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3-26 20:41:36
今天,芯片概念股上演漲停潮。有游資大佬表示,半導體產業進入成長拐點,主要原因在于:在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大背景下,中國會不斷增強科技紅利投入,不斷提高有效研發投入產值,加強自主可控、為我所用。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楊建
▲部分芯片概念股今日股價表現
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編輯 何建川
在昨天的欄目文章《以史為鑒 貿易爭端之下這幾個領域未來或牛股輩出》中,重點提到了芯片概念股的投資機會,而今日芯片概念股出現漲停潮,其中13只概念股出現漲停。
今天,《炒個鏟鏟》欄目將分享一位頂級游資大佬對于芯片概念股的投資邏輯。
周一大盤下探回拉,成交量萎縮近30%,軍工、半導體板塊大漲,北斗衛星概念表現搶眼,工業互聯網午后大幅回暖,銀行、保險股持續低迷。
有私募人士表示,近幾日大盤的調整是受避險情緒所致,但這里沒有連續下跌的基礎。技術上看,深成指日線9轉序列今日低8,明日有很大的概率出低9,這個周期很大,很可能會形成或者強化低位的拐點。今年以來,指數往往驟然筑頂或筑底,沒有明顯的結構,令人猝不及防,恐怕這次大盤還是會筑尖底。策略上,穩健積極,選擇潛力大的個股,抄底或補倉。關注道達號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道達號”或“daoda1997”,為你呈現市場熱點。
國內某頂級游資大佬表示,周末市場各方都在關注貿易爭端,從整體上來說,無論是心態上的還是實體上的,對資本市場短期或有一些不良影響。但從長期來看,影響可能并不大,理論依據如下:
第一,中國是最大的潛在消費市場,而不是單純的產品出口國。電子類產品是全世界出口最大的,但相對來說中國是最大的市場。
第二,從產業角度來說,應該有更多的,即原來主要靠進口的,可能會轉向國產,即進口替代,具有更強的動力源泉使用國產產品。從這個角度來說,對半導體元器件的供應商來說,長期來看并不是什么壞事。對于電子產業以及下游產業來說,從長期看應是偏正面的影響。
第三,現在第四代信息技術時代,到物聯網、人工智能,實際上大家對信息處理的需求會越來越大,對處理信息的設備需求也越來越多,每個設備處理的數據也會越來越大,對芯片的需求,因為所有的處理都基于芯片或者硅,因此對硅的需求量更會越來越大。中國的需求占全球的比例是最高的,由于關稅和進口成本的限制,所以紅利成果分享反而會讓給中國的元器件供應商。
第四,貿易爭端核心在于科技之間的競爭問題,在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大背景下,中國會不斷增強科技紅利投入,不斷提高有效研發投入產值,加強自主可控、為我所用。
第五,2017年我們存儲芯片進口額已達到800億美元,保守預計2020年將達到1000億美元,以20%的國產化替代率,中國公司將享有千億市場,而存儲器領域DRAM以龍頭高度集中為產業競爭格局,目前通用型DRAM僅兆易創新是惟一的一家。基于以上國內外大背景,半導體產業進入成長拐點。關注道達號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道達號”或“daoda1997”,為你呈現市場熱點。
有市場人士認為,貿易爭端的產品范圍主要是科技領域。對于芯片及半導體來說,從長期來看是重大利好,而對于目前的半導體個股的選擇,需要擇低而選,底部低位的個股值得關注。
全志科技:
信達證券研報稱,全志科技是A 股唯一一家擁有獨立自主IP核的芯片設計公司,從事系統級大規模數模混合SOC及智能電源管理芯片設計。全志科技主要產品為智能終端應用處理器和智能電源管理芯片。其在高清視頻解碼、高集成度、低功耗等方面的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作為行業內領先的智能管理芯片廠商,公司已經量產多款芯片用于行車記錄儀、智能后視鏡、智能中控等市場,客戶包括凌度、先科、寶馬等國內外優質企業 。公司是國內OTT盒子芯片的主流供應商,其芯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在OTT盒子芯片市場中,其產品市占率位列第三,占比為8.8%。作為OTT盒子芯片行業內的領先企業,全志科技OTT盒子芯片未來有望保持平穩的增長。
北京君正:
海通證券研報稱,智能視頻芯片立足家用向專業領域拓展,公司在國內廠商中最早布局圖像視頻處理方向的智能化輔助芯片產品,15年推出了產品T01,主要針對視頻智能化的輔助應用,以增強視頻的處理能力,此款芯片可以搭配公司自研的T系列產品,也可以搭配其他廠商的主控芯片,目前在市場上屬于獨有產品。
目前T01產品中的智能算法仍屬于淺層學習范疇,未來將向深度學習演進,公司對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相關技術進行了持續的跟蹤和研究。
智能音箱產品切入國內品牌客戶,有望成為智能家居重要入口。京東和科大訊飛合資成立北京靈隆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一系列智能音箱產品,搶占智能家居重要入口。其中叮咚智能音箱青春版使用了公司推出的主控芯片X1000系列。
聚燦光電:
聚燦光電主營業務為LED外延片及芯片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并圍繞LED照明應用為核心提供合同能源管理服務。公司的主要產品為GaN基高亮度藍光LED芯片及外延片;LED外延芯片是LED產業鏈中最為關鍵的環節,尤其LED芯片質量對下游封裝環節或終端產品的質量有重大影響,客戶對LED芯片的一致性、穩定性、光衰等指標有較高的要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LED外延芯片廠商的品牌和市場聲譽對新進入者形成一定的壁壘。
(本文封面圖片來源于攝圖網,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