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8 11:22:09
2月18日,北京華峰測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華峰測控,股票代碼:688200)正式掛牌交易。繼中微公司、瀾起科技等千億市值的半導體巨頭之后,科創板“舞臺”的半導體概念企業又添一名猛將。
數據顯示,華峰測控此次公開發行數量15,296,297股,發行價格為107.41元/股,集資額達16.43億元。
華峰測控成立于1993年,專注于半導體自動化測試系統領域,現已推出多款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系列產品,銷售區域覆蓋中國、美國、歐洲、日本、韓國等全球半導體產業發達的國家。目前,華峰測控已經成長為國內規模領先的半導體測試機本土供應商,也是為數不多進入國際封測市場供應商體系的中國半導體設備廠商。
2016年到2019年前三季度,華峰測控營業收入分別為1.12億元、1.49億元、2.19億元和2.01億元;同期分別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4120萬元、5281萬元、9072萬元和8137萬元,同比都有所增長。
優秀的業績表現離不開強硬的技術實力支持。華峰測控主要采用自主研發模式,在二十余年的發展歷程中多次突破了國外巨頭的技術壟斷,創造了里程碑式的技術突破,目前在模擬及數模混合信號類集成電路自動化測試系統領域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公司目前擁有Per PIN V/I源技術、高精度V/I源鉗位控制技術在內的11項核心技術。旗下STS 8200產品是國內率先正式投入量產的全浮動測試的模擬測試系統,STS 8202產品是國內率先正式投入量產的32工位全浮動的MOSFET晶圓測試系統,STS 8203產品是國內率先正式投入量產的板卡架構交直流同測的分立器件測試系統,并且可以自動實現交直流數據的同步整合。此外,公司于2014年推出了“CROSS”技術平臺,在該技術平臺上通過更換不同的測試模塊實現模擬、混合、分立器件、MOSFET等多類別器件測試;于2018年推出了可將所有測試模塊裝在測試頭中的STS 8300平臺,該平臺具備64工位以上的并行測試能力,能夠測試更高引腳數和更多工位的模擬及混合信號類集成電路。
研發投入方面,2016年—2018年,華峰測控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626.5萬元、1788.84萬元、2439.28萬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22.46%。
根據賽迪顧問數據,2018年中國大陸模擬類集成電路測試系統市場規模為4.31億元,SoC類集成電路測試系統市場規模為8.45億元,這也意味著SoC類集成電路測試的市場十分廣闊。
華峰測控也是捕捉到了這巨大的市場空間,計劃進入SoC類集成電路測試系統和大功率器件測試系統領域,進一步豐富公司產品線,拓寬發展空間。
招股書顯示,華峰測控本次募集資金將主要用于集成電路先進測試設備產業化基地建設項目。據介紹,生產基地建設項目達產后,將形成年產800套模擬及混合信號類集成電路自動化測試系統和200套SoC類集成電路自動化測試系統的生產能力。研發中心項目和營銷服務網絡建設項目,則將建設包括SoC在內的四個實驗室和購置營銷總部場地。
根據WSTS和CSIA數據,2010年至2018年國內集成電路市場復合增長率達到21.10%,高于全球市場同期5.83%的年復合增長率,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集成電路市場。而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5G通信、汽車電子等新型應用市場帶來的巨量芯片增量需求,也為半導體自動化測試系統企業提供更大的市場空間。
觀看國內市場環境,以華峰測控為代表的少數國產測試設備廠商已進入國內外封測龍頭企業的供應商體系,正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逐漸實現進口替代。根據賽迪顧問數據,2018年中國大陸模擬類集成電路測試系統市場規模為4.31億元,而華峰測控2018年度境內模擬測試相關的收入為1.73億元,即其占中國模擬測試機市場的市場占有率為達40.14%。
目前華峰測控不僅為國內前三大半導體封測廠商模擬測試領域的主力測試平臺供應商,還擁有100家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客戶資源,也與超過300家以上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保持了業務合作關系,未來自主芯片發展為公司快速成長提供了重大機遇。而此次成功登陸科創板,華峰測控也將有望借助資本市場實現全新的跨越。
華峰測控總經理蔡琳此前表示:“期待2020年是一個轉折年,我們會迎來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實質性成長,產業鏈上的企業能在各自細分領域大展拳腳。2020也將是華峰測控茁壯成長的重要節點,我們將更加專注專業,以技術的進步給客戶帶來更多的測試價值。”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信息披露相關內容以公司公告為準。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