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5-25 17:58:50
◎山東板塊上周有7家公司漲幅超過10%,漲幅最大的是山東墨龍,上漲幅度為50.53%。從3月開始,智夢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就在不斷增持山東墨龍股份。
◎融資凈買入最多的山東股是鋰電池溶劑供應商石大勝華,機構到訪最多的魯股是正海生物(20家)。
每經記者|彭斐 每經編輯|文多
繼在前一周出現小幅反彈后,山東A股板塊的總市值,在5月第3周(2021年5月17日~2021年5月23日,以下簡稱上周),迎來了200多億元的增長,正在逐漸走出此前的陰霾。
截至2021年5月23日,山東共有A股上市公司235家,板塊總市值為36005.07億元,全國排名第6位,較前一周增加265.06億元。
5月第2周市值縮水最多的海爾智家(600690,SH),在上周成為山東A股中市值增長最多的公司;此外,在智夢控股及一致行動人的不斷增持下,山東墨龍(002490,SZ)在上周以50.53%的漲幅領跑板塊。
相比于山東墨龍的瘋狂,山東板塊上周有2家公司跌幅超過10%。但這絲毫不能掩蓋資金對山東股票的興趣,上周,主力資金青睞的歌爾股份(002241,SZ),獲主力11.28億元資金凈買入。
更多山東區域資本市場動態,且看本期“瞰鑒魯股”。
截至2021年5月23日,山東共有A股上市公司235家,其中上交所主板83家,科創板12家,深交所主板97家,創業板43家。
從擁有上市公司數量來看,山東16個地級市中,擁有上市公司最多的城市前五名分別是青島(47家)、煙臺(42家)、濟南(35家)、濰坊(24家)和淄博(24家)。
5月第3周,山東沒有新增A股上市公司,這也是山東板塊連續第四周沒有新成員加入。山東A股“軍團”上次添丁,還是4月21日百龍創園(605016,SH)鳴鑼上市。
據統計,與江蘇相比,山東上市公司總數比江蘇少276家;千億市值公司數量比江蘇少3家;科創板公司數量比江蘇少43家;今年新上市公司數量比江蘇少26家。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截至上周,山東板塊的千億市值公司有6家,分別是萬華化學(600309,SH)、海爾智家、歌爾股份、濰柴動力(000338,SZ)、青島啤酒(600600,SH)、華熙生物(688363,SH),此外,排名第7的中航沈飛(600760,SH)的市值也達到981.25億元,距離“千億”市值只差臨門一腳。至5月25日,中航沈飛的市值也突破千億。
5月第3周,山東沒有新增A股上市公司,從IPO情況來看,山東沒有新增申報的公司,沒有新增過會企業。而在前一周,山東新增1家公司申報IPO——日日順供應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日日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截至5月21日,今年A股市場新增264家公司加入排隊申請IPO的隊列。加上往年,合計有971家公司等待上會。
在經歷去年IPO大年后,今年IPO市場出現不少變化。盡管注冊制落地持續推進,但自去年12月以來,IPO呈現“穩節奏”。
在排隊企業數量上,山東也在廣東、江蘇、浙江、北京、上海之后。不過,2021年一季度,山東企業進軍資本市場熱情不減。《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2021年山東新增A股上市輔導企業達到18家,累計113家企業在接受輔導。
上市公司的多寡、大小和競爭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綜合競爭力。作為GDP在山東省內排名前兩位的城市,濟南與青島也在上市公司的路線圖上各有規劃。
5月24日,青島出臺《青島市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工作方案(2021-2022年)》,在這個路線圖中,青島市提出到2022年全市新增上市公司20家左右,市屬企業控股上市公司數量達到30家左右。
而在去年,濟南正式啟動了“企業上市攻堅年”活動,實施企業上市3年攻堅行動,明確提出3年新增上市企業30家的工作目標。
市值方面,在5月第2周迎來小幅反彈后,山東板塊的總市值在上周繼續上揚,一掃此前兩周下跌近千億的陰霾。
截至2021年5月23日,山東板塊總市值為36005.07億元,較前一周35740.01億元,增長0.74%(加權平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山東235家上市公司中,以市值計算,行業主要集中在化工、醫藥生物、家用電器。
從全國來看,5月第3周山東板塊總市值全國排名第6位。相比第5名江蘇,少了26512.45億元。從區域來看,山東板塊總市值華東排名第4(省、市、自治區排名未統計中國香港、澳門、臺灣)。
與此同時,全國排名第6的山東與第7名福建的差距也在上周繼續放大。數據顯示,5月第2周,第7名福建與山東的市值差距約為2492.95億元,這一差距較5月第2周的2339.61億元增加了100多億元。
在鄰近省份中,山東僅次于江蘇,另一個與山東相鄰的省份河南上周五收盤總市值為14987.58億元,排名全國第13位,與山東板塊有約2.1萬億元的差距。此外,在華北地區,山東板塊的市值排名僅次于全國排名首位的北京。
在漲跌幅方面,截至2021年5月23日,山東板塊市值與前一周相比,區間漲幅為0.71%(加權平均值),漲幅排名全國第17位。
值得注意的是,5月第3周,山東有2家公司跌幅超過10%,跌幅最大的是未名醫藥(002581,SZ),下跌幅度為14.38%。跌幅居前公司行業主要集中在醫藥生物、汽車、計算機。
不過,相比于下跌的公司,山東股票上周的焦點,則集中在漲幅最大的山東墨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山東板塊上周有7家公司漲幅超過10%,漲幅最大的是山東墨龍,上漲幅度為50.53%。漲幅居前公司行業主要集中在機械設備、化工、農林牧漁。
作為一家實現A+H上市的公司,今年2月以來,山東墨龍股價波動明顯加大。3月初,股價曾在2月份跌破3元/股的山東墨龍突然發布公告稱,此前未持有公司股份的山東智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夢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壽光市磐金置業有限公司增持公司股份達到5%“舉牌”線。
不過,智夢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對山東墨龍的增持行為只是開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粗略統計,從今年3月11日到目前,山東墨龍針對該增持事宜已發布8份增持股份超過1%的提示公告。
5月14日最新一份增持公告顯示,智夢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繼續增持公司股份;這一輪增持后,智夢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所持山東墨龍的股份占比達到20%;據深交所統計,相關股份均為通過二級市場增持人民幣普通股股份以及港股股份,累計涉及資金41241.88萬元。
目前,山東墨龍第一大股東壽光墨龍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墨龍控股”)持股比例約29.52%,智夢控股及一致行動人持股比例與第一大股東相比目前差距不到10%。
對于山東墨龍近期股份異動情況,深交所于5月18日晚對智夢控股下發關注函并提出問詢:“公司及一致行動人是否存在謀求上市公司控制權的意圖?”
