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9-12 19:25:58
每經記者|楊建 每經編輯|王月龍 葉峰 蓋源源
中秋假期即將結束,明日A股走勢如何?從上周五北向資金的動向來看,凈流入創年內新高,從消息面來看,特斯拉正考慮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墨西哥灣沿岸建設一家鋰冶煉廠,加強公司的電池生產努力。此外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再次逼近50萬元/噸關口。
對于數字經濟方面,商務部正在搭建“數字經濟產業跨境投資促進平臺”。從券商觀點來看,光大證券認為,通脹擔憂消退,將抬升未來貨幣寬松預期,年內降息窗口仍在。中泰證券研報指出,把握四季度“暖冬行情”的布局期。
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再次逼近50萬元/噸關口
NO.1 商務部:為了促進數字經濟對外投資合作,正在搭建“數字經濟產業跨境投資促進平臺”,賦能中國企業在數字基礎設施、跨境電商等領域的創新和應用走向世界。
NO.2 稅務總局:今年6-8月,全國約355.3萬輛車享受了車輛購置稅減征政策,累計減征車購稅230.4億元。
NO.3 特斯拉正考慮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墨西哥灣沿岸建設一家鋰冶煉廠,加強該公司的電池生產努力,并進一步擴大其在得州的業務存在。
NO.4 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再次逼近50萬元/噸關口,兩年間漲幅達1149.50%。鋰價格高企帶動A股相關行業景氣度。申萬二級行業中,能源金屬、電池成為行業景氣度第一、第二的細分領域,且未來一段時間的行業景氣度預計保持領先。新能源汽車產業鏈400多家上市公司中,多數企業訂單實現環比同比雙增長。
商務部搭建數字經濟產業跨境投資促進平臺
NO.1 近期數字貨幣板塊利好不斷,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范一飛9月8日在2022年中國(北京)數字金融論壇上表示,為了實現數字時代的“錢同幣、幣同形”,要從信息交互、業務流程、技術規范等維度加快推進數字人民幣體系的標準化建設。具體來講,要推動數字身份、報文規范、二維碼制、藍牙和NFC等方面規范和標準的統一,實現數字人民幣體系與傳統電子支付工具的互聯互通,讓消費者可以“一碼通掃”,商戶也不用增加成本即可支持各類支付工具。
在第七屆東方經濟論壇旗下的商務論壇上,俄羅斯駐華商務代表達赫諾夫斯基表示,俄中可在創建電子商務平臺、發展交通運輸和物流、支持銀行間跨境支付機制等方面加強合作。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負責人表示,為了促進數字經濟對外投資合作,正在搭建“數字經濟產業跨境投資促進平臺”,并將持續集聚有規模、高層次的境內外數字經濟優質資源,推動境內外產業集群的精準對接。受此提振,跨境支付(CIPS)概念熱度近日大幅升溫,概念股包括科藍軟件,仁東控股,長亮科技,信安世紀,宇信科技等;
NO.2 9月8日,國家醫保局發布《關于開展口腔種植醫療服務收費和耗材價格專項治理的通知》,明確各地醫療保障部門要以單顆常規種植牙的醫療服務價格為重點,按照“診查檢查+種植體植入+牙冠臵入”的醫療服務價格(包含種植全過程的診查費、生化檢驗和影像檢查費、種植體植入費、牙冠臵入費、掃描設計建模費,不包括拔牙、牙周潔治、根管治療、植骨、軟組織移植)實施整體調控,三級公立醫療機構導入至整體不超過4500元每顆的區間,三級以下公立醫療機構參照當地醫療服務分級定價政策相應遞減。
