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7-13 20:40:51
昨日晚間,*ST天馬公告稱,控股子公司成都天馬鐵路軸承有限公司已于2018年7月11日臨時全面停產。今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趕赴成都天馬工廠現場了解到,其廠區積水已退,廠房周圍零星散落著淤泥,有工人仍然在正常上班。
每經記者|謝振宇 每經實習記者|胥帥 每經編輯|趙橋
自7月以來,四川連日降雨。7月10日成都部分地區再迎一場大暴雨,也有上市公司因此受到影響,其中就有*ST天馬(002122,SZ)。
昨日(7月12日)晚間,*ST天馬公告稱,控股子公司成都天馬鐵路軸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天馬)已于2018年7月11日臨時全面停產。停產原因則是因近日成都連續暴雨,導致成都天馬廠區被淹,廠區中的存貨及設備,特別是熱處理設備受損嚴重。
今日(7月13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趕赴成都天馬工廠現場了解到,其廠區積水已退,廠房周圍零星散落著淤泥,有工人仍然在正常上班。
成都天馬鐵路軸承有限公司廠門口
*ST天馬公告稱,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區的公司子公司成都天馬,因近日成都連續大暴雨,導致成都天馬廠區被淹,廠區中的存貨及設備特別是熱處理設備受損嚴重。成都天馬已于2018年7月11日臨時全面停產。災情發生后,成都天馬已啟動應急預案,組織員工積極進行搶險救災,以確保各項損失降到最低。目前,公司及成都天馬未發生因暴雨導致的人身傷亡的情形。根據公司目前了解的情況,成都天馬全面恢復生產時間目前尚無法確定,具體損失金額暫時尚無法明確統計。預計此次停產將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較大不利影響。
成都天馬是*ST天馬的核心子公司之一,注冊地址為成都市青白江區城廂鎮下北街143號,經營范圍包括軸承及軸承配件等。
今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抵達成都天馬公司現場,略顯陳舊的街道,兩排低矮的平房,斑駁褪色的商鋪廣告,下北街建筑物記錄下了過往的時代痕跡。當時正是午休時刻,大批身著藍色制服的工人在下北街或愜意溜達,或抽煙擺龍門陣,或是騎著單車前往工廠。這些身著藍制服的工人群體正是成都天馬的員工。
成都天馬門前倒下的大樹
成都天馬泥濘一角 (以上圖片由每經記者 胥帥 攝)
“這幾天的雨才‘肽’(雨勢很大的意思),水都打得‘磕膝梅兒’(指膝蓋)了。”成都天馬旁邊的一家五金店老板,正和兩名坐在長凳上的90后工人聊著天。
當時的青白江正是烈日當空,炎熱無比,這與前兩日的瓢潑大雨大相徑庭。據上述五金店老板描述,7月11日開始下暴雨,積水滲透進他的門面,將地上的五金設備被淹。五金店旁是一家賣膩子膏等裝修材料的店鋪,其店面門口橫七豎八地鋪滿了膩子膏包裝袋,部分膩子膏已然溢出來了。這些場景都顯示了暴雨所致積水的痕跡。
記者注意到,成都天馬的工廠頗大,分布在下北街的兩側,一側廠區從外觀上看較新,頗有現代化工業集群聚合的特點;另一側則頗為陳舊,廠房外觀銹跡斑駁。兩處廠區的面積頗大。公司資料介紹,公司占40萬平方米,員工1800人。
記者沿著工廠隔離帶環繞廠區,足足用了1個小時才走完。在工廠外面的公路上,記者還能聽到園區里“轟隆隆”的機器聲。可見,廠區正部分恢復生產。
透過防護隔離帶,記者看到廠區內部的部分情況。在其中一個角落,積水后泥濘遍布,一踩就是一個腳印,泥濘之上還有一個工人安全帽,不過現在被“染”成泥巴色。
由于受到阻攔,記者未能進入成都天馬的廠區內部。“雨大得很,都淹到腰桿(腰部)了,現在水干了,沒什么好拍的。”現場保安阻止記者進一步拍攝廠區,并反復強調,工廠才遭遇了大水沖擊,工人們積極進行救災。
到下午開工時間,工人漸漸增多,進入工廠。“我們還得上班,沒有停。”記者問及多名成都天馬的工人得到的回復。
一位年輕工人對《每日經新聞》記者回憶道:“(當時)雨下得大,把大腿以下都淹完了,現在做風電那塊停了,但是做軸輪那塊沒有。”該工人還介紹,廠區里,看似外立面較新的廠區是做軸輪的,看似比較舊的那塊廠區是做風電的。
“工廠停了,要把里面的設備鋪開出來,弄好就可以開工。”該工人稱,不過什么時候能弄好就要等領導通知。
經營方面,成都天馬去年實現了15億元的營業收入,1.21億元的凈利潤。而根據*ST天馬公告披露,根據公司目前了解的情況,成都天馬全面恢復生產時間目前尚無法確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