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賽迪顧問2021百強市榜單發布,這個省13個地級市全部入選

          每日經濟新聞 2021-12-23 23:07:09

          ◎從省級行政區來看,江蘇全省13個地級市均入選,位居第一,山東緊隨其后共12個地級市入選,第3-5名分別為廣東(10席)、浙江(8席)、河南(7席)。

          每經記者|張蕊    每經編輯|陳星    

          城市是我國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發展壯大城市群和都市圈、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核心與支點,是我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源。 

          12月23日,賽迪顧問發布百強市(2021)榜單。《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榜單發布會上了解到,2021年11月20日,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并發布了《2021城市綜合競爭力百強研究》,形成賽迪顧問百強市(2021)榜單。 

          該研究聚焦城市2020年重點經濟發展指標,圍繞經濟規模、發展質效、綜合活力、創新勢能、共富共享、城市能級等多個維度對我國293個地級市(不包括直轄市及港澳臺地區)高質量發展水平進行評估評價,解碼新時代推動城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方略、新措施。

          江蘇13個地級市全部入選 

          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趙睿翔介紹,百強市城市面積共計138萬平方公里,共有6.9億人,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共計617023.6億元,增速達3.0%,高于全國平均水平0.7個百分點。 

          百強市人均生產總值達到88367.8元,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23倍;地均生產總值(0.45億元/平方公里)約為全國平均水平的4倍;十年人口年均增長率達1.22%,是我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不僅如此,百強市包括14個超大城市、55個特大城市,入選城市2020年GDP均突破2400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計53120億元,中位數達到331億元,稅收收入中位數達到180億元。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5478元,其中29個城市的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超5萬元,城鄉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為2.02,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56)。 

          百強市前20名中,東部14席、中部4席、西部2席;前50名中,東部33席、中部8席、西部5席、東北地區4席;百強市中東部55席、中部24席、西部17席、東北地區4席。相較于2020年百強市區域分布更趨協調。

          從城市群來看,百強市中有95個城市分布于18個城市群中,其中長三角城市群共計24個城市入選,位列第一,第2-6名分別為長江中游城市群(11席)、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8席)、粵閩浙沿海城市群(8席)、中原城市群(8席)、山東半島城市群(7席)。

          從省級行政區來看,江蘇全省13個地級市均入選,位居第一,山東緊隨其后共12個地級市入選,第3-5名分別為廣東(10席)、浙江(8席)、河南(7席)。

          賽迪顧問百強市(2021)區域分布圖

          城市要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趙睿翔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作為我國參與國際競爭、推動社會發展的核心主體,城市應肩負起新征程中的新使命,發揮主觀能動性,建設集位能、勢能、動能、潛能于一體的現代化新型城市,全面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具體而言,首先要深度對接國家戰略,提升位能。完善城鎮化空間布局,以城市為核心深化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等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將城市發展融入城市群、都市圈戰略定位中,積極參與響應城市群一體化協調發展機制。 

          其次,要強化創新驅動發展,鞏固勢能。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城市應發揮自身資源集聚優勢,整合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高等院校、高端人才等創新科研資源并優化配置。 

          再次,要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增強動能。“十四五”時期城市發展戰略制定應結合國際視野與本地實際,明確中長期發展構想及目標,構建以產業集群為主引擎,產業鏈為牽引的現代產業體系。充分發揮產業集群對城市發展的驅動作用,提升產業創新與資源配置能力,培育龍頭企業、領軍企業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此外,還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釋放潛能。城市應以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為導向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發揮各類資源集聚優勢,完善企業創新服務體系,優化創新創業創造生態,提升行政審批效率,優化政務環境。同時,“圍繞強化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支撐,布局建設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等新型基礎設施進一步提升營商硬環境。”趙睿翔說。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百強市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在线高清一级欧美精品 | 视频二区素人制服国产 | 亚洲午夜理论片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三级免费片 | 色八a级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