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1-07 22:24:49
每經記者|王海慜 每經編輯|趙 云
最近幾天,美股等部分外圍市場出現連續調整,而與之對應的,A股正持續走出獨立行情。
截至11月7日(周一)收盤,滬指報3077.82點,漲0.23%,收出“六連陽”;深成指報11207.73點,漲0.18%;創指報2454.69點,漲0.14%。從盤面來看,互聯網彩票、足球概念、油氣開采及服務板塊漲幅居前;醫藥商業、國防軍工、工業母機等板塊跌幅居前。
數據來源:記者整理視覺中國圖楊靖制圖
此前有券商發布觀點稱,市場大漲反映了當前風險偏好大幅改善,以外資為代表的投資者信心明顯修復。
事實上,除了風險偏好改善之外,這輪反彈行情的背后還有政策面、資金面密集催化之功。據機構統計,10月以來,資本市場出現了較為密集的便利化交易改革措施;資金面上,各路機構掀起了一輪自購潮。
市場風險偏好出現改善
據統計,上周A股市場迎來了2020年7月以來最大的單周上漲。相比之下,11月以來美股出現了連續調整。
對于最近市場的復蘇,券商分析師群體深有感觸。某券商策略首席評論稱:“之前的預期演繹得太悲觀了,稍微看到一些曙光,市場就會給出劇烈反映。”某券商消費行業首席則表示,之前很長一段時間其所覆蓋的行業受到了市場的冷落,導致派點大幅下滑,而現在又開始出現周末時間客戶密集邀請路演了。
事實上,最近已經有不少券商對近期市場的觸底反彈作出了較為精準的判斷。《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11月4日盤后多家券商的策略團隊又相繼發布了市場點評。
國海證券策略團隊發布的市場點評顯示,當前A股基本面、流動性以及風險偏好迎來共振改善。從經濟基本面來看,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將極大改善市場此前對于經濟的預期,對于消費的拉動最為直接,也能對地產銷售起到帶動作用。從流動性來看,美聯儲12月加息退坡到50bp的概率較大,美元指數、美債利率構筑頂部,人民幣下滑趨勢得到根本性緩解,資金外流的壓力將會減輕。從風險偏好來看,相較于三季度市場的調整,10月份以來市場主線更為清晰,賺錢效應逐步顯現,本質上是一個風險偏好提升的過程,11月將迎來背靠背舉行的G20與APEC會議,屆時有望看到大國關系改善的契機,有助于繼續提升市場的風險偏好。
中信建投策略團隊同樣表示,市場大漲反映了當前風險偏好的大幅改善。以外資為代表的投資者信心明顯修復。展望后市,可以繼續維持戰略樂觀。
民生證券策略團隊盤后則發布了題為《經濟預期的底部,反彈行情的開端》的報告。報告稱:“過去一個月,在一個略顯偏頗的認知陷阱下,中國經濟基本面預期的底部已經探明。畢竟在同樣悲觀的市場中,A股仍然取得了歷史可比時期最好的盈利增長,在剛剛經歷的2022年三季度,全部A股(非金融石油石化,TTM)的利潤同比增速為6.53%,而在2012年市場于11月見底時,三季度的歸母凈利潤增速僅為-10.39%,2016年一季度則為-0.52%,2018年四季度為-13.94%。”“盡管基本面仍有波折,但是相較于仍然可能存在的有限損失,投資者更應該關注當史詩級別機會展開時我們是否擁有足夠的頭寸。”
便利交易改革措施頻出
除了風險偏好的改善之外,這輪反彈行情背后政策的密集催化也值得關注。
據機構統計,10月以來資本市場出現了密集的便利化交易改革措施:10月14日,私募股權創投基金向投資者實物分配股票開啟首單試點。10月16日,據媒體報道,證監會正在研究制定外資適用特定短線交易制度的兩項政策,即允許符合條件的境外公募基金參照境內公募基金按產品計算持有證券數量,豁免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適用特定短線交易制度。10月20日,中證金下調轉融資費率并啟動市場化轉融資業務試點,將整體下調轉融資費率40bps,同時以“靈活期限、競價費率”為原則支持證券公司多樣化融資需求。10月21日,滬深交易所均擴大了兩融標的股票范圍。
資金面上,近期各路投資機構掀起了一輪自購潮。公開信息顯示,截至10月20日,股票型+混合型基金自購總金額達17.7億元,創單月歷史新高。10月中旬以來,包括國泰君安資管、中泰資管、華泰證券資管、興證資管、招商證券資管在內的多家券商資管宣布自購。
此外,還有一些中長期利好也在近期出臺。11月4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銀保監會、證監會聯合發布《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對個人養老金參加流程、資金賬戶管理、機構與產品管理、信息披露、監督管理等方面做出具體規定。《辦法》規定,個人養老金賬戶年繳納上限為1.2萬元,可購買儲蓄存款、理財產品和公募基金。招商證券此前曾發布研報稱,個人養老金建設將為養老金融產品帶來戰略性發展機遇,并為股市帶來中長期增量資金。
港股市場迎來大幅反彈
最近,A股和港股之間的聯動頗為引人關注。進入11月后,與外資關聯更為密切的港股市場迎來了一輪大幅反彈。據統計,上周恒生指數上漲8.73%,創下2012年以來最大單周漲幅,恒生科技指數更是大幅上漲了15.63%。11月7日,即本周一,恒生指數上漲2.69%.
而就在剛剛過去的10月,港股市場經歷了2009年以來最大的單月跌幅。恒生指數、國企指數、恒生科技指數的月度跌幅分別為14.7%、16.5%、17.3%。
中信證券海外策略團隊日前表示,10月海外投資者風險偏好承壓帶來的恐慌性拋售是導致港股市場表現較弱的主因。展望11月,美國中期選舉時點臨近,G20會議臨近,大國關系有望得到邊際緩和。另外,未來美聯儲貨幣緊縮預期差的出現、國內基本面持續修復預期、穩增長政策落地效果顯現等也將增強投資者信心。
隨著最近港股反彈預期落地,機構如何看待港股后市?某券商策略首席向記者表示:“我覺得(港股)應該至少是大級別底部的位置,因為之前反應的預期都非常悲觀了。但是港股真的要走牛,我覺得還是經濟要起來,因為港股短期波動受各種因素影響,但貝塔還是來自經濟基本面。”
值得注意的是,11月4日港股大漲的同時,北向資金凈流入A股規模近百億元,這是9月中旬以來的首次。過去受外資偏愛的A股大消費板塊也一改11月之前的頹勢迎來強勢反攻,白酒板塊就是其中的代表。當日盤中,白酒板塊再度扮演了領漲者的角色,貴州茅臺股價也重新站上了1500元大關,11月7日收于1507.11元/股。
此前的10月,隨著北向資金減持,貴州茅臺股價一度出現較大幅度下跌。據Choice數據統計,9月30日北向資金對貴州茅臺流通股的持股比例為7.31%,進入10月以來北向資金連續減持了貴州茅臺,11月3日北向資金持股比例下行至6.37%,創下年內新低。
封面圖片來源:數據來源:記者整理視覺中國圖楊靖制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