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1-03 22:19:10
在推進成渝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方面,成都將培育建設成都都市圈,做強成渝相向發展四川一側極核。同時,還將加快成德眉資同城化進程,構建具有全球影響力和區域帶動力的成都都市圈,“依托東部新區、成都天府新區和成都國際鐵路港經開區,加快建設成資臨空經濟產業帶、成眉高新技術產業帶、成德臨港經濟產業帶,打造同城化發展先行示范區”。
每經記者|余蕊均 每經編輯|劉艷美
今日(3日)下午,中共成都市委對外宣傳辦公室舉行“解讀市委十三屆六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新聞發布會”,披露2019年整體表現,并對成都城市現代化治理體系和經濟工作情況進行解讀。《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會上獲悉,除成為“副省級城市中經濟增速最快最穩的城市”外,投資、消費、進出口“三駕馬車”均交出“高分答卷”。
成都市委政研室主任曾明友介紹,2019年1~11月,成都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5283.1億元、增長17.2%,預計全年增速可達16%;預計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180億元、增長10%;1~11月,社消零總額實現6780.9億元、增長9.9%,預計全年增速可達10%。經濟增速有望連續12個季度保持在8%以上。
“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復雜局面,成都切實轉變經濟工作領導和組織方式,推動發展逆勢而進、穩中提質。”曾明友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已經到來的2020年極為特殊——既是高標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的收官之年,也是實現新時代成都“三步走”戰略第一步目標、基本建成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國家中心城市的決勝之年,還是系統開展“十四五”規劃、謀劃未來發展藍圖的關鍵之年。如何繼續“穩中向好”,實現高質量發展?
成都市委副秘書長、市委辦公廳綜合室主任鮮陽紅在會上表示,日前舉行的市委十三屆六次全會對2020年全市重點工作作了安排部署,將以“創新提能年”為主題,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推動城市發展行穩致遠。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這份1.5萬余字的《中共成都市委關于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建立完善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現代治理體系的決定》,成都構建了一套“10+1”的制度架構,涵蓋政治、經濟、文化、生態、城建、開放、民生、基層社會治理、法治保障、權力運行監督等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積極推動城市秩序、城市活力與城市能級協同共進。
對于備受關注的區域協調發展問題,成都市發改委副主任向進在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下一步將健全協調發展體制機制,聚焦增強合作整體效能,提升區域經濟承載和輻射帶動能力。
在推進成渝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方面,向進表示,將培育建設成都都市圈,做強成渝相向發展四川一側極核。同時,還將加快成德眉資同城化進程,構建具有全球影響力和區域帶動力的成都都市圈,“依托東部新區、成都天府新區和成都國際鐵路港經開區,加快建設成資臨空經濟產業帶、成眉高新技術產業帶、成德臨港經濟產業帶,打造同城化發展先行示范區”。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