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9-14 15:31:58
◎“天賜良基日報”基于每經app基金板塊,聚焦每個交易日公募基金最新資訊、知名基金經理動態,并對今日ETF、明日新發基金進行點評。(不作為投資依據,僅供參考)
每經記者|葉峰 每經編輯|肖芮冬
一、今日基金新聞速覽
1.今年來百家基金公司自購44億元
今年以來已有100家基金公司自掏腰包購買旗下基金產品,申購額超44億元。梳理被“自家人”大手筆加倉的基金可見,傅鵬博、劉格菘、丘棟榮等明星基金經理的產品頗受青睞。(via:上海證券報)
2.第5單產業園REITs今日發售
9月14日,華夏合肥高新創新產業園REIT正式向公眾發售,這是全市場第18單獲批的公募REITs,也是市場上第5單產業園REITs。記者從各渠道人士處了解到,在基金發行持續低迷的市場情況下,資金對公募REITs的認購熱度有增無減。同時,大多數渠道已引導投資者做好認購權限的開通及資金準備,并告知投資者資金回撥的時間。(via:證券日報)
3.百億股票私募倉位終結“三連漲”,單周大幅下降5.05%
據私募排排網組合大師9月13日發布的最新數據,截至9月2日,股票私募倉位指數為80.23%,較上周小幅下降了0.26%。其中百億股票私募倉位指數為81.19%,較上周大幅下降了5.05%,同時也終結了倉位指數連續三連漲的勢頭。(via:澎湃新聞)
4.美國第二大公共養老基金“加倉”中國
美國規模第二大的公共養老基金——加州教師退休基金(CalSTRS)近日向外媒透露截至2022年6月底該基金對中國股市的投資總額約為3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56.24億元)。此前,該公共養老基金首次表示正在考慮聘用專注于中國股市的投資經理人,以配合其針對中國股票市場計劃建立的新投資類別。(via:中國基金報)
5.基金公司紛紛停運旗下直銷APP
國金基金最新宣布,即將下線移動客戶端“及第理財APP”的運營及維護服務,成為今年以來第5家停運旗下APP的基金公司。基金公司紛紛停運旗下直銷APP體現出不少中小基金公司運營APP成本過高而被迫暫停的無奈,也反映出基金直銷業務的不易。若基金保有規模及客戶數很少,投產比很難平衡,未來可能有更多基金公司選擇終止直銷APP運營及維護服務。(via:中國基金報)
二、知名基金經理最新動態
1.趙詣跳槽后首發基金,募集限額100億元
自趙詣離開農銀匯理基金已近半年時間,今日,泉果基金公告將發行公司成立之后的第一只公募產品,該基金由趙詣管理,這同時也是趙詣跳槽后的首次亮相。記者注意到,該產品設置三年最短持有期,于10月13日正式開賣,首發限額為100億元。(via:每日經濟新聞)
2.蔡嵩松越跌越買,諾安成長舉牌卓勝微
今日,卓勝微公告稱,諾安基金旗下諾安成長混合增持公司股份,此次權益變動后諾安基金持股比例達到5.0065%。這意味著已經越過了舉牌線,資料顯示,諾安成長混合正是由知名基金經理蔡嵩松所管,除了這次出手,記者注意到,在過去6個月時間內,諾安成長混合對于卓勝微偏愛有加,越跌越買,買入價格在251.51元到90.84元的區間。(via:每日經濟新聞)
2.葛蘭調倉通策醫療
9月7日數據顯示,通策醫療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葛蘭的中歐醫療創新股票A比上期增加16.77萬股;中歐醫療健康混合A則比上期減少2.77萬股。
3.吳興武的廣發醫療保健股票A減倉通策醫療
9月7日數據顯示,通策醫療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吳興武的廣發醫療保健股票A現身其中,比上期減少8.8萬股。
三、今日ETF行情點評
受外圍股市大跌影響,A股三大指數集體低開,隨后全天弱勢震蕩,盤中國防軍工、科創板個股逆勢走強。
ETF漲幅榜中,有3只國防軍工相關ETF漲幅超1%;此外受科創板成分股金山辦公、中微公司等個股逆勢大漲,科創信息ETF漲約1%。
下跌方面,由于美股周二暴跌,道指重挫1276點,創2020年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納指跌逾5%,標普500指數跌破4000點關口。跟蹤美股的多只ETF今日集體大幅低開,截至收盤,跟蹤納斯達克的4只ETF普跌約5%。
四、明日重點關注新發基金
1.基金簡稱:弘毅遠方汽車產業升級混合
基金類型:混合型-偏股
基金經理:樊可
業績比較基準:中證智能電動汽車指數收益率*70%+恒生指數收益率(使用估值匯率折算)*5%+中債綜合全價(總值)指數收益率*25%
基金經理過往業績:
2.基金簡稱:興銀成長精選混合
基金類型:混合型-偏股
基金經理:高鵬
業績比較基準:中證800指數收益率*75%+中債綜合全價(總值)指數收益率*25%
基金經理過往業績:
3.基金簡稱:易米開泰混合
基金類型:混合型-偏股
基金經理:程偉慶
業績比較基準:滬深300指數收益率*60%+中證港股通綜合指數(人民幣)收益率*15%+中債綜合全價(總值)指數*25%
基金經理過往業績: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566548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