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留不住”的養老護理員:喂飯穿衣換尿袋,月薪不足3000元

          經濟觀察報 2019-03-30 16:52:17

          “稀缺物。”高芳這樣形容90后的自己在養老院的存在。

          兩年前,她從湖南長沙一所職業院校的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畢業并進入長沙一家養老機構。機構有三十幾名護理員,只有自己一位90后,“基本都是40多歲的阿姨,最年輕的都30多了。”

          早上6點起床,幫老人擦身穿衣,7點開始喂早餐,8點多抱老人到輪椅做康復理療或散步。同樣的動作,一早上需要在七八個老人身上重復。之后每兩個小時巡房一次、翻身,定時換尿袋……兩班倒,工資不到3000元。

          這就是高芳在養老機構工作的日常。

          畢業兩年后,在她當時整個專業22名同學中,只有3人還留在養老服務行業,其余的都奔向了銷售、服裝加工等崗位。按照全國民政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的一份報告,在工作三年后,將會有近90%的畢業生選擇離開養老各行業。

          全國民政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發布的《老年服務與管理人才現狀和需求專題調研報告》揭示了養老護理人員面臨的系列問題。

          報告顯示,養老護理人員年齡偏大,40歲以上的從業者占比79.1%,18~29歲的從業者僅占6.5%;其次,投身養老產業的畢業生第一年流失率為40%~50%,第二年為60%~70%,第三年為80%~90%以上;護理人員受教育程度低,有大學及以上學歷的僅為6.8%。

          201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大力發展養老、特別是社區養老服務業,并對提供養老服務的機構提出了稅費減免、資金支持等扶持措施。

          高芳也關注到了政策對發展養老產業的系列舉措。“從政策到市場,大家都在說養老產業是朝陽產業??晌覀冏o理員作為養老機構運行的核心部分,每月不到3000元的工資依舊不見長,年輕人依舊沒見進入。”

          現實困境

          3月28日下午2點多,在北京市西城區廣外老年公寓里,十余名養老護理員開始了下午的工作——穿梭于各個房間幫老人穿衣、推輪椅送老人曬太陽等。

          廣外老年公寓院長康延玲向經濟觀察報介紹,因公寓位于市區且距離最近的醫院不到300米,公寓在經歷了前期入住老人數的快速增長后,近兩年基本穩定在200多人。2015年,歷經三年,公寓實現了700萬的前期投入成本收回。也在同一年,公寓開始了二期工程投資。2019年,公寓有望開始盈利。

          在公寓穩步發展的同時,養老護理員的短缺是康延玲不得不面臨的“窘境”。

          康延玲介紹,一方面,入住的200多名老人,年紀平均在80歲左右,且主要以失能半失能老人為主,需要的照護工作量大;另一方面,老年公寓中一線工作的養老護理員40多名,一個護理員平均要照顧5到6位老人,這與3位失能老人配備1名護理員的國際公認標準差距不小。

          康延玲說:“當下,達到1:3的理想標準,對養老機構來說不現實。養老機構面臨著人員招聘、成本上升等系列難題。”

          她表示:“人員工資支出在總體費用支出中占大頭,當前護理員的薪酬基本在3800-5000元/月。為緩解護理員的壓力,希望能增加十名左右護理員。但如果要達到1:3的比例,護理員人數將要翻倍,這也意味著工資支出將翻倍,機構可能會面臨虧損的局面。”

          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老年福祉學院院長楊根來給記者提供了一組數據——2013年,全國開設養老護理相關專業的高職院校只有30余所,2014年發展至65所,2019年上升至217所。

          在養老護理相關專業開設異軍突起的另一面,招生難始終困擾著各大職業院校。

          楊根來表示,當前全國各個院校,養老護理相關專業招生的規模還比較小,整個行業里辦的最好的五六個院校,招生規模也沒有超過五個班級。自己的學院即使作為全國首批職業院校養老服務類示范專業點,歷史最高記錄也只招了四個班,共170余人。近幾年招生情況也不容樂觀,開設三個班級也常招不滿人。

          巨大的需求、招不來的人

          面對巨大的市場需求,為何報考該專業的學生人數仍顯不足?楊根來表示,可以從服務提供的主體、用人單位以及政府三方面尋找原因。

          首先作為服務提供的主體,楊根來介紹,養老服務專業的院校畢業生自身在觀念上還需要改變。畢竟很多人認為,養老護理就是伺候人的活。學生的職業認同感等因素或多或少制約著他們投入行業的激情。

          其次對于用人單位,盡管當前就業需求旺盛,市場對養老人才趨之若鶩,但行業里,仍未對一線護理員提供體面的勞動環境和體面的勞動收入。

          楊根來以老年福祉學院的畢業生為例,縱觀學生畢業后在北京地區工作,五年前平均月薪約2000元,現在是4000至6000元不等,翻了一番多。但與同等院校醫療護理等專業的畢業生薪酬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最后,政府在養老人才隊伍建設方面提供了系列措施,但還不足以形成能夠吸引年輕人或者院校去投身于老年服務教育的制度環境。政策還需要進一步出臺、落地與細化。

          楊根來希望未來各省市能出臺更多養老服務專業學生的教育補貼等激勵性政策。“只有通過更加有吸引力的政策來吸引年輕人來從事這個行業,行業才會有希望。”

          作為科銳國際醫療業務負責人,李倩茹也感受到了養老服務市場人才的供需失衡。不同類型的養老人才缺口,是李倩茹工作中面臨的常態。她表示,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國內養老業務的發展相對滯后。從2012年國家層面出臺了系列鼓勵民營資本進入養老產業的政策后,更多的企業開始把養老作為重點去做戰略布局。

          李倩茹向經濟觀察報介紹,當前醫養市場上主要有三種類型公司,其中不乏近幾年新晉進入養老產業的公司。一類是專業類的醫療機構,如綜合性、??菩葬t院設置的康復護理科、老年科等,如和睦家等;第二類是金融保險類的公司,他們希望做養老的延展并提供醫護人員到家服務或開辦養老社區,這些服務常與保險捆綁起來,如泰康等;第三類是地產公司在養老領域的延展。近幾年,地產公司在醫療領域的動作其實非常大,當前行業內比較知名的企業有中民投、萬科、綠地等。

          也因為此,從職能上來分,三種類型公司普遍對兩類崗位需求巨大且市場供給不足。一類是醫技護(醫生、技師、護理員),另一類則是非醫技護,主要包括養老產業的機構管理、營銷人才。尋找這兩類人才的時間周期也成為了她面臨的現實問題。

          全國老齡工作委員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已超4000萬人。按國際公認標準,中國養老護理人員需求量超千萬。2011年民政部發布的《全國民政人才中長期發展規劃(2010—2020年)》提出,養老護理員的目標數將從2010年3萬人發展到2020年的600萬人。這與超千萬人的需求仍有差距。

          北京廣外老年公寓院長康延玲說,此前公寓與陜西一職業學院有合作,但發現學生的工作時長都很短,不到一年便離開,后來合作也就不了了之

          經濟觀察報 記者 田進(封面及內文圖來源于攝圖網)

          責編 楊詩涵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護工 陪護 護理員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婷婷综合激情亚洲狠狠首页 | 日本有码中文字幕视频 | 日韩一区二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国产原创 | 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秘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