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重磅!德國將停止從俄羅斯進口煤炭和石油;匈牙利宣布進入能源緊急狀態,將禁止能源出口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7-13 23:56:57

          每經編輯|張錦河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13日,匈牙利政府宣布進入能源緊急狀態,主要措施包括禁止能源出口,取消消費高于平均水平家庭的能源價格上限,計劃增加國內天然氣的生產等。

          這一攬子措施將于8月開始生效,以確保冬季的能源供應。

          中新網報道,當地時間13日,德國國務秘書約爾格·庫奇斯表示,德國將很快停止從俄羅斯進口煤炭和石油。

          德國將停止從俄羅斯進口煤炭和石油

          央視報道,庫奇斯表示,德國將從8月1日開始停止進口俄羅斯煤炭,從12月31日開始停止進口俄羅斯石油,這也將從根本上改變德國的能源供應。此前,俄羅斯的煤炭和石油占德國進口的40%以上。但庫奇斯同時也承認,比起煤炭和石油,要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更加困難。他表示,歐盟每年從俄羅斯進口約158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而美國和卡塔爾能向歐洲提供的液化天然氣僅為300億立方米,這二者之間有著巨大的差距。

          德國目前正在建設四個液化天然氣接收終端,以期填補天然氣供應的空缺。德國政府希望其中的兩個接收終端最早能夠在明年年初投入運營。

          據央視新聞,俄烏沖突爆發后,歐洲國家紛紛陷入能源緊張的窘境,而德國決定今年年底前關停國內剩余三座核電站的計劃引發其國內爭議。對此,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哈貝克7月12日表示,核能對德國目前的天然氣短缺問題幾乎沒有任何幫助。德國目前面臨的是天然氣短缺導致的供暖問題和工業問題,而核能主要是解決電力問題。

          今年第一季度,德國有35%的天然氣來自俄羅斯進口。由于擔心俄羅斯可能會停止對德國供氣,德國主要反對黨多次呼吁讓該國剩余的三個核反應堆在今年年底后繼續運轉。

          歐洲能源危機持續“北溪-1”暫斷流

          多年來,俄羅斯承擔了歐洲天然氣市場大約四成供應,特別是德國,約有55%的天然氣需求依賴俄羅斯。“北溪-1”則是俄羅斯向德國供應天然氣的主要管道,這一管道在目前的緊張局勢下進入年度檢修期、暫停輸氣,讓德國乃至歐洲擔心其“檢修期”會延長乃至徹底停運,導致因烏克蘭危機和對俄制裁導致的天然氣供應危機進一步惡化。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6月中旬,“北溪-1”輸氣量從每日1.67億立方米降至每日不超過6700萬立方米,降幅約60%,進入檢修期后更是降至0。受此影響,被視為歐洲天然氣價格風向標的荷蘭TTF基準天然氣期貨價格出現明顯上漲。6月13日,TTF收盤價為84.769歐元/兆瓦時;6月15日開始升至三位數,7月12日截至北京時間21點的價格達到173.5歐元/兆瓦時。

          英國能源專家 萊昂·伊茲比茨基:我們目前看到的能源市場緊縮狀況其實從2021年開始就存在了。這個問題醞釀已久,受到多重因素影響,但目前把荷蘭TTF基準天然氣期貨價格推高到近180歐元/兆瓦時的主要因素就是圍繞“北溪-1”的種種擔憂。

          眼下正是德國儲氣過冬的重要時段,德國政府計劃11月前把天然氣庫存提升至儲氣能力的90%,而現在僅為62.6%。根據德國聯邦網絡局的計算模型,如果“北溪-1”斷供,德國不會立即出現天然氣短缺,但無法在供暖季到來之前按照原計劃填滿儲氣設施,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出現天然氣短缺的情形。作為應對,德國政府日前表示將轉而更多利用原計劃淘汰的煤電,并呼吁后備煤電站盡快投產,其國內部分輿論批評這是“在氣候政策方面的徹底倒退”。此外德國剛剛開建首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準備兩年內建成兩座,但顯然難解燃眉之急。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慕尼黑經濟研究所專家 卡倫·皮特爾:目前的研究預測,如果“北溪-1”和其他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立刻停止,德國的天然氣將比往年減少20%,前提還是新的液化天然氣終端能夠啟用。因此我們需要大幅減少天然氣需求。

          德國巴伐利亞工業協會此前估計,如果俄羅斯天然氣徹底斷供,德國下半年經濟損失將達1930億歐元,約560萬個工作崗位受到影響。不僅如此,實際上德國經濟受到的影響已經顯現——能源價格飆升打破德國貿易平衡,導致德國進口成本大幅增加,5月出現30多年來首次貿易逆差;與此同時,德國5月通脹率升至7.9%,連續三個月創下1990年以來的新高。

          德國普通民眾遭殃

          如果沒有俄羅斯能源,德國會怎樣?歐洲又會怎樣呢?這是最近幾天德國上下都在考慮以及擔心的問題。制裁導致俄羅斯天然氣在內的能源供應短缺,遭殃的其實還是普通民眾。

          阿克塞爾·蒂恩經營著一家小旅店,俄羅斯減少對德國的天然氣供氣量后,他感到憂心忡忡。因為一旦到了冬季,天氣轉冷,供暖跟不上,就不會有客人入住。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小旅店經營者 阿克塞爾·蒂恩天然氣眼看著就無法保證了。我們必須要及時更換供暖設施。

          于是,蒂恩想利用太陽能設備來供能取暖,但他發現,對于天然氣供應的焦慮似乎已經傳遍了德國——因為安裝太陽能設備的廠商近期已經都被預訂一空。

          太陽能設備安裝工人 丹尼爾·爾比爾:以前太陽能安裝只需要等4至6周,現在要等6個月以上。

          在德國4000萬個家庭中,55%以上家庭使用天然氣做飯取暖。一旦天然氣等能源供應不足或價格大漲,很多德國人只能在冬季挨凍。有德國記者表示,一些德國人為了節約開支開始洗冷水澡,這樣的情況可能會持續到冬天到來,到時將會更加難熬。

          德國媒體記者 阿瑟·沙利文:很多人從來沒見過現在這樣的情況,特別是近幾周,能源賬單一直上漲,而且會繼續上漲。因此我們只能改變個人習慣來節約能源,這是政府讓我們做的。我們只能減少洗澡、洗冷水澡了,能省則省。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分析說,制裁俄羅斯、切斷俄羅斯能源只會導致這樣的情況更加糟糕。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柏林居民 加布埃萊:最近從商店回家,我經常是含著眼淚的,因為有越來越多東西我買不起了。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中新網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360880723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德國 石油化工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国产精品 | 亚洲国产日本欧美乱久久 |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播放精品 | 天天看片在线视频播放 | 中文字幕免费无遮挡无删减 | 亚洲欧美综合人成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