《通知》還指出,有序推進口腔種植醫療服務“技耗分離”。公立醫療機構提供口腔種植醫療服務,主要采取“服務項目+專用耗材”分開計價的收費方式。即種植體植入費與種植體耗材系統價格分開計價;此次種植牙集采政策明確提出將醫療服務價格與耗材價格分開,強調醫療服務價值,對醫療服務行業整體帶來較強政策信心;規范收費將持續促進行業滲透率提升,供需共振擴大市場規模。概念股包括愛爾眼科、國際醫學、開立醫療,歐普康視,何氏眼科等。
NO.3 9月11日,全國規模最大的沙漠光伏基地——騰格里沙漠3GW新能源基地光伏復合項目開工儀式在寧夏中衛市舉行。該項目位于中衛市沙坡頭區迎水橋鎮,是國家第一條以開發沙漠光伏大基地、輸送新能源為主的特高壓輸電通道——“寧電入湘”工程的重點配套項目。該項目裝機總容量300萬千瓦,總投資152.5億元,首期100萬千瓦光伏項目總投資約51.14億元。項目建成后,每年發電量將達到約57.8億千瓦時,實現營業收入15億元,提供就業崗位1500個,每年可節約192萬噸標準煤。
同時在9月10日,市值1800億元的全球光伏組件龍頭晶科能源發布重大采購合同公告,公司及相關子公司將于2022年9月至2026年12月期間向通威股份下屬子公司采購多晶硅料約38.28萬噸。如按照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2022年8月31日公布的國內單晶致密料成交均價30.51萬元/噸測算,預估本合同總金額約1033.56億元。據媒體報道,這是光伏史上最大的多晶硅單筆訂單。概念股包括通威股份,新風光,東方日升,中來股份,帝科股份,蘇州固锝等。
頂級券商最新研判
光大證券:通脹擔憂消退,將抬升未來貨幣寬松預期,年內降息窗口仍在
8月CPI同比超預期回落至2.5%,主因豬價漲幅收斂、國際油價回落等。8月PPI同比加快回落至2.3%,核心在于內外需表現偏弱,其中能源價格跌幅加深,黑色有色價格延續回落。向前看,考慮到疫情、地產兩大因素仍將約束國內需求恢復,疊加原油、豬肉等供給約束緩和,預計CPI同比年內高點破3%概率較小,預計9月小幅抬升后,四季度呈現回落態勢,全年中樞自我們此前預計的2.2%-2.3%下調至2%。考慮到CPI連續兩個月低預期運行,指向通脹擔憂持續消退,將抬升未來貨幣寬松預期,年內降息窗口仍在。
原油、豬肉等供給約束正逐步修復,后續對CPI的拉動弱于市場預期。原油方面,俄烏沖突對俄羅斯原油出口影響有限,俄羅斯對歐洲采取的斷氣措施間接限制對俄原油的禁運落地;盡管美伊協議尚未達成,但能否達成,本質上仍取決于美國意愿,若美國重返伊核協議,伊朗海上石油浮倉將快速釋放,產量將持續修復;9月OPEC+會議決定自前期緩慢增產轉向小幅減產,指向其對全球石油需求預期放緩的擔憂,隨著歐美經濟增速放緩,需求回落預期兌現,將牽引油價中樞下移。
豬肉方面,盡管新一輪豬周期已開啟,從能繁母豬存欄量領先性來看,上行周期將持續至明年2月份,今年四季度隨著需求旺季到來,預計豬價會繼續上漲。但考慮本輪政策調控提早介入,將約束后續豬價漲幅。9月初,國家發改委開始組織投放凍豬肉儲備以穩定豬價,9月9日,國家發改委召開生豬市場保供穩價專題會議,提出“目前豬糧比價處于合理區間,如生豬價格進一步大幅上漲,不利于行業長期健康發展;二則,疫情、地產仍然是約束國內需求恢復的兩大因素,將限制后續CPI上行高度,考慮到短期內疫情反復仍將壓制消費需求,疊加房地產市場恢復較慢,外需回落帶動出口增速逐級下移,指向短期內外需持續承壓。
中泰證券:把握四季度“暖冬行情”的布局期
一、美聯儲緊縮周期下,“此消彼長”或仍將延續。1)流動性收緊邏輯不變,“此消彼長”或仍延續。美聯儲緊縮周期下,預計中美權益市場“此消彼長”的特點仍將延續;2)原油價格重回下行,加息預期調整或支撐美股反彈。盡管美聯儲加息態度依舊強硬,原油價格重回下行通道驅動通脹回落,這一利好或仍將支撐美股反彈。就驅動今年美國股市的核心因素而言,加息帶來的流動性壓縮導致的美股估值中樞下移無疑是最主要因素,事實上,這一點從今年美股與美國國債收益率的顯著負相關關系可以明顯看出。因此,我們認為原油價格回落帶動的加息預期降溫或將支撐美股反彈。
