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3-05 00:18:34
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將審議修改全國人大組織法和議事規則,總結實踐經驗,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以更好適應形勢的新發展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
每經記者|李可愚 每經編輯|陳旭
3月4日21時40分許,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指定的新聞發言人張業遂出現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本屆全國人大會議的首場新聞發布會隨即開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此次發布會上,發言人共回答了8個問題,涉及人大過去一年工作、中國對外關系、此次人大會議議程等多方面熱點。
張業遂強調,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即將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會議的重要議程之一將是審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
新聞發布會現場 每經記者 李彪 攝
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立法工作,一直是全社會高度關注的話題。
張業遂在發布會上介紹,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以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共制定、修改法律23件,作出相關法律問題和重大問題的決定9件。
具體來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包括完善公共衛生領域的法律,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守護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包括制定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立法修法工作計劃,修改動物防疫法等。
加強對國家重大戰略的法治保障,推動高質量發展,包括制定長江保護法,修改專利法、著作權法,審議鄉村振興促進法草案、海南自由貿易港法草案。
加快民生和社會治理領域立法,直接回應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社會熱點。包括編纂民法典,通過刑法修正案(十一),修改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審議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反食品浪費法草案。
張業遂在發布會上介紹,本次大會將審議修改全國人大組織法和議事規則,總結實踐經驗,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以更好適應形勢的新發展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
中國如何進一步擴大開放,也是記者會上張業遂重點闡述的話題。
張業遂表示,堅持對外開放是中國經濟取得成功的基本經驗之一。參與國際經濟大循環,現在跟過去一樣重要。中國經濟已經深度融入世界經濟,內外需市場本身就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
“構建新發展格局,絕不是封閉的國內單循環,而是開放的、相互促進的國內國際雙循環,是通過發揮內需潛力,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更好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張業遂強調,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中國將加大制度型開放的力度,繼續通過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同世界各國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此外,張業遂還在新聞發布會上通報了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有關情況。
據介紹,這次大會會期7天,將于3月5日上午開幕,11日下午閉幕。共安排3次全體會議。同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一樣,本次大會的會期將適當縮短。大會將堅持既定會議議程,召開形式不變、要素不減。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彪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