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12-19 19:24:01
周二大盤中陽反彈,但成交量略有萎縮。滬指站上了5日均線和10日均線,后市反彈是否還會延續?操作上又應該采用什么策略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部分私募人士。
每經編輯|每經投資研究院
(圖片來源:攝圖網)
深圳某私募投研總監:
繼12月6日深成指形成90分鐘底背離結構后,今日上證綜指早盤也形成了90分鐘級別的底背離結構,后市反彈可期。指數雖收中陽,但量能不足,市場也缺乏明確的人氣龍頭板塊,大盤若要流暢進攻也有困難,震蕩上揚將是主旋律。前期拖累市場有兩個因素,一個是券商股拖累指數,另一個是次新股影響市場人氣。今日這兩個板塊都有止跌企穩的跡象。策略上繼續低吸或持股,由保守防御轉向穩健進攻。
信普資產投資總監毛君岳:
今日大盤在保險等權重帶領下,出現一波對10天均線的反彈,不過我們看到藍籌股反彈的同時,量能仍然沒有放出,題材股仍然是資金流出為主,屬于下跌抵抗式的反彈。目前仍處于下跌中繼,不會因為長陽就改變。技術面看多條均線仍然是發散向下,調整還在繼續當中,震蕩做底是需要時間的,我們需要更多的耐心!
每經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或者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