二、穩增長助力經濟修復,業績支撐下市場或迎風格切換。1)在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下,以PMI數據為代表的宏觀經濟緩慢修復,然而極端天氣等帶來的影響仍對宏觀經濟產生了一定的拖累。2)制造業PMI整體回升,結構有所分化。在整體經濟緩慢修復的背后,實際表現出行業與風格間的分化,這也或是影響下半年配臵風格的關鍵所在。3)四季度國內穩增長政策接力,內松外緊或進一步強化。穩增長動力預計更強,在出口方面支撐有限的情況下,年底政策基調預計將再度重申穩增長,進而對宏觀經濟大盤及A股形成利好。
三、投資建議,就布局A股暖冬行情而言,我們建議關注以下主線:主線一:泛能源領域,新舊能源均存在機會。新能源上重視細分景氣,后續分化或進一步加劇。主線二:核心城市地產及后周期、高端可選消費等。
券商行業板塊掘金
海通證券:數字貨幣重磅新產品推出
數字貨幣重磅新產品推出,已率先落地北京教培場景。9月8日,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在2022第二屆中國(北京)數字金融論壇上正式發布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預付資金管理產品——“元管家”,可在預付消費服務場景防范商戶挪用資金、保障用戶權益。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是指基于預定事件觸發、自動執行的可控制數字人民幣的計算機程序。簡單來講,就是用計算機程序寫一份合同,按照約定條件自動完成數字人民幣支付履行合約義務。目前,“元管家”已經率先落地北京教培場景。作為預付資金管理的平臺,北京市商務中心區信鏈科技有限公司在數研所指導下推出“數字人民幣資金管理模式”。這一模式將預付式消費轉變為即時式消費,進一步明確預付資金所有權歸屬于消費者,確保預存資金不被挪用。
用戶可在上述平臺上使用數字人民幣購買相關產品。北京市朝陽區厚海培訓學校是首批參與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預付消費服務項目的商戶。隨著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投入使用,家長們可以享受更加放心的服務,培訓機構借助數字化平臺幫忙解決資金管理和家長信任的問題,一旦信任關系建立起來,就不愁沒有客源來。我們認為,“元管家”的推出以及在北京教培場景的正式落地,代表數字人民幣步入了正式商用的重要階段,未來有望進入高速發展期。
數字人民幣市場需求迫切,整體行業空間廣闊。多維度推進后期生態建設,數字人民幣發展愈發正規化。運營機構也將在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領域持續發力,例如交通銀行后續就將利用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生態服務平臺的開放和開源,協同合作機構共同豐富智能合約模版,共建智能合約生態,拓展在財政、民生等公共領域的應用,實現對公共資金的全鏈路監控,提升政府資金效用。我們認為,目前政府部門與金融運營機構正在多維度推動數字人民幣后期生態建設,這對于行業的規范健康發展起到了較大的正面推動作用,也為行業未來長期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建議關注宇信科技、京北方、新致軟件、楚天龍、德生科技、廣電運通、新大陸。
天風證券:工信部印發5G全連接工廠指南,工業互聯網加速發展
工信部9月6日印發《5G 全連接工廠建設指南》,鼓勵和支持 5G+工業互聯網發展,目標在“十四五”期間面向原材料、裝備、消費品、電子等制造業各行業以及采礦、港口、電力等重點行業領域,推動萬家企業開展 5G 全連接工廠建設,建成 1000 個分類分級工廠,打造 100 個標桿工廠,推動 5G+工業互聯網落地發展。具體相關產業鏈環節包括:網絡基礎設施:建設 5G 專網、虛擬專網、混合專網等方案,加快 5G UPF 等核心網元建設,現場部署邊緣計算節點,綜合利用 5G、TSN、SDN 等網絡技術加快 IT-OT融合。現場裝備網絡化改造,提升工業數據實時采集能力,積極使用代用 5G 功能的芯片、模組、傳感器等進行改造,加快 5G 與 PLC、DCS 等工業控制融合,加快生產運營管理等APP 研發,加強數據深度分析應用;
