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2-07 09:24:49
每經評論員 胥帥
最大海外中國股票基金——安聯神舟A股基金在10月大幅減持寧德時代,此舉引發輿論熱議。從盤面看,還是對寧德時代的股價造成了影響,12月6日,公司股價下跌4.33%。
筆者認為,這種影響更多還是來自情緒面,畢竟減持早在10月就已經發生了。事后來看,安聯神舟A股基金明顯踏空了,因為減持之后,寧德時代股價又繼續刷新歷史新高。
這兩年,A股市場與國際市場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外資活水不斷流入。這深刻影響了A股上市公司,特別是那些頭部企業的定價邏輯。然而,這種影響并非決定性的,不要把外資的增減持行為奉為圭臬,其每一筆交易不見得總是對的。
比如,10月,摩根大通旗下的一只旗艦中國基金大手筆加倉隆基股份,歐洲資管巨頭安本投資旗下的安本中國A股股票基金,也在10月增持隆基股份,但隆基股份11月之后的股價走勢卻呈現出短線頂部結構。再舉貴州茅臺的例子,過去兩年,也頻頻出現外資減倉的情況,但這種減倉并未改變茅臺股價走牛的趨勢。在今年的震蕩行情中,也有外資增持茅臺,但也未扭轉茅臺股價的頹勢。
與其盯著外資的增減持行為不放,不如好好品一品外資的投資邏輯。有一種說法是安聯神舟A股基金減持寧德時代是擔心股價透支預期。今年,寧德時代股價上漲接近90%,對應的動態市盈率高達148.2倍。對于一個市值超過1.5萬億元的巨無霸,超百倍市盈率自然是高了。但按照PEG(利潤增速估值)估值法,寧德時代今年單季度利潤增速超過100%,公司利潤增速和動態市盈率增速相互匹配,卻又顯得合理了。
市場主體不同,邏輯判斷獨立,便有了多空互搏后的盤面特征。這也就能解釋安聯神舟A股基金為何賣出寧德時代,摩根旗下基金又反向買入。
有時候,我們很容易盲從明星基金或者外資,總愛相信一種市場邏輯。但市場邏輯因資本而異,即便是同一領域和行業,也可能得出兩種不同的結論,進而作出不同的交易行為。最典型的就是寧德時代上游的鋰鹽環節。全球最大鹽湖鋰礦SQM的市凈率為5倍,動態市盈率為49.69倍。雅寶的市凈率為5.17倍,動態市盈率為138.67倍。A股天齊鋰業動態市盈率237.5倍,市凈率12.7倍,贛鋒鋰業市凈率11.67倍,鹽湖股份市凈率18.03倍。它們同處于鋰鹽環節,都帶有化工性質,但A股鋰企的估值卻相對較高。這取決于估值模型的不同,一個按照強周期股估值,另一個更接近周期成長類型。
況且,不同企業某一時點的細微差異也會影響機構投資者的邏輯判斷。就像資本不愿意給雅寶高估值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它與下游企業簽訂了更多長單協議。相比國內鋰企的短協,價格上漲所釋放的利潤彈性就不可同日而語。
但是無論怎么千變萬化,紛繁復雜的邏輯模型都離不開企業的基本面。這個基本面不一定只看業績,還可能會看占有率、產能利用率、研發投入、研發成果、技術路線等。與其把心思放在外資的增持減持上,不如靜心等待公司今年的業績公告,邏輯的證實和證偽也就在這一紙之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