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5-31 22:39:58
每經特約評論員 蔣光祥
疫情之下,如何穩住經濟大盤?國務院于5月25日召開的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給社會各界吃下了“定心丸”。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說,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完成經濟社會發展任務,全面把握,防止單打一、一刀切。要創造性工作,因地制宜挖掘自身政策潛力,幫扶市場主體紓困、穩崗拓崗等政策能出盡出。對國企、民企、外企等各類市場主體要一視同仁,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創造性,堅持用市場化辦法、改革舉措解難題。進一步打通物流和產業鏈上下游銜接堵點,推動復工達產。扎實保障民生,及時把失業保險、低保、救助等資金發放到群眾手中,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
在此之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已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進一步部署了穩經濟一攬子措施,努力推動經濟回歸正常軌道確保運行在合理區間。
除了近期發布的降息、降房貸利率等政策之外,針對縣級行政單位頒布的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已經把經濟穩定的任務下沉到基層。與此同時,各職能部門的措施也正在密集出臺。如財政部所發布的《關于發揮財政政策引導作用支持金融助力市場主體紓困發展的通知》,要求地方各級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對符合條件的交通運輸、餐飲、住宿、旅游等行業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提供融資擔保支持,及時履行代償義務等。這幾個行業無疑是眾所周知的重災區,同時還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是吸納勞動力就業的主要渠道之一。現金流是他們目前遇到的最大問題,決定了企業能夠支撐的時間。對比去看,上一輪疫情主要影響的是武漢等少數城市。本次奧密克戎的瘋狂反撲,給從上海這樣的國際化大都市到不少二三線城市,所帶來的沖擊程度前所未有。給不少地方、行業帶來的影響也遠超上一次。幫助受影響的他們支撐過這段困難歲月,就是穩住經濟大盤的那一根根撐桿當中的某一根。
而資本市場的穩定,更是能對實體經濟恢復起到引擎作用。不久之前證監會發布了《關于進一步發揮資本市場功能 支持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和行業加快恢復發展的通知》,提出23項政策舉措。《通知》主要針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地區和行業,包括上海、吉林等全面實行封控管理、靜態管理等措施的區域,以及餐飲、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鐵路運輸等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著眼于加大直接融資支持力度、實施延期展期政策、優化監管工作安排、發揮行業機構作用等四個方面,在企業申請首發上市、北交所上市、再融資、并購重組、公司債券、資產證券化產品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支持被疫情重創的企業克服疫情影響,快速走出困境,實現更好發展。
穩住經濟大盤,實質上也就是穩住每一個人及每一個小家庭、每一個企業、行業的經濟基本面,不能因疫情而一蹶不振。從之前的國企央企房東的房租減免、多家銀行給予信用卡寬限期,再到本次會議所提及的打通物流和產業鏈上下游銜接堵點、扎實保障民生等,“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目前,會議所提要求已然落定,還需各方抓緊落實、落地。而對于社會各界所關切的疫情帶來的經濟承壓等現象,以及保民生所需的供給措施,需要有關部門盡快逐項細化并公布實施,也需要地方政府抓緊出臺符合地方實際的穩經濟政策,擔好自己的撐桿重任。因為,只有各方面齊心協力狠抓落實,大家同舟共濟勁往一處使,才能更好穩住經濟大盤,迎來更光明的未來。 (作者系基金從業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