關鍵環節應用:1)加快 5G、VR/AR 等技術在研發、設計、生產等領域的交互應用;2)5G+工業互聯網實現柔性生產、敏捷交付;3)5G+機器視覺等檢測監測;4)5G+定位識別實現智慧倉儲物流;5)5G+工業互聯網標識平臺運營管理。重點相關領域建議關注:主設備(中興通訊),工業網關(東土科技、映翰通),物聯網(移遠通信、廣和通、美格智能、移為通信),傳感器(四方光電、漢威科技、必創科技),VR/AR(創維數字、平治信息),定位(華測導航、海格通信)等。
西南證券:醫療服務政策預期邊際緩和,建議逐步樂觀配置
口腔種植服務價格理性調整,政策預期邊際緩和。2022年9月8日,國家醫保局發布《關于開展口腔種植醫療服務收費和耗材價格專項治理的通知》及其政策解讀。1)確立“技耗分離”計價方式,推進種植牙項目成本端降價。2)服務價格調整靈活且理性,高質量口腔種植服務價格可上浮至6300元/顆。3)堅持民營機構自主定價,符合市場經濟規律。我們認為政策支持民營醫療服務,醫療服務價格體系調整值得期待。預計未來醫療服務價格有升有降,總體而言未來民營醫療服務價格水平有望借助差異化服務將得到提升。建議關注口腔醫療服務相關標的如通策醫療、瑞爾集團;其他醫療服務相關標的如愛爾眼科、普瑞眼科、何氏眼科、海吉亞醫療、錦欣生殖等。
結構分化更加明顯,中藥消費品、CXO、醫療器械等2022年中報業績表現亮眼。2022年上半年,5家中藥消費品收入160億元(+10.6%);歸母凈利潤28.4億元(+26.2%);扣非歸母凈利潤27.4億元(+26.9%),得益于行業政策邊際向好,在疫情沖擊中展現較強韌性。CXO和醫療器械板塊均實現高速增長,主要原因是新冠訂單帶來的業績增量。相比之下,醫療服務、藥店、分銷等業務受到疫情不同程度的影響,靜待下半年的板塊復蘇;生命科學產品及服務、制藥裝備及耗材2022上半年受疫情影響,業績增速放緩,未來國產替代可期。本周彈性組合:壽仙谷、佐力藥業、海思科、京新藥業、太極集團、福瑞股份、東阿阿膠、祥生醫療、楚天科技、健麾信息。本周穩健組合:愛爾眼科、邁瑞醫療、聯影醫療、藥明康德、我武生物、云南白藥、同仁堂、智飛生物、恒瑞醫藥、通策醫療。
浙商證券:衛星通信產業催化事件頻出,中國“星鏈”蓄勢待發
華為、蘋果等巨頭紛紛推出支持衛星通信的新機型,衛星通信產業關注度提升,華為發布mate50手機,支持北斗短信報文功能,引爆市場對衛星通信產業的關注。隨后蘋果發布iphone14plus,該機型支持衛星SOS傳輸功能,再次引發市場對衛星通信產業的熱烈討論。我們認為,衛星通信意義重大,發展中國“星鏈”緊急而且必要。
國外低軌通信衛星布局較早,中國“星鏈”處在爆發前期,低軌衛星通信網絡已成為商業航天技術、主要大國太空和軍事戰略博弈的必爭之地。我國低軌衛星星座計劃起步雖晚,但發展后勢強勁。“GW”寬帶星座計劃發射衛星數達1.3萬顆,星網集團近期投資動作頻繁,中國“星鏈”處在爆發前期。通信衛星制造市場巨大,相控陣T/R芯片價值量高,中國“星鏈”建設初期,衛星制造/地面設備產業最先受益,衛星制造將迎來千億市場。相控陣T/R芯片占衛星成本約10-20%,是衛星中價值量最高的核心部件,市場前景廣闊。
投資建議重點推薦:鋮昌科技、國博電子、霍萊沃;重點關注:復旦微電、中國衛星、臻鐳科技、歐比特、海格通信、中國衛通、萬通發展
“競猜‘掘金牛股’,下載每日經濟新聞APP瓜分萬元現金獎勵”活動正在進行中,點擊此處鏈接馬上參與。
記者|楊建
編輯|王月龍 葉峰 蓋源源
校對|盧祥勇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500480841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46054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