100%的回報率只是少數的案例,7%到10%才是真正合理的回報率。第二,資本要交給專業人士做,無論投資人是投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專業的機構都會花大量的精力去管控,他們有風控、有執行、有法務;第三是政策層面上,政府很負責任地做了很多措施避免不好的事情發生,不過也不能監管過度、調控過度,從而避免整個市場的靈活性、創新度有所下降。
而對于金融如何回歸本源,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周志毅表示,要服務實體首先要了解實體,如果不了解實體的話,我們無法真正地服務它,以及解析它、控制它的風險。而對于福盈集團來說,周志毅表示,服務實體經濟要有限度地參與到實體,不是面面俱到,福盈集團會參與到一些有發展潛力、有前景的領域,比如健康、教育、養老、文娛等領域。
同時,周志毅稱,福盈集團有序地介入實體經濟,有可能是在這個行業中收購一兩家專業的機構,有可能和公司合作,福盈集團更了解這個產業,把這個產業剖析開,把它包裝成一個大家能夠接受理解明白的投資產品,以此來服務于實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