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9-03 10:50:41
每經記者|陸言 每經編輯|劉琳
作為區域財經觀察者,粉巷君(微信ID:nbdfxcj)樂見西安在各領域不斷突破,更希望借著剖析這些領域的精英人物,給公眾展示這座城市更大的可能。
楊信,算是其中一位。
大眾點評歷練數年后,其自覺資源、經驗有所積累,轉身創業,用互聯網思維做餐飲,短短兩年,將“串一火鍋”等自創品牌在西安做的風生水起。
盡管早先知悉其“準90后”,但初次見面,還是有些驚訝——這個外表普通的鄰家大男孩,看起來比實際年齡還顯青澀,以至于很難將他與開創3個深受西安年輕人青睞的餐飲品牌、操盤7家店、年營收3000多萬元的創業者聯系起來……
?
知道自己要什么
從上海一間辦公室出發,到牽手美團后估值逾300億美元,大眾點評讓伴隨其成長的眾多員工受益不盡——不止財富,還有互聯網精神的塑造。
楊信是受益者之一,離開大眾點評時,其職位是陜西區域經理,交出的成績單讓人眼前一亮:三年時間,大眾點評陜西區域的份額,從千萬級增漲到1個多億元。
不滿足、不過分迷戀現有業績榮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善于總結,善于規劃——粉巷君(微信ID:nbdfxcj)接觸的諸多優秀創業者,普遍表現出這些特點。
楊信亦不例外。
所以當他說到,“這三年里,最大的收獲是互聯網思維以及優秀的管理模式。”言語應該是由衷的。
至于為何選擇餐飲創業,“(因為)不論做互聯網也好,做別的行業也罷,專業性要求比較高,而做餐飲往往沒有專業限制,所有的老板都是無師自通,從實踐中摸索出來的;加之常年接觸餐飲業,對消費心理、消費趨勢有所理解,同時也看到了互聯網生態下餐飲模式的風口……”
坦白講,“風口”這個詞聽起來很誘人。
楊信的思考是,現在是新消費、新零售時代,能不能用互聯網企業的管理方式和業務模式去做餐飲?換句話說,“一半互聯網,一半餐飲”。
接下來發生的事兒,自然而然。
2015年12月,楊信離開大眾點評,帶著一起從老東家辭職的幾個小伙伴,投身西安餐飲行業。
他們快速開店,快速試錯,快速成長……
兩年多里,他們將互聯網思維與餐飲業態巧妙結合,瞄準年輕人,瞄準新消費,一條餐飲IP生態鏈雛形浮現。
玩的就是顛覆
互聯網強調用戶體驗,差評好評,很直接,所以顧客一頓飯如何爽至關重要。
楊信的品牌專注于年輕消費者,這個群體生活中互聯網嵌入度比較高。在其店面里,“食材+場景”的迭代運用頗為直觀,消費者選菜,從這頭到那頭,就像逛超市,加之全明檔廚房,店面裝飾方面持續融入時下火熱的“網紅”元素,場景體驗感迎合年輕人。
如此結果就是,消費者經常主動在店里拍照,發朋友圈、微博、寫點評,形成二次甚至多次傳播。
當然,消費場景只要有錢大家都會做,但口味、產品以及服務不是有錢就能做到的。需要運用規范的企業管理制度,充分結合互聯網,不斷修正店面運營中的問題,全面提升顧客體驗。
在這方面,楊信團隊通過大數據、用戶畫像,時常為顧客精準提供一些意想不到的服務;甚至諸多互聯網手段,也用在了提升自身團隊運轉效率方面——事實上,西安餐飲業一直做不好,很大程度是敗在服務管理上。
相比之下,其“社交生態鏈”的玩法更為有趣。畢竟,“如今餐飲已經不是單純吃飯那么簡單,要想辦法把餐飲店當成社交載體來做。”
舉例來講,這個年輕人還在做另一個品牌——Tokyo食堂,為此頻繁去日本考察,知道了哪家館子更符合中國人口味。
于是,他開始考慮聯合旅行社,組織日料愛好者去日本旅游。路線由楊信團隊組織,過程中注入品牌。在此基礎上,這個年輕人甚至考慮圍繞日本餐飲文化產品進行線上線下售賣,幫顧客進行定制化個性化服務。
回頭來看,所謂的“一半互聯網,一半餐飲”,很大程度上是抓住了這么幾個核心,比如消費升級、快速開店快速試錯、品牌IP化開發、社交生態鏈搭建和互聯網管理模式等等。
?
看到了西安新消費的風口
從今年開始,西安的購物中心真正開始多起來,加上阿里等互聯網企業紛紛布局新零售,西安消費領域正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
新消費、新零售時代來臨,必然會帶來消費者品牌意識、品牌認知度的提升。也只有這樣,西安的餐飲業才能真正做起來,做出品牌化,乃至走出去。
趨勢意味著更多機會,楊信將其歸結于西安營商環境的變化。“一個新消費時代的來臨,必然是投資者對這座城市的信心增強了。”
對于這個年輕創業者而言,最直觀的感觸是,創業效率有了明顯提升。
以前去辦營業執照特別費勁,這個問題搞得他特別焦慮。而他們的核心模式是打造生態鏈,恰恰講求快速開店,快速試錯,快速復制,對效率要求特別高。相比之下,近兩年來情況好了很多,西安各行政機構都在精簡流程……
聊天結束時,粉巷君(微信ID:nbdfxcj)邀請其分享一段創業心得,楊信用手機敲了出來——
最主要的有三點:一是身體加上思維上的勤奮(工作時間,效率非常重要,同時思維上的懶惰更可怕,一定要多想多看多思考,不斷修正);二是要融入互聯網精神——這兩點得益于在大眾點評3年的工作經歷。三是遵循商業規律,比如區位選擇(位置,位置,位置)、供應鏈的風險把控(生意比的不是曇花一現,而是比誰能活得更久,產品至關重要),這些都是從過去關店的經驗中總結出來的。
對于當下創業者而言,或可作參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