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1-06 22:47:18
此次中國信達轉讓標的中,股權占比從0.01%至100%皆有。中國信達是這80家企業中不少公司的前十大股東,甚至是唯一控股股東。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擬轉讓的80家企業中有不少國有控股企業。
每經記者|宋戈 每經實習記者|胡琳 每經編輯|姚祥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意向項目頁面的前4頁基本被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信達”)全部“攻占”。標的名稱幾乎全以“中國信達轉讓”開頭。
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官網顯示,中國信達此次共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擬轉讓80家企業股權。不過,中國信達此次掛牌的80家企業股權標的均未詳細披露標的情況,轉讓底價也未披露。
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工作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次的標的大部分是多年前債轉股給中國信達的。目前,這80個標的還沒有具體的價格,要等第三方評估機構作出評估之后才會知道。而此次掛牌主要是想看有沒有投資者對標的感興趣。
記者就此次轉讓多次撥打中國信達總部及投資公司電話,對方均以不太清楚為由拒絕回答。
記者梳理發現,中國信達此次共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擬轉讓80家企業股權,而掛牌日期集中在10月28至10月30日間。
此次中國信達轉讓標的中,股權占比從0.01%至100%皆有。中國信達是這80家企業中不少公司的前十大股東,甚至是唯一控股股東。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擬轉讓的80家企業中有不少國有控股企業。
其中,中國信達轉讓50%以上股權的公司分別有4家公司,分別是廣州越秀經濟發展有限公司100%股權、新疆新化化肥有限責任公司76.6%股權、四川省聚酯股份有限公司61.46%股權、陜西群力電工有限責任公司61.4%股權。
不過,中國信達掛牌的80家企業股權標的均未詳細披露標的情況,轉讓底價也未披露。
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工作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次的標的大部分是多年前債轉股給中國信達的。目前,這80個標的還沒有具體的價格,要等第三方評估機構作出評估之后才會知道。而此次掛牌主要是想看有沒有投資者對標的感興趣。
記者注意到,本次掛牌轉讓,主要是中國信達過去通過債轉股、以股抵債和其他不良資產經營相關的交易獲得的大量債轉股資產。
例如,中國信達持有的北海協聯花邊制品有限公司42%的股權是北海國際信托投資有限公司以人民幣498.01萬元抵債給中國信達。中國信達取得該42%股權后,尚未能辦理工商登記。北海協聯花邊制品有限公司已于2008年2月27日被北海市工商局吊銷營業執照,但并未注銷。
而四川省聚酯股份有限公司是經國家經貿委推薦,由中國信達牽頭的債轉股企業。2009年9月28日,被自貢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宣告破產。目前破產程序尚未終結。
中國信達是經國務院批準,由財政部控股的國有非銀行金融機構。公司前身為1999年4月19日成立的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2013年12月12日,中國信達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作為中國最早成立的第一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中國信達在完成政策性不良資產收購處置任務后,按照國家要求,在四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中,實施商業化轉型,完成股份制改造,登陸香港資本市場,在業務經營上形成了不良資產經營、投資及資產管理和金融服務三大業務板塊。
中國信達2018年半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6月末,公司總資產達1460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3%;歸屬于母公司股東權益153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4%。
不過,今年上半年,中國信達收入和凈利潤均有不同程度下滑。中國信達2018年半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該公司收入總額為547.72億元,同比減少9.63%,主要是因為已賺保費淨收入和處置子公司、聯營及合營公司淨收益下降。稅前利潤為118.16億元,同比減少2%。
不良資產經營業務是中國信達核心業務。截至2018年上半年,不良資產經營業務收入總額246.9億元,同比增長40.3%;不良資產經營業務稅前利潤75.6億元,同比增長36%。不良資產經營業務稅前利潤占比高達64%。其中,新增收購經營類不良資產為458.7億元,同比增長73.7%;收購經營類不良資產凈收益54億元,同比增長28.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