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22 22:01:17
每經編輯|王月龍 易啟江
今天,華為在公眾號、官微等公共平臺正式官宣,華為Mate 50系列的秋季發布會將在9月6日正式舉辦,屆時將會發布華為Mate 50首批的4款新機。
截圖來源:華為微信公眾號
據財聯社綜合多家外媒報道,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公司已決定于當地時間9月7日周三(北京時間9月8日周四凌晨)舉行秋季發布會,屆時或將公布新款iPhone 14手機等一系列新產品。
這意味著, 華為Mate50系列將與蘋果iPhone14系列正面交鋒。
時隔兩年
華為將發布Mate50系列
據證券時報,2020年10月,華為Mate40系列面市后,按一年更新一代的慣例,Mate50系列原本將于去年秋季與消費者見面,但由于芯片等多方面原因,Mate50系列發布時間一再延遲,如今,終于即將珊珊來遲了。
8月22日上午,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用華為即將發布的手機終端HUAWEI Mate 50 Pro發布微博表示,很多消費者一直都在期待華為Mate系列新機,評論區下面大家問得最多的就是Mate50什么時候發布。時隔兩年,Mate 50終于要和大家見面了!Mate系列是很多消費者愛上華為手機的原因,承載了很多人的信念與希望。這些年,我們迎難而上,不斷探索突破極致黑科技,終于為大家帶來了華為Mate50系列年度旗艦。9月6日 ,誠邀大家一起見證它的到來!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這一微博同步附上了華為9月6日Mate50系列及全場景新品秋季發布會的海報,但海報和微博并未透露具體發布時點,按照過往情況,華為新品發布會一般會在晚上8點左右舉行。
據悉, 華為Mate 50系列至少將推出四款機型, 分別是 Mate 50、Mate 50 Pro、Mate 50 RS保時捷設計 和 Mate 50 E ,前三款機型將搭載高通驍龍8旗艦處理器。
華為Mate40曾搭載華為最后一代麒麟高端芯片麒麟90005G芯片, 此次Mate 50系列的芯片方案是各界關注的焦點,同時華為Mate50系列將帶來哪些黑科技或創新也備受關注。
蘋果計劃9月7日舉行秋季發布會
備受關注的是,據財聯社綜合多家外媒報道,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公司已決定于當地時間9月7日周三(北京時間9月8日周四凌晨)舉行秋季發布會, 屆時或將公布新款iPhone 14手機等一系列新產品。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發布會上最重磅當屬iPhone 14系列手機,有爆料稱iPhone 14系列將于當地時間9月16日周五正式發售,一些零售店的員工已經收到相關通知。
據環球網,據環球網援引外媒8月18日報道,來自彭博社的馬克·古爾曼在表示,蘋果公司計劃在當地時間9月7日星期三舉行秋季旗艦新品發布會。 屆時,其全新iPhone 14機型和Apple Watch Series 8將一并亮相。
蘋果計劃共發布四款iPhone 14機型, 包括 6.1英iPhone 14、6.7英iPhone 14Max、6.1英寸iPhone 14 Pro 和 6.7英iPhone 14 ProMax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小屏旗艦iPhone 12mini和iPhone 13 mini的銷量不如預期,因此不會有5.4英寸的iPhone 14 mini。
如果蘋果確定在9月7日舉辦活動,蘋果公司將在下周發布正式邀請。古爾曼透露,蘋果公司已經告訴一些零售員工為9月16日星期五的新產品發布做準備,這無疑再次印證了全新iPhone和Apple Watch型號將大概率在下月初發布。
消費電子板塊有望復蘇
有網友留言稱,9月是蘋果iPhone發布的月份,很多新機發布時會選擇避開這一時間段。這次華為選擇在iPhone14之前發布,體現了自信和底氣,“硬剛”iPhone 14。
據證券日報之聲,華為與蘋果之間的競爭,早已從手機領域延伸到消費電子產業,從智能生態擴展到用戶習慣,而在這場競逐過程中,兩家企業都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華為與蘋果背后,均擁有一整套完整的產業鏈供應體系,幫助他們實現產品的迭代與再出發。
一直宣稱“不上市”的華為,與資本市場有著繞不開的關系。東方財富數據顯示,在A股上市的華為概念股有536家。目前,華為的合作方已經涉及消費電子、廣電通信、汽車、醫療、新能源新材料、環保、教育、云計算等眾多領域。近年來,華為在高端制造、機器人、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客戶及供應商呈現逐年遞增趨勢。
而蘋果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東方財富數據顯示,蘋果概念股數量已經達到107家,涵蓋了蘋果消費電子產品大部分的制造環節,其中多是國內知名公司。
總的來說,中航證券認為,四季度為傳統的出貨旺季,手機廠商將陸續開始備貨。 即將迎來蘋果新品發布會、華為Mate50發布會,疊加多款折疊屏手機的問世,消費電子板塊有望復蘇。
萬聯證券表示,消費電子行業估值處于低位,三季度為行業傳統旺季,行業基本面有望持續改善,疊加折疊屏和VR/AR設備貢獻增量市場, 消費電子結構性機會可期,建議持續關注。
編輯|王月龍 易啟江
校對|程鵬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證券時報、中國證券報、證券日報之聲、財聯社、環球網、公開信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