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6-10 11:01:00
每經編輯|胡玲
北京市教委今日發布2020—2021學年度校歷。
根據2019-2020學年度北京市中小學校歷安排,北京市中小學春季學期于7月10日結束,7月11日開始放暑假。
據2020-2021學年度中小學校歷顯示,第一學期:2020年9月1日開學,2021年1月30日開始放寒假;第二學期:2021年3月1日開學,2021年7月15日開始放暑假。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表示,如遇特殊情況,市教委將根據有關規定研究調整校歷。如遇市政府應急辦發布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及其他極端天氣紅色預警,各區教委要按照《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2018年修訂)有關要求,根據區域實際污染情況采取相應應對措施,指導中小學、幼兒園做好相關工作。
9日下午,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召開新聞發布會。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針對廣大師生家長們關心的返校復課、防疫要求、暑假放假安排等相關問題進行了逐一解答。
提問:暑假前在校時間這么短,還有必要返校嗎?
李奕:首先,在整個基礎教育階段,孩子的成長和教育過程的實際獲得,有一些環節是不能缺失的。同伴交流、集體活動,老師面對面的交流,還有課堂上集體討論和學習的氛圍,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前段時間,一段視頻在網上走紅,開學第一天,一個小朋友因為假期太長忘記教室在哪兒,很無奈地說:“我很久以前是一年級”。其實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孩子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特別是一至三年級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需要有教育規劃、環境資源配合成長。所以我們克服困難,盡可能,哪怕時間很緊,也要給孩子們安排返校相聚的時間。
其次,雖然只有三周時間,但是孩子的變化、對疫情的認識、對自我的認識,包括學習交流、基本技能和能力的提升上還是會有很大變化。
此外,三周時間也是一個相對比較完整的教學周期,老師可以帶領孩子把這一學期的學習內容和收獲進行總結和最后的收官,為孩子愉快的暑假和下學期的正常學習生活奠定很好的基礎。
提問:中小學暑假不推遲,這學期的教學任務能完成嗎?
李奕:從時間和課程安排上來說,在4月13日我們開始線上學科教學之前,孩子們通過居家的自主學習、探究式學習、體育鍛煉、參與家務勞動等活動,先完成了課程計劃中關于主題教育、學科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班隊會等內容。
4月13日我們啟動線上學科教學,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按照教育教學進度安排如期推進本學期學科教學,時間上是完全夠用的。
所以,請廣大家長朋友們放心,這學期的教育教學任務我們能夠保證如期完成。
提問:如何看待疫情期間的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益?
李奕:從質量和效益來看,我們更著眼長遠、更完整去看待疫情期間孩子們的活動,更加從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角度關注固化在孩子身上的東西:
德育方面,我們一方面關注孩子自主意識、民族自豪感、道路的自信,另一方面重點關注孩子自我規劃、自主學習、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利用疫情期間,利用在線學習,倒逼這種能力的提升,效果是要超過非疫情期間的。
智育方面,基本知識的完成,基本知識的積累,按照課標的要求是完全能夠達到的。
體育美育方面,體育上我們關注孩子健康的理念、生活方式和頑強的精神,比如無論居家還是在校我們都鼓勵孩子們科學合理鍛煉身體,要“野蠻其體魄,文明其精神”,比如中考體育考試不簡單取消等,這些都是一脈相承的。美育方面,疫情期間云上音樂會、藝術創作、抗疫主題美術和書法作品等,都是疫情期間特殊資源和環境帶來的美育的探索和提升。
勞動教育方面,居家生活期間參與打掃衛生、做飯等家務勞動、親子互動活動等,收獲的是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辛勤勞動的精神和能力,這些都是疫情帶來的固化在孩子身上的特殊的質量和效益。
提問:有網友反映個別學校通知的暑假放假安排不是7月11日,請問以哪個為準?
李奕:今日宣布正式放假時間后,接下來將指導區校兩級的教研和具體的教學部門,合理安排好期末工作。對于有些學校提到的時間安排,要按照今天發布的時間點和要求作出細微調整。
提問:隨著各級各類學校返校復課,師生家長面臨適應性問題,教育系統有哪些有針對性的工作安排和建議?
李奕:6月15日,小學一二三年級將迎來返校復課,各學段返校復課安排已明確。對于師生家長來說,都面臨調整適應。
一是上好開學第一課。首先,要上好教職員工的開學第一課。講清整體防疫工作的政策形勢和未來的發展態勢,講清在這個季節除了新冠肺炎以外,還要做好其他季節性傳染病的預防工作等,在政策、物質和心理等方面做好準備。
其次,要上好家長的開學第一課。給家長講清返校前要給孩子做什么樣的準備,不但要配合學校做好體溫監測,更要特別關注孩子的心理。孩子們經歷長時間居家學習生活,需要適應新的管理流程,新的制度安排,適應從居家到群體生活的變化,適應學習方式的調整等,無論畢業年級還是非畢業年級,都面臨一些壓力和變化。多跟孩子聊一聊,想象一下返校后的變化,模擬一下可能遇到的困難和不適應。
再次,上好學生的開學第一課。細化和豐富開學第一課的內容,不但要上好防疫第一課,更要幫助學生建立信心,傳輸給學生健康的理念,要做好學科間的結合、線上和線下的有機銜接,讓孩子盡快適應新的集體生活,新的校園的環境。
二是要加強對高校畢業年級的關心關愛和心理輔導。他們面臨畢業與工作的雙重壓力,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特別要求各高校的班主任、專業教師要多關心關注畢業生,多談心談話,多溝通交流,多鼓勵多加油,傳遞正能量。同時做好畢業就業系列工作,做好最大的支撐協助和輔導工作,引導學生放眼長遠,主動適應社會,積極面對未來挑戰。
三是在返校后的特殊階段,各項工作和要求要盡量放緩,讓孩子、老師、家長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不急于安排測試測驗,精細了解孩子居家學習的成果,幫助他們快速適應返校后的生活,完成最后階段的整體學習。對于期末考試的整體要求是多樣化、節奏放緩、不能夠超綱、不能額外增添難度,除了考察知識、能力、方法外,特別關注能不能把孩子這學期里獨立意識、勞動素養、身體健康水平、自主學習能力的收獲考察出來。
提問:經歷疫情期間居家學習生活,返校復課后孩子的身體健康尤其需要關注,在這方面有哪些建議和要求?
