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溫江區 2022-01-20 21:03:30
◎2021年成都市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優秀案例
成都市委市政府召開成都市實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動員大會,提出實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其中實施穩定公平可及營商環境建設工程中提到,以市場主體和市民獲得感為評價標準,讓“辦事不求人、辦成事不找熟人”成為成都營商環境鮮明標識。溫江區以建設穩定公平可及的營商環境為目標,著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將“乙方思維”貫穿政務服務始終,積極推動政務服務變被動為主動、變粗放為精準、變“一門定點”為“多點延伸”。
溫江區智慧企業服務平臺 成都市溫江區供圖
一是創新臨期提醒服務,變“坐等服務”為“主動服務”。(一)臨期提醒靠前服務。以精準服務為導向,會同多部門對延續性服務事項進行系統梳理。搭建提醒服務信息化平臺,實現在臨期前1至3個月通過手機短信、微信、郵箱等途徑提供“點對點”臨期提醒服務。(二)政務服務流程閉環務。構建1個“大堂經理”+10個“店小二”的全流程服務體系,為企業提供提醒、咨詢、預約、輔導、代辦、郵寄為一體的閉環服務。(三)“可缺”辦理主動減負。推進審批要件“容缺”變“可缺”,切實為企業、群眾“減負”,已完成81個可容缺事項的技術論證和風險評估,實現60個審批事項“容缺”變“可缺”辦理。
二是信息互通,實現政策申報全流程提醒。一方面設計開發政策申報資金撥付全程紀實功能,將審核動態精準推送至企業,便于企業及時掌握政策申報審核進程。另一方面創新推出普惠政策“免申即享”服務,依托溫江區智慧企業服務平臺,實現企業足不出戶“坐享”惠企政策紅利。
三是首違不罰,柔性執法彰顯“溫情”。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原則,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堅持“初次違法、危害后果輕微、違法行為人及時改正”原則,出臺免罰清單,積極運用說服教育、提示提醒等手段開展柔性執法。
自助服務終端系統 成都市溫江區供圖
一是企業獲得感和滿意度大幅提升。許可審批服務方面,實現“坐等上門審批官”到“主動服務店小二”的轉變,推出證照到期、全程陪同、郵寄到家等上心服務,獲得企業和市民的紛紛點贊。在政策服務方面,一半以上企業享受了“免申即享”服務政策紅利。政策審核兌現辦理時間從以往平均45個工作日提速到最快12個工作日內辦結。二是政務服務效能有效提升。政策審核方面實現申報材料由5—7項縮減為2項;許可審批服務方面實現60個審批事項“容缺”變“可缺”辦理,相關事項辦理時限平均壓縮15%以上。三是企業發展信心明顯提升。在全國首創提醒服務,是營商環境改善的一小步,更是企業、市民地位提高的一大步,有力提振企業和市民在溫發展信心,激活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封面圖片來源:成都市溫江區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