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17 13:11:06
每經記者|胡楊 每經編輯|姚祥云
5月17日,在2018中國金融論壇上,針對“資本時代的財富管理與全球資產配置”這一話題,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云透露,“截至2017年末,我國保險資金境外投資余額已接近700億美元,占行業上季末總資產的2.7%,距離15%的監管上限仍有很大空間。”具體來說,保險資金的境外資產配置中,股票、債券、公募基金等公開市場品種與股權投資、基金、不動產等另類投資品種各占50%左右。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保險業共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36580.93億元,同比增長18.16%;保險資金運用余額149206.21億元,較年初增長11.42%;總資產167489.37億元,較年初增長10.80%。保費收入方面,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
曹德云認為,保險市場如此快速發展,使得保險資金累計規模不斷擴大,為保險資金開展境外投資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從風險防控的角度來看,保險資金在全球范圍內尋找收益高、風險低的優質資產組合,在不同市場、不同資產類別之間進行配置,可以充分發揮境外投資分散風險的作用,有效減少國內經濟和金融市場的風險敞口,降低對沖單一市場的投資風險。通過在境外多元化配置,也能夠分享不同市場的發展能力,進一步提升投資回報率,來緩解負債端的成本壓力,從而降低資產負債久期錯配風險。”
不過,迅速擴大的保險規模也對保險機構資金的資產負債匹配管理能力、資產配置能力、風險管控能力和收益實際穩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為加強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監管,防范境外投融資風險,引導保險資金服務“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今年初,原保監會與國家外匯管理局共同發布《關于規范保險機構開展內保外貸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針對開展內保外貸業務的保險機構的資質條件、資產負債匹配管理能力、融資管理能力、境外融資決策機制、職責分工、業務流程和風險管理等提出了明確要求。
在相關政策的支持下,曹德云指出,總體來看,我國保險資金開展境外投資,初步實現了審慎穩健可持續運行,風險可控、資產有效等目標。但隨著我國保險資金參與全球市場的程度日益加深,國際宏觀經濟金融市場、貨幣政策、利率走勢以及政局變化、地緣政治等因素的影響逐步加大,增加了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對我國保險資金境外投資提出了嚴峻挑戰。
對此,曹德云的態度是,保險資金未來要繼續堅持審慎穩健的投資理念,把風險防范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用長遠的眼光看待市場機會和投資價值,要做到“投得出去,收得回來,賺得到錢”。更重要的是,要從規模速度的增長轉向質量效益的全面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針對部分機構境外投資的違規行為,原保監會曾向中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出具監管函,要求其增強依法合規意識,嚴格遵守國家境外投資政策和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監管規定,合規審慎開展境外投資業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