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8-20 07:40:40
【經參評論: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已經取得一定成效】
隨著監管部門不斷扎緊制度的籠子,“嚴監管”深入人心,杠桿高企、脫實向虛等金融風險得到了初步遏制。當前經濟運行穩中有變,面對新形勢新挑戰,需要金融領域精準應對,處理好防風險與穩增長的關系,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有力保障。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已經取得一定成效,但同時也要看到,當前經濟運行穩中有變,金融領域面臨一些新問題新挑戰。國有企業、地方債務隱憂仍存,杠桿結構有待優化;公司治理體系改革不到位,金融監管短板不容忽視;互聯網金融領域風險事件時有發生,專項整治工作尚未完成。
【多項政策醞釀出臺 新能源汽車再迎利好】
從發改委等部門了解到,目前包括新的汽車投資管理規定等多項政策正在加緊推進,鼓勵技術、模式等創新。未來新能源智能化汽車將迎來更多利好。據介紹,此次準備出臺的新汽車投資管理辦法被稱為“最嚴燃油車產業政策”。未來新建獨立燃油車項目將被禁止,而現有汽車企業擴大燃油汽車生產能力也要同時滿足上兩個年度汽車產能利用率均高于全行業平均水平、上兩個年度新能源汽車產量占比均高于全行業平均水平等四個條件。與此同時,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準入門檻也大幅提高。(經濟參考報)
【類金融行業迎監管新時代 銀保監會密集摸底調研相關辦法正醞釀】
日前從業內獲悉,在今年4月底融資租賃、商業保理、典當等類金融行業的監管權從商務部轉移到銀保監會之后,銀保監會已于日前開始密集對上述行業進行摸底調研、開會研討。在摸底調研的基礎上,新監管文件正在醞釀,類金融行業將迎來強化監管的新監管時代。(經濟參考報)
【中證報頭版評論:穩預期防風險 資本市場要善用底線思維】
在金融市場國際化、市場化程度大幅提高的當下,內外部市場的“風吹草動”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監管層更應善用底線思維方法,做好充分思想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結果。當然,不能因防范風險而形成新的風險,應堅持市場化、法治化方向,堅定推進改革深化和開放擴大。這也是防風險的治本之策。市場越成熟,制度越完善,風險防范能力就越強。(中國證券報)
【多地抓緊落實穩增長補短板投資項目】
?各地相關部門正抓緊時間落實有效投資項目,交通部也在研究補短板的政策措施,且近期多地已公布下半年補短板重大項目投資計劃,交通領域投資規模或達數萬億元。而且,資金來源較以前有所拓寬,在8000億元地方專用債待發的同時,發改委正在密集開展基礎設施投融資專題調研,相關機制改革有望進一步創新和深化。(上海證券報)
【A股破凈股數量創下歷史新高 占兩市所有交易股票比例已超8%】
8月17日,大盤再度探底,二級市場的持續下行,也使得場內破凈個股數量創下歷史新高。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19日,滬深兩市破凈股票數已達279只(含ST股),在兩市所有交易股票中占比已超過8%。分析人士表示,從歷史經驗來看,破凈股數量增多往往是市場階段底部的標志之一。僅從市凈率的角度考慮,當前市場筑底已經比較充分。(上海證券報)
【四大外資私募巨頭:A股具有獨特吸引力 看好大消費板塊】
盡管今年以來持續震蕩調整,但在外資私募巨頭看來,A股市場仍具有獨特吸引力,并普遍看好大消費領域的投資機會。今年以來,全球知名私募巨頭加速布局A股市場。多家接受上證報采訪的外資私募巨頭表示,目前正在積極推進本土化策略,準備推出新產品。(上海證券報)
【港股AH溢價指數逼近四年低點】7月下旬以來,恒生滬深港通AH股溢價指數持續走低,上周盤中更是一度跌至115.53點的低位,逼近逾四年內的最低點。業內人士表示,若不考慮市場因素,AH股溢價指數在120左右較為合理。數據顯示,該指數追蹤的成份股中,權重藍籌股比價出現下降,而小盤股的比價表現相對較強甚至出現上升。(中國證券報)
