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0-22 13:25:56
知名旅游信息平臺馬蜂窩被質疑點評造假,日前,有自媒體文章爆料稱,馬蜂窩平臺2100萬“真實點評”中有1800萬條是抄襲的,文章從具體點評內容,活躍用戶點評時間段等多維度分析,列舉出種種可疑之處,力證馬蜂窩內容造假,10月22日早間,馬蜂窩發表回應聲明稱,對全站游記、攻略、嗡嗡(旅行故事)、問答、點評等數據進行了核查,并對涉嫌虛假的信息展開查處。
每經記者| 張韻 每經編輯|鄭直
“旅游之前,為什么要先上馬蜂窩?”
隨著世界杯期間“洗腦廣告”的鋪開,馬蜂窩這個旅游網站瞬間取得了極大的曝光率。
不過近日,一篇自媒體文章刷屏朋友圈,卻著實給這個目前估值達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3.5億元)的網站捅了一個巨大的“螞蜂窩”。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注意到,公眾號“小聲比比”的這篇《估值175億的旅游獨角獸,是一座僵尸和水軍構成的鬼城?》目前已在微信平臺受到馬蜂窩旅游的投訴,讀者點開文章時也將首先看到雙方爭議詳情的羅列。
22日上午,馬蜂窩旅游服務平臺官方正式針對“點評抄襲”的質疑發布聲明,稱對全站游記、攻略、嗡嗡(旅行故事)、問答、點評等數據進行了核查,并已對涉嫌虛假的信息展開查處。
10月20日,公眾號“小聲比比”撰文質疑,馬蜂窩平臺2100萬條“真實點評“中有1800萬條是通過機器人從點評和攜程等競爭對手那里抄襲過來的。
文章援引乎睿數據團隊的報告,認為馬蜂窩點評增長趨勢非常詭異,點評的數量在特定時間節點指數級上升,隨后斷崖式回落,質疑這和該平臺尋求融資的節點有關。
文章稱,即使將抄襲定義十分嚴格(一字不差才算抄襲),他們還是在馬蜂窩平臺發現了7454個抄襲賬號,平均每個賬號從攜程、藝龍、美團、Agoda、Yelp上抄襲搬運了數千條點評,合計抄襲572萬條餐飲點評和1221萬條酒店點評,占到馬蜂窩官網總點評數的85%。
文章指出,一些抄襲賬號的內容前后矛盾,并且馬蜂窩疑似直接調用Google翻譯接口機翻yelp等英文平臺內容,連翻譯錯誤等都原封不動地保留了下來。
此外,文章認為馬蜂窩1.5萬名最活躍用戶的點評時間段“非常詭異”,不僅在周中活躍程度遠遠大于周末(與其他網站規律相反),而且點評作答的時間段高度一致。
此外,還有一批在游記攻略中植入廣告的商家通過抄襲、拼接等“做號”、“洗稿”手段批量炮制出含有廣告內容的游記、問答、回復,再由大量的小號、馬甲進行人工置頂,達到以低成本對平臺上億用戶打廣告的目的。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21日欲通過郵件與乎睿數據團隊取得聯系,但截至發稿時,記者未獲回復。
21日中午,馬蜂窩一位市場經理告訴央廣“下文”客戶端記者,“我們現在正在核實相關情況。我們正在等結果,然后將對媒體反饋。”
這位市場經理表示,不過21日當天應該是可以出結果的,具體發布渠道在討論中。
21日當天,事情再起波瀾。公眾號“小聲比比”再發文章,稱馬蜂窩平臺將原文提到的點評從賬號個人主頁中刪除了,但在谷歌搜索欄還能找到,餐廳頁上的點評還能看,也能在web archive上查到。
這篇文章目前也已被馬蜂窩投訴。
10月22日,馬蜂窩針對“點評多數為抄襲”事件的質疑正式發布聲明,稱對全站游記、攻略、嗡嗡(旅行故事)、問答、點評等數據進行了核查,并對涉嫌虛假的信息展開查處。
馬蜂窩在聲明中稱,點評內容在馬蜂窩整體數據量中僅占比2.91%,涉嫌虛假點評的賬號數量在整體用戶中的占比更是微乎其微,馬蜂窩已對這部分賬號進行清理。自媒體文章所述的馬蜂窩用戶數量,與事實和第三方機構數據都嚴重不符。
馬蜂窩也稱,不容許任何個人或機構將其用戶稱為“僵尸”“水軍”,將社區描述為“鬼城”,因此“針對該文中歪曲事實的言論,和已被查證的有組織攻擊行為,馬蜂窩將采取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益”。
央廣“下文”客戶端查詢發現,馬蜂窩今年8月被曝計劃融資3億美元,其估值或達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3.5億元)。
去年12月,馬蜂窩在第二輪融資中籌集到1.33億美元,新的投資者包括美國General Atlantic、Ocean Link、淡馬錫、元泰投資和厚樸投資,以及現有的投資者今日資本、啟明和高瓴資本。
馬蜂窩在上一次融資時表示,每月有1億活躍用戶,其中85%來自其移動應用程序。該網站的用戶每月發布超過13.5萬篇旅游文章,預計2017年個人旅游產品的銷售額將超過90億元人民幣(合13億美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