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兩會代表委員熱議公衛體系建設:基層疾控體系需解決人才問題, 建議公立醫院服務下沉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3-10 18:56:00

          每經記者|周程程    每經編輯|易啟江    

          “在今后的改革中,應該著重加強基層公共衛生機構的建設。”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全球公共衛生中心主任董小平在2021“聲音·責任”醫藥衛生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座談會上作出上述表示。該座談會于近期舉行,由中國醫藥行業24家協(學)會共同主辦,人民網·人民健康和E藥經理人承辦。

          董小平表示,新冠疫情發生在大城市相對來說好處理一些,因為大城市具有醫療資源、人力資源等優勢。但近期幾起疫情主要發生在農村地區,包括河北和黑龍江的疫情中,基層醫療機構、基層疾控體系薄弱顯現得十分充分。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主任朱同玉也指出,目前,很多地方大量開工建設公共衛生中心、傳染病醫院,或者應急醫學中心,硬件投入上非常大手筆。但實際上,如果困擾公衛發展的痛點問題不解決,那么,未來仍然面臨非常大的問題。

          強基層疾控需解決人才問題

          多位代表委員指出基層疾控不強的問題。

          董小平表示,基層疾控體系較弱的問題在農村地區、欠發達地區表現得尤為充分。配備人員、蓋大樓、買儀器可能在短期內能解決問題,但并不是長久之計,提升基層疾控能力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同時,董小平還指出,縣級縣級疾控中心要留住人是不容易的,需要解決人留得下來的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副所長何琳也認為,沒有穩定的疾控人才隊伍,疾病防控做不好。只有醫療、疾控兩條腿走路,才能走得穩,走得好。

          對此,董小平建議,疫情發生的時候,賦予上級疾控部門對于基層疾控部門的直接領導。同時,將縣醫院和縣級疾控中心進行體制機制和工作的融合,成為解決縣級疾控留不住人、能力弱問題的一個重要手段。

          朱同玉也認為,人才是困擾公共衛生發展的痛點之一。

          朱同玉指出,目前,傳染病和感染病放在一起是一個概念,但實際上兩者有區別。傳染病是一個患者可以引起很多病人的傳播,是一個社會公共問題,而感染性疾病一般包括肺炎、傷口的感染等。第一個痛點就是傳染病人才的培養,目前全國基本沒有傳染病規培點,都是放在感染學科中。

          “我們在申請傳染病的歸培點中間發現實際是非常非常困難的,按照普通學科的要求,傳染病這個學科基本上是很難拿到歸培生的培養點。”朱同玉說,如果沒有歸培生作為人才后備池,傳染病醫院很難招到合格人才,面臨人才斷檔后果。

          另一方面,傳染病人才的需求十分大。朱同玉表示,急診科、內科、發熱門診、感染性疾病科等都非常需要傳染病專業培訓,傳染病醫院是最理想的培養基地。傳染病醫院有很全的傳染病資源進行培養,可以與其他感染性學科聯合培養人才,也能夠彌補上急診等一線學科傳染病知識的缺乏,同時也可以解除年輕醫生對于傳染病的恐懼,讓傳染病后繼有人才,有活水之源。

          建議把公立醫院參與公衛服務體系建設作為剛性任務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國際醫院院長陳仲強則聚焦在加強公立醫院疾控體系建設。

          他指出,包括一些公立醫院內的疾病防控、傳染病的防治以及隊伍建設現實及未來的需求也呈現明顯的滯后。

          陳仲強認為,政府加大投入以公立醫院為主體,就傳染病防治、感染疾病治療、慢病管理、公共衛生、健康教育、科普宣教等功能為主,加強公共衛生管理的建設。同時應該作為獨立的臨床科室,而不是單純的職能管理部門,賦予明確功能和任務,給予明確的編制和職責,解決醫院自身存在的短板。

          公立醫院加強了自身的公共衛生服務功能,也有助于基層醫療機構公衛服務能力的提升。

          陳仲強表示,公立醫院除完成自身相關疾病的防控工作外,還應該作為牽頭單位,在CDC指導下,分區劃片對社區、機關、鄉村等包干進行指導或督導,參與服務體系的建設,包括人才培養、模式探索、疾病防控、健康教育等工作。

          “同時,也是實現公立醫院醫療服務下沉基層的方式,利用公立醫院的資源優勢,在相對短的時間內幫助基層提升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和水平,這也符合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工作方針,與專家下沉的重要要求是相一致的。”陳仲強說,

          他認為,應該把公立醫院參與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的建設作為剛性任務,制定目標,落實責任,嚴格考核與激勵懲戒的機制,確保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加快完善。

          此外,陳仲強還建議,以醫聯體作為這一模式推動的平臺,需要解決如何在機制體制上形成融合的問題,從而形成目標清晰、責任明確、分工負責、有效融合,疾病預防能力有效提升的工作機制。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精品在线视频一区 | 日本性爱网站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资源久久 | 在线视频福利网站 | 婷婷丁香中文在线综合一区 | 亚洲欧美日韩愉拍自拍美利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