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深度丨民辦幼兒園變天,資本轉身涌入托育機構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4-02 12:26:44

          2018年,托育賽道獲得融資10起,多集中在天使輪,融資總金額超3億元人民幣。隨著民辦幼兒園“一夜入冬”,資本開始瞄準0~3歲的嬰幼兒托育賽道。

          每經記者|李蕾    每經實習記者|姚亞楠    每經編輯|肖芮冬    

          Upload_1554179268242.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
           

          新生兒的到來為家庭帶來幸福與希望,也伴隨著無盡的責任和壓力。對于孩子來說,沒有什么比受到良好的照顧、培養和教育更重要,不論是來自父母、學校還是社會,因此各類教育機構也成為創業者和資本的首選。

          過去,民辦幼兒園一直是幼教領域“香餑餑”。但自去年底“史上最嚴”學前教育新規落地,民辦幼兒園“一夜入冬”,資本化之路幾乎被堵死。于是,資本將目光瞄準了“更早期”的賽道——0~3歲的嬰幼兒托育行業。

          郭靜是一名幼兒托育行業的連續創業者,在2013年和2018年兩度創業。她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新規發布后資本對托育市場關注度大大提升,“過來聊的投資人明顯變多了”。

          風來了?嬰幼兒照護事關千家萬戶

          郭靜提到的“新規”是2018年11月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其中明確規定民辦園一律不準單獨或作為一部分資產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過股票市場融資投資營利性幼兒園,不得通過發行股份或支付現金等方式購買營利性幼兒園資產。這一政策無疑迫使通過證券化退出、實現收益兌現的早幼教資本撤離賽道,而射程之外的幼兒托育機構開始成為資本青睞的避險港灣。

          來自i-EDU智庫的數據顯示,2018年托育賽道獲得融資10起,多集中在天使輪,融資總金額超3億元人民幣。其中,千萬級融資3起、億級融資1起。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并不是全部,托育不是教培行業,它的地域屬性極強且覆蓋范圍小。

          托育機構在我國并非新鮮事物,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的托兒所幾乎遍布城鄉,在大中城市的企事業單位、街道社區都能看到其身影。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轉型、企業后勤服務社會化改革、出生人口減少等因素,托兒所幾乎消失了。

          而在近年來人口出生率下降等背景下,托育短板話題重回大眾視野。原國家衛計委2016年在全國十個城市對0~3歲托育服務需求和供給進行了抽樣調查,結果顯示,1/3受訪者有社會托育服務需求。在2017年中國人民大學與國務院婦兒工委聯合進行的四省市調查中,這一數值攀升至48%。

          與旺盛的需求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嚴重滯后的供給。上海市婦聯2017年初的調查數據顯示,88%的上海戶籍家庭需要托育服務,有超過10萬名的2歲兒童需要托育服務,而上海市合計招收幼兒數僅為1.4萬名左右。據相關數據統計,目前全國嬰幼兒在各類托育機構的入托率僅為4.1%,即使在城市,3歲以下兒童的入托率也不足10%。這一數據與其他低生育國家的情形有天壤之別:近年,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3歲前嬰幼兒進入正規照料機構的約占32%,丹麥甚至超過60%。

          擁有教育學和心理學背景、又在教育行業工作多年,即使有這樣相對專業的身份,郭靜在2013年成為媽媽后依舊感到無助。“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尤其是0~3歲這個階段,媽媽承擔的責任非常重,但沒有辦法獲得比較有效的支持和服務。市場上的產品和服務一是不太專業、便利性差,二是動輒幾千的托育費用太高了,超出了一般家庭的承受范圍。”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菊華曾撰文指出,中國目前社會托育服務的基本型態是:機構服務總量極其不足,服務結構嚴重失衡,服務質量參差不齊,服務效率十分低下。

          進入2019年,隨著政策層面的推動,0~3歲托育服務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成為全國兩會最火熱的話題之一。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嬰幼兒照護事關千家萬戶,要針對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后的新情況,加快發展多種形式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支持社會力量興辦托育服務機構,加強兒童安全保障。

          資本垂青、政策加持、旺盛需求與滯后供給懸殊巨大,種種跡象表明“托育”正在被推向風口。

          被看好:投資人對托育行業充滿信心

          光速中國助理合伙人潘翔在2017年底就決定投資兒童托育連鎖品牌“袋鼠麻麻”,他非常看好幼兒托育在國內的發展前景。潘翔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一判斷來自三方面數據的支撐,“中國的城鎮化率是落后于歐美發達國家的,中國也一直致力于城鎮化率的提高。當越來越多的父母選擇到城市工作,孩子的養育就成為一個很大的問題,如果爺爺奶奶不跟隨到城里承擔育兒工作,年輕的父母就必須找到更合適的方法照料孩子,托育機構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其次,2016年我國正式施行全面二孩政策,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出生人口中二孩占半數以上。潘翔認為,一個二孩家庭在第二個孩子的養育過程中,大概率會選擇相對比較省時省力放心的方法,這也是托育機構的機會所在。

          “此外,不同于日本、歐美等發達國家很多女性專注于家務及子女成長,中國女性參與勞動率從全球范圍來看是非常高的。從這三方面數據來看,幼兒的托育服務在中國將會有很樂觀的發展前景”,潘翔表示。

          拼圖資本創始人王磊同樣對托育行業的發展充滿信心,“0~3歲年齡段的托育機構現在正處于發展期,最近一兩年比較受資本關注。一方面,眾多家庭在嬰幼兒照料方面的剛性需求日益凸顯;另一方面,關于托育行業的政策處于相對寬松的時期,未來市場前景可期”。

          除了投資人基于數據的理性判斷,采訪中多名托育機構創始人向記者表示,把孩子送進托育班并非都是無人看管的無奈之舉,他們看到更多的是消費升級趨勢下,新晉父母對科學養育服務的渴求。

          “隔代教育曾是很多家庭0~3歲孩子的撫養方案,但初為人父母的80后、90后對科學養育更為關注,隔代教育因為理念、生活習慣又存在諸多問題,這一群體對于托育行業有了更新的需求。”袋鼠麻麻創始人兼CEO索瑪向記者表示。

          “年輕的父母希望孩子能更早接受到專業看護和教育”,凡希兒童之家董事長張朝陽告訴記者,他遇到過媽媽瞞著家里老人為小朋友報名的情況。在他看來,0~3歲的嬰幼兒培養能力、習慣養成正當其時,專業的托育機構、育嬰師在給予孩子相應的正面刺激與引導等方面可能做得更好,也能為父母科學育兒提供更專業的支持,“這些觀念,80后、90后年輕父母接受度還是挺高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民辦幼兒園 托育機構 托兒所 早教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人成网站a在线播放 |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色色五月天 | 中文字幕亚洲视频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无敌色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深喉 | 久久国产精品亭亭亚洲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