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6-29 20:28:18
據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介紹,最近一時期,證監會和交易所在線索處理和市場監控中發現,一批曾因操縱市場、內幕交易、“老鼠倉”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為受過查處的不法人員,再次現身市場,觸碰法律底線,恣意事實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違法行為。
每經記者|劉明濤 每經編輯|何劍嶺
圖片源自:視覺中國
在今日下午的證監會例行發布會上,證監會連續發布兩大規定,即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廉潔從業規定和證券基金經營機構使用香港機構證券投資咨詢服務暫行規定。值得注意的是,證監會還部署了2018年第二批專項執法行動,此次執法行動將嚴打市場“慣犯”。
在證監會新聞發布會上,證監會部署了2018年第二批專項執法行動,其中對曾被證監會調查的主體進行再次集中調查。證監會嚴正警告相關主體,嚴正警告市場上不收手的惡意再犯的人員,將從嚴從重懲處。
據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介紹,最近一時期,證監會和交易所在線索處理和市場監控中發現,一批曾因操縱市場、內幕交易、“老鼠倉”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為受過查處的不法人員,再次現身市場,觸碰法律底線,恣意事實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違法行為。為此,證監會稽查部門集中進行了搜索排查,鎖定了18起有“老面孔”主體參與的典型案例。證監會稽查部門近日集中部署,調配全系統執法力量重點查辦18起案件。
圖片源自:證監會官方網站
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了解到,從線索排查的初步情況來看,這批案件違法主體的行為表現:
一是利用他人賬戶,通過“馬甲”掩護,隱蔽變換違法身份;
二是通過虛構業務環節,拉長操作鏈條、銷毀藏匿交易痕跡等多種方式,升級違法手段,掩飾相關違法活動;
三是涉案金額巨大,行為手法兇悍,嚴重影響市場穩定,有的操縱市場案件累計交易金額超過100億元,獲利金額達7000萬元。
證監會嚴正警告,對于在市場上不收斂、不收手,惡意再犯的違法人員,將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有力的措施,堅決徹查嚴究,從快、從嚴、從重追究法律責任,絕不姑息遷就。
一深圳不愿具名私募經理告訴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近兩年來,監管層在不斷加大市場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違法行為的監管,從嚴的手段將對資本市場有序發展產生積極作用。”
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注意到,在加大慣犯的懲治力度外,對于從業人員的嚴格要求監管層也沒有放松。在經過一個多月的征求意見稿后,證監會正式發布了《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廉潔從業規定》。
此次規定有5大要點:
一是明確規定適用對象和范圍,嚴禁在從事證券期貨經營活動中輸送和謀取不正當利益的各類行為。
二是強化機構廉潔從業的主體責任。
三是明晰廉潔從業的具體要求,明晰多項禁止性情形。
四是突出重點領域的廉潔從業要求,對近年來廉潔從業問題高發的投資銀行類業務加以重點規范。
五是加大廉潔從業違規問責力度。
圖片源自:證監會官方網站
而就在此規定發布前,證監會還發布了《基金經營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廉潔從業管理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該細則是針對公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管理人、從事資產管理業務的證券期貨基金經營機構,基金托管人、基金銷售機構以及從事份額登記、估值核算、評價、信息技術系統服務、法律咨詢、審計等基金服務類機構統一適用的自律規則。
需要關注的是,近年來,行業內多起違法違規案件被嚴肅查處,證監會堅持反腐無禁區、零容忍,以進一步提高行業機構執業質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