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3-15 00:21:48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保監會已陸續核準了14家保險中介機構的開業申請。其中,有10家保險經紀公司、1家保險代理公司以及3家保險公估公司。
每經編輯|胡楊
每經記者 胡楊 每經編輯 王可然
日前,又有兩家保險經紀公司獲得保監部門的開業批復,分別是英大蒙電保險經紀有限公司與貴陽山恩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兩家保險中介“新兵”的股東名單中,分別出現了電力領域、物流運輸方面的企業。
實際上,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在今年成功取得保險中介牌照的14家公司中,不少公司的股東都“大有來頭”。既有美團這樣的“流量大戶”,也有江西濟民可信這種醫藥集團,以及浙江吉利控股等知名車企。而在保險中介牌照日益“吃香”的背后,實質上是資本向保險行業滲透的“野心”,隨之而來的將是更為復雜的保險生態。
經營范圍涵蓋咨詢服務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英大蒙電保險經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大蒙電)與貴陽山恩保險經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貴陽山恩)的注冊資本均是5000萬元。作為保險經紀公司,英大蒙電與貴陽山恩除經營較為傳統的“為投保人擬訂投保方案、選擇保險人、辦理投保手續”;“協助被保險人或受益人進行索賠”;“再保險經紀”等業務,還會為委托人提供防災、防損或風險評估、風險管理咨詢服務。
值得留意的是,這種業務范圍涵蓋咨詢服務的現象也與學術界對保險中介行業發展方向的預測基本吻合。由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李曉林參與研究的《保險中介發展報告(2017)》曾指出:“隨著第四次產業革命的來臨,保險中介面臨著去傳統中間化的壓力,保險中介將從單一的保險產品的銷售,升級為綜合風險管理平臺。”
股東背景方面,英大蒙電與貴陽山恩的發起人分屬于電力、物流兩個重要行業。具體來說,英大蒙電的股東為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內蒙古電力集團)和英大長安保險經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大長安)。而貴陽山恩則由公路物流互聯網信息平臺貴陽貨車幫科技有限公司的二級子公司出資設立。
根據官網信息,早在2013年,貨車幫便對保險市場有所涉獵,曾與太平洋保險開展戰略合作,上線國內首個移動端貨運險團購平臺。
中國快遞行業資深專家趙小敏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就物流保險這個領域來說,目前來講,還是包括人保財險在內的幾家大型保險公司在做。然而,國內的大型險企雖然都對物流保險業務有所涉及,但行業還是缺乏專業的、系統的解決方案,所以這個市場的空間還是非常大的。”
資本青睞保險中介牌照
實際上,內蒙古電力集團與貨車幫只是各路資本競相入局保險中介市場的一個縮影。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保監會已陸續核準了14家保險中介機構的開業申請。其中,有10家保險經紀公司、1家保險代理公司以及3家保險公估公司。
而在這種保險中介牌照日益“吃香”的背后,實質上是多路資本向保險行業滲透的“野心”,隨之而來的將是更為復雜的保險生態。對此,學術界普遍的看法是,在新技術的推動下,其他產業將跨界進入保險中介,市場競爭即將升級。由于行業界限變得模糊,不少占有客戶信息,資本優勢的企業有入局保險中介的意愿。傳統的保險系統將向保險生態系統演進,跨界競爭將在所難免。
以今年2月12日拿到批復的江西濟民可信保險經紀有限責任公司為例,它的唯一股東就是江西濟民可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濟民可信)。官網資料顯示,濟民可信目前定位于囊括醫藥工業與金融科技的綜合性大健康產業集團。除保險外,濟民可信目前還直接或間接參股部分資管公司及金融信息服務公司。
除此之外,諸如浙江吉利控股等汽車企業則天然具有保險兼業代理的需求,會通過下屬4S店銷售車險產品等。于今年2月11日取得批復的易保保險代理有限公司就是一個例證。批復內容顯示,該公司可在全國范圍(港、澳、臺除外)內經營代理銷售保險產品;代理收取保險費;代理相關保險業務的損失勘查和理賠等業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