就在今年初,深交所曾對山東墨龍及相關當事人予以通報批評的處分,涉及的違規事實包括山東墨龍未及時披露2020年1月公司原實際控制人張恩榮與薛茂林(魯麗集團掌門人)籌劃控制權變更的相關事項等。而智夢控股在最新回復中也表示,薛茂林作為智夢控股實控人薛明亮之父,參與討論和籌劃本次增持上市公司股份事宜。
從融資資金方面看,5月第3周,山東板塊融資凈償還總額為7.26億元。融資凈買入最多的山東股是石大勝華(603026,SH),金額是8597.16萬元。其次是太陽紙業(002078,SZ)的6691.28萬元,第三是南山鋁業(600219,SH)的6635.32萬元。
截至5月19日收盤,石大勝華當日股價上漲8.18%,收盤價為84.77元,收盤價創歷史新高。不過,這個紀錄在隨后幾天接連被打破,在5月21日盤中,石大勝華股價一度達到88.91元/股。
作為電解液溶劑行業龍頭,石大勝華是全球最大的鋰電池溶劑供應商,目前電池級以上DMC產能7.5萬噸,EMC/DEC產能5萬噸,EC產能4萬噸,PC產能2萬噸,合計鋰電池溶劑產能達18.5萬噸,占國內鋰電池溶劑產能70%以上。
5月12日,石大勝華發布的簡式和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稱,按照教育部、財政部關于高等學校所屬企業體制改革文件的要求,同時貫徹山東省委省政府戰略部署,積極服務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擬將所持有的石大控股100%的股權,無償劃轉給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實現校屬企業的體制改革。
由此,青島西海岸新區國有資產管理局通過旗下全資子公司經控集團,成為石大勝華最大股東,共計持有23.31%股份。這是繼拿下萬馬股份、耗資0.5億競得青島市黃島區一宗商地后,西海岸國資的又一大動作。
在機構調研方面,5月第3周,有15家山東上市公司接受機構調研。其中,20家機構到訪正海生物(300653,SZ),6家機構到訪張裕A(000869,SZ),5家機構到訪景津環保(603279,SH),4家機構到訪海爾生物(688139,SH),3家機構到訪杰瑞股份(002353,SZ)。
2021年一季度,正海生物業績大幅反彈,實現營業收入1.02億元,同比增長127.65%,相對于2019年同期增長66.2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399.26萬元,同比增長126.58%,相對于2019年同期增長62.65%。一季度公司的收入和凈利潤均創出了單季度新高。
再看北向資金,5月第3周,中際旭創(300308,SZ)北向資金持股比例增加0.45個百分點,魯商發展(600223,SH)北向資金持股比例增加0.36個百分點,國瓷材料(300285,SZ)北向資金持股比例增加0.26個百分點。
被北向資金看好的魯商發展,也獲得主力資金的青睞。5月第3周,歌爾股份獲凈買入額居首位,為11.28億元,其次是魯商發展(2.10億元)和百龍創園(1.35億元)。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關于AR/VR白皮書顯示,VR和AR已經進入快車道,作為物聯網技術領域的“新基建”成功拉動了投資、促進了就業。目前,涉及較多的領域為沉浸式教學、工業數字孿生、視頻會展、游戲體驗、視頻影音等方面。
據資深人士推測,2021~2022年將成為虛擬現實駛入快車道的關鍵時期。而歌爾股份作為量產經驗豐富的VR/AR領導廠商,未來兩年在此領域的發展將會迎來不錯的機遇。
這中機遇直接表現在市值上,截至5月21日收盤,歌爾股份的市值達到1332.71億元,成功擠掉同在濰坊的濰柴動力,躋身山東A股板塊市值前三甲。
除了上述公司,被6家機構調研的葡萄酒龍頭張裕A以及同樣被1家機構調研的泰和新材(002254,SZ)、民和股份(002234,SZ),3家公司均同時被北向資金、融資資金看好。
(風險提示: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買賣依據,入市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