【投資價值凸顯,外資“抄底”A股在行動】在國際投資者的投資構成中,除了一些中國或新興市場基金外,中國大陸股票占有比例非常低。不過,今年A股納入了MSCI指數,A股現在已經正式進入了國際投資者的視野。目前海外低配中國,中國相對低配海外的情況需要作出調整,未來會有更多的海外資金投資中國。許多外資認為,現在的A股股值已經處于歷史低位,從長期投資角度,現在買入不會有太大問題。(證券時報)
【本周超千家公司披露中報 高增長低估值個股受青睞】
A股中報進入密集發布期,將有超過1000家公司披露中報。從已披露半年報的公司看,近七成公司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龍頭公司盈利性較好,高增長低估值個股受到機構青睞。根據滬深交易所定期報告披露時間安排,本周將是中報披露最密集的一周,將有寧夏建材、盈峰環境、新洋豐、菲達環保、道恩股份、東方通信、漢王科技等1077家公司揭曉中期業績。(投資快報)
【山西汾酒混改提速 華潤系高管將加入董事會】
在完成股權轉讓后,山西汾酒與其第二大股東華創鑫睿(香港)有限公司開啟董事會層面的融合。山西汾酒8月18日公告稱,董事會審議通過增補第七屆董事會董事、獨立董事共計8名的議案,其中有3人來自于華創鑫睿的提名,分別是華潤雪花投資董事長、總經理以及昔日華潤雪花啤酒法律部總經理。2018年初,華潤通過其下屬公司華創鑫睿以51.6億元受讓山西汾酒11.45%股權,并在6月底完成股權轉讓后成為第二大股東。山西汾酒方面曾表示,期待華潤入駐后在產品營銷等方面摩擦出火花。(每日經濟新聞)
【加盟店面近千家?遭大量訴訟的好來屋廚柜將破產清算】
2011年,櫥柜市場發展強勢。憑借行業景氣加明星代言,一個起家于廈門的櫥柜品牌“好來屋”逐漸擁有了較高的知名度,成為閩派廚柜的代表。但隨著馬伊琍與好來屋的合作終止,后者遭遇的多起糾紛也接踵而至。大傷元氣的好來屋廚柜不得不拍賣部分資產艱難度日。即便如此,好來屋依然沒有走出破產清算的命運。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好來屋廚柜(廈門)有限公司破產清算一案已于上周被法院正式受理,目前進入破產清算階段,未來一段時間公司管理人將根據好來屋提供的潛在債權人名單通知債權人申報和登記。(每日經濟新聞)
【比特幣分叉引發首例爭議案 海淀法院判決:被告發放等量比特幣現金 駁回原告賠償請求】
8月16日,海淀法院公布了首例比特幣現金爭議案,判決北京樂酷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OKCoin幣行網經營方)向馮先生注冊賬戶發放比特幣現金38.7480個,同時駁回了馮先生關于賠償損失的訴訟請求。記者梳理發現,該案的焦點在于,投資者聲稱“比特幣現金提取‘領取’按鈕消失,要求OKCoin賠償未領取期間BCH價格下跌損失”,而OKCoin表示“已盡到通知和引導的責任。”(每日經濟新聞)
【外資買房成國家安全威脅!美歐外資審查不斷加碼】
醞釀了近兩年后,美國終于完成了十余年來針對CFIUS的首次現代化改革。偉凱律師事務所(White&Case)最新報告指出,FIRRMA法案擴大了須經CFIUS審查的交易范圍,四種新的受限交易類型包括特定房地產領域交易與涉及關鍵基礎設施、關鍵技術或敏感數據的特定“其他投資”。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國以“國家安全”受到新威脅為名升級其外資審查立法行為的帶動下,歐盟及德、法、意等核心歐盟成員國亦隨潮流而動。以德國為例,它近期正擬加強立法,將審查外資的門檻降低至15%,且更加密切地審查在軍工、關鍵基礎設施等領域的潛在外資投資行為。(第一財經)
【伊朗: OPEC應對成員國的產油份額施加限制】
伊朗敦促歐佩克,在任何情況下,任何國家都不得接管其他成員國在石油生產和出口方面的份額,歐佩克部長級會議尚未發布此類行動許可證。5月,美國總統特朗普退出與伊朗的國際核協議,并將在11月對伊朗石油銷售實施新一輪制裁。特朗普呼吁歐佩克增加石油以降低價格。沙特和俄羅斯能源部長表示,他們準備逐步退出減產,以平息消費者對供應的擔憂。(第一財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