李奕:返校復課后,我們還是把學生的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
一是關注體育鍛煉。即使疫情期間,各校也沒有叫停學生的體育鍛煉,返校復課后,體育課、體育鍛煉也都在進行,精心設計體育課的內容,讓孩子保持適當的、適度的、合理的、科學的運動;利用大課間、課間操的時間讓同學們進行一些體育活動,不僅要強身健體,更要在孩子們的精神層面上注入一種力量,克服困難,抵御外來的干擾,不斷讓自己的身體和精神兩個層面都強大起來。
二是關注科學用眼。由于疫情關系,孩子們長時間宅在家中,看電子產品的時間拉長,對孩子的視力要格外重視,保護眼睛的健康也更為重要,要做好返校后的視力調整恢復,比如有的學校在體育課上就專門設計了視力恢復性訓練,要做好眼保健操,要注意用眼衛生等等。
三是關注科學合理膳食。尤其是隨著天氣炎熱,學生要清淡飲食,攝入食物的種類要盡量豐富,均衡營養,減少生食攝入,注意補水和防暑等。
提問:目前,高校組織非畢業年級返校的工作進展情況如何?
李奕:高校非畢業年級返校安排,是由各校研判提出具體意見,經上報確定后,提前通知學生做好準備。目前,各高校已經研究制定出非畢業年級學生返校工作方案,對于確有需要在本學期返校的學生,學校將一對一地通知到每個人。經學生申請,學校審批,有一部分學生已經批準返校了。
近期,在高校返校準備工作中,一些學校基于常態化防控形勢,還提出一些新的解決辦法,我們也高度關注,也鼓勵根據自己學校的特點來進行特色化的設計。比如說,有些高校把本學期的期末和暑期工作以及下學期的開學工作統籌考慮,作出整體安排。這方面我們尊重各個學校,相信學校能夠安排好在過渡期間畢業年級、非畢業年級和9月份的新生入學的整體計劃。
提問:目前,對高校組織學生返校的防疫工作要求是什么?
李奕:在防疫工作上,高校要在學生返校的準備和組織工作上細之又細,“一人一策”講清楚返校條件、管理政策和相關要求,堅決落實防控要求,抓緊抓實防控措施。
提問:小學一至三年級馬上要復課了,很多家長關心孩子在校還用不用戴口罩?
李奕:根據應急響應級別下調到三級后,疾控部門相關建議及指導,基礎教育各學段、高校師生有序返校復課,可恢復常規教學安排。入學建議室內佩戴口罩,一段時間經評估后可不戴口罩。室外活動和體育鍛煉可不戴口罩。
就目前來講,教育系統的防控標準還是要比社會其他行業更高一些,中小學返校復課,包括上課期間,師生員工還是要戴口罩。學前教育階段,要求全體老師和員工都要戴口罩,幼兒在進園以后是可以不戴口罩的。
隨著天氣炎熱,我們也倡導學校靈活采用縮短課時等形式,增加大課間的時間,讓孩子們在戶外保持安全距離,摘下口罩適度活動,進行放松。在這方面請家長們積極地配合,為了孩子的健康,在現階段仍然要堅持戴口罩。也請家長們放心,我們在教育教學安排當中,盡可能讓孩子有放松和活動的時間和余地。
提問:部分幼兒園的大班已經可以復園了,對于中小班復園是怎樣安排的?
李奕:目前,我們按照幼兒園整體復園的政策和原則正在逐步推進相關工作。在推進過程中,將根據不同園所的特點和不同地區家長的需求進行安排,不再規定具體的復園時間。
提問:按照下學期校歷安排,9月1日當天,中小學所有年級全部到校上課?會因為常態化疫情防控作出特殊安排嗎?
李奕:校歷只是一個供學校安排教育教學和各項活動的日歷,真正在運行和具體工作安排上,我們仍然堅持把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所以,這并不代表全市各年級學生必須在9月1號當天同時開學上課,各個學??蛇M行有差異的安排。
目前看,北京市三級響應級別將持續一段時間,因此,我們在今年的校歷通知中,特別提出如遇特殊情況,將根據情況作出適當調整。
按照常態化疫情防控的要求和相關工作需要,不排除在9月1日開學的時候,根據各區各校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靈活采用錯峰開學等方式到校,避免所有年級同一天開學造成學校壓力過大。
所以針對這一點,請家長和社會放心,如果遇到突發情況,學校及老師會提前部署和通知,市教委也會作出相應的安排。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