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1-09 11:07:54
多位基金經理均認為,醫藥行業正處于政策變革之年,尤其是供給端的政策變革或將深刻影響并改變當前醫藥產業的格局與發展方向,因此未來醫藥板塊的分化將會加大,需要從中尋覓結構性投資機會。
9日訊,維生素板塊盤中再度走強,浙江醫藥逼近漲停,金達威、億帆醫藥漲近3%,新和成、冠福股份、兄弟科技均紛紛跟漲。
而次新醫藥股華森制藥連續3天漲停,盤龍藥業漲近7%,藥石科技、金域醫學、一品紅、九典制藥均表現強勢。
四季度以來,沉寂了近兩年的醫藥板塊開始呈現回暖跡象。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2月25日,醫藥生物板塊四季度以來的整體漲幅,在28個申萬行業中排名第一。與此同時,多只醫藥主題基金的凈值也呈現水漲船高,中海醫藥健康產業精選靈活配置混合A、華寶醫藥生物混合、安信消費醫藥股票近3月的漲幅分別達到17.82%、10.13%和9.31%。
另外,多只醫藥ETF自12月以來份額持續增加。其中,易方達滬深300醫藥ETF凈增1700萬份,增幅為42.5%;廣發中證全指醫藥衛生ETF和華安中證細分醫藥ETF分別凈增500萬份、100萬份。由于機構投資者是ETF交易的主力軍,ETF的申購和贖回向來被視作“市場風向標”。
業內人士分析稱,醫藥作為消費大板塊中為數不多的滯漲細分行業,近期在諸多長期利好政策下走勢逐步增強。考慮到目前周期行情逐漸弱化,資金開始重新青睞確定成長板塊,因此,具有確定內生性增長的醫藥股成為機構配置的良好選擇。
此外,生物醫藥行業上市公司也成為近期公募基金的重點調研對象。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2月22日,本月以來共有161家上市公司接受了公募基金的調研,19家來自醫藥生物行業。其中,億帆醫藥和信立泰分別接受了26家和20家公募組團調研,在所有公司中位居第一和第三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醫藥板塊本輪整體性反彈中,個股卻存在較大分化。據統計,四季度以來,共有33家醫藥上市公司的漲幅超過20%,9家公司的漲幅超過50%。與此同時,38家醫藥公司的跌幅超過20%,跌幅最大的爾康制藥達43.7%。
在討論明年市場行情時,多位基金經理均認為,醫藥行業正處于政策變革之年,尤其是供給端的政策變革或將深刻影響并改變當前醫藥產業的格局與發展方向,因此未來醫藥板塊的分化將會加大,需要從中尋覓結構性投資機會。
在談及醫藥板塊的投資機會時,另有基金經理表示,首先明確看好創新藥和器械創新板塊的投資機會,特別是具備持續資金投入和具備新藥臨床推廣能力的龍頭企業,如化學藥、疫苗和單抗等領域都有不少優秀公司。其次,看好仿制藥一致性評價通過后,國產替代進口的投資機會。在2018年開年之際,南京、鄭州、蘭州等多個二線城市相繼出臺人才引進或定向取消限購的政策,引發市場各方熱議。而近日等萬科、恒大、碧桂園、融創披露了2017年度的銷售情況,數據極其亮眼。多重利好推動房地產板塊近期持續大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