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7-04 21:13:19
每經記者|袁園 每經編輯|廖丹
7月4日下午,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由于多種原因,我國保險機構經歷了一個快速發展階段,也出現了盲目擴張和亂象。亂象集中表現在公司治理薄弱、違規資金運用、產品創新不當、銷售誤導、財務業務數據不真實等方面。
針對行業存在的這些問題,銀保監會也開始積極應對。通過持續整治,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保險市場的亂象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糾正。
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震懾不法主體。今年1-5月,處罰了保險機構277家次,對機構罰款4400多萬元,責令停止接受新業務15家次,吊銷業務許可證2家次。處罰責任人員416人次,對個人罰款將近1600萬元,撤銷任職資格18人次;
二是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持續增強。今年1-5月,保險業為全社會提供風險保障總額2500萬億元;小額貸款保證保險為29萬戶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提供了增信服務;
三是保險資金投資更加理性。保險機構風險合規意識明顯增強,投資更加審慎理性,前幾年個別機構非理性舉牌、境外激進收購等行為得到明顯遏制,保險資金運用總體平穩;
四是制度短板得到有效彌補。2018年以來,修訂出臺規章和規范性文件20多項。部分制度滯后、缺位、交叉重疊和相互沖突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公司治理、資金運用、產品管理、消費者權益保護、監管能力自身建設等重點領域的制度體系進一步健全和完善。
經過近兩年的治亂象,保險機構資金運用合規意識有了明顯提升,亂象得到有效治理,保險資金運用總體平穩。數據顯示,截止到今年5月份,保險資產總規模是19.07萬億元,資金運用余額是17.02萬億元,其中固定收益類資產是11.36萬億元,占比66.73%,權益類資產3.85萬億元,占比22.64%,流動性資產0.9萬億元,占比5.28%,其他投資是0.91萬億元,占比5.35%。經過幾年市場變化,大家對保險公司作為機構投資者,在穩定金融市場作用方面的認識越來越清晰,也越來越一致。
梁濤表示,為了更好發揮保險公司作為機構投資者作用,銀保監會也正在積極研究提高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監管比例。目前,保險資金投資股票的總體規模占我國A股市值的3.1%,這是繼公募基金之后的第二大機構投資者。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的監管比例上限是30%,行業實際用的是22.64%,跟監管的比例上限相比還有7.36個百分點,也就是說還有一定的政策空間。
下一步,銀保監會考慮在審慎的監管原則下,賦予保險公司更多的投資自主權,進一步提高證券投資比重。在實際操作中,銀保監會將按照分類監管的原則,對不同的公司實行差異性監管。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