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1-12 11:59:46
A股全天呈現一路攀升走勢,截止收盤,創業板漲逾3%,深成指漲2.40%,滬指漲1.22%。板塊方面,創投股表現強勁,ST以及殼資源股掀起漲停潮。
每經編輯|張楊運
11月12日周一早盤,滬指、深成指小幅低開,分別下跌0.22%、0.18%,創業板指平開。隨后上午三大股指震蕩走高。
午后三大股指繼續發力,截止收盤,創業板漲3.47%,滬指漲1.22%,深指漲2.40%。


盤面上創投股再度表現強勁,市北高新、民豐特紙、海泰發展、景興紙業等多只個股一字漲停。

冷鏈物流板塊異動,龍頭大冷股份直線封板,冰輪環境、澳柯瑪、漢鐘精機小幅上漲。
高送轉概念股異動拉升,川金諾三連板,金銀河、中大力德、金奧博、金輪股份等跟漲。
互聯網金融板塊異動,龍頭金證股份直線封板,中科金財、大智慧、銀之杰、長亮科技紛紛跟漲。
ST板塊掀起漲停潮,漲停個股達20多只。

殼公司板塊持續活躍,光洋股份、亞太實業、大連電瓷一字板,國際實業、波導股份隨后漲停,順威股份、中捷資源紛紛跟漲。

此前市場預期殼價值將下降,由于并購重組要求嚴格,而IPO發行相對較容易,外加對違規上市公司處罰嚴厲導致殼價值持續下跌。近期監管層發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或導致殼價值預期或發生變化。
如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10月19日在京表示,證監會積極支持優質境外上市中資企業參與A股上市公司并購重組。10月20日,證監會修改并購重組政策,將IPO被否企業籌劃重組上市的間隔期從3年縮短為6個月。
此前殼價值下降預期,導致ST板塊出現了較大的調整。據數據寶統計顯示,從2017年3月17日的高點至近期的2018年10月19日的低點,ST板塊指數跌幅超過60%。大幅的調整,為ST板塊提供了超跌反彈的空間。
前海聯合基金分析指出,截至目前滬深兩市動態PE估值在13.6倍,歷史上底部區域在12-15倍,當前的維穩政策組合拳有利于降低系統性風險,左側政策底部已現,后續外圍市場的沖擊客觀持續存在,但邊際影響減弱。
業內人士指出,部分指數的估值仍處于歷史低位,后續空間仍大。海通證券策略團隊11日指出,對照過去政策偏暖驅動的反彈,這次反彈時空還沒到均值,換手率、成交量等情緒指標恢復還不充分。短期反彈階段,科技類中小創彈性更大,歷史大底還需時間反復構筑,未來反彈回落關注高股息率個股。海通證券認為,10月以來政策不斷落地,政策實錘在夯實市場反彈的基礎。近期民企紓困措施持續落地,有助緩解經濟下行壓力、改善市場悲觀情緒。
匯豐晉信首席宏觀及策略師閔良超分析,國內利好因素密集發布,市場反彈將繼續。不論是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給民營企業提供融資流動性,還是民營企業發展資管計劃化解股票質押風險,都起到針對性的緩解壓制市場因素的作用。這其中直接受益的是民營企業(比如建筑園林和環保領域)和券商。國內利好因素是個累積的過程,但是外部因素如果在近期出現緩解信號,則意味著今年壓制風險偏好的兩大因素(國內和國外)都在出現邊際好轉。
廣發基金宏觀策略部此前分析指出,前段時間市場大幅反彈的核心原因,在于市場風險偏好出現明顯改善。而市場風險偏好的改善,源于此前抑制市場的幾個核心擔憂得到一定程度緩解。華潤元大基金分析認為,A股三季報披露之后將迎來業績驗證的空窗期,政策因素或將成為主導變量,一系列政策性事件都有可能成為引發市場風險偏好出現向上拐點的事件。
民生加銀基金經理金耀表示,中國經濟未來存在下行壓力,盈利預計明年中期才能見底,所以權益市場存在較大壓力;其次,放松的政策來對沖經濟的下滑,短期市場有反彈的空間。中長期保持謹慎,選取盈利改善的優質公司進行投資。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證券時報、